学术投稿

稻皮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松;梅方盛

关键词:稻皮假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摘要:目的 对肺炎患者血液中主要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不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16S rDNA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株为稻皮假单胞菌,在GenBank中申请的登录号为KT946785,命名为Pseudomonas sp.c10185,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青霉素等耐药,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敏感.结论 稻皮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病例,相关人员应予以重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大连市某医院2016年1 ~12月进行健康查体的1 857例职工(45岁以上)进行EQ-5D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组487例,非高血压组1 370例.高血压患者的EQ-5D指数平均得分为(0.91±0.15)分;EQ-VAS平均得分为(71.03±14.63)分,生命质量低于普通人群(P<0.05).存在困难比例高的是“疼痛/不舒服”(26H08%),其次是“焦虑/抑郁”(13.14%).单因素显示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病程、超重和肥胖、锻炼等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超重与肥胖是行动能力和日常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自我照顾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疼痛/不舒服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收人为保护因素;锻炼是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非高血压人群,应从低收入、低文化水平,60岁以上人群、体力活动与病程的管控方面给予重视,对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王瑶;关鑫;臧玉娇;陈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6-2016年大连市尘肺病的发病情况

    目的 通过对2006-2016年大连市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该地区尘肺病流行规律,为制定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检测系统获得相关资料,对大连市尘肺病种类、发病地区、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大连市尘肺病病例179例,主要分布于铸造行业的成型、清砂、打磨工种及机械加行业的电焊工种.以矽肺为主(82.68%),电焊工尘肺次之(9.49%),石棉尘肺第3(3.35%),平均接尘工龄20.73年,尘肺壹期平均接尘工龄为19.80年、尘肺贰期平均接尘工龄为20.83年、尘肺叁期平均接尘工龄为21.75年.尘肺病发病情况与严重程度(期别)和接尘工龄有关(x2=56.52,P=0.02 <0.05).结论 大连市尘肺病主要集中在铸造行业,尘肺种类以矽肺为主,应加强重点区域、行业和工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毕海侠;马雪松;王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 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静;曾强;李梅莉;张明;杨雪莹;王欣;李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确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长沙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 1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3/10万,各年发病数在169(2016年)~605例(2013年)之间,发病率在2.30/10万(2016年)~8.42/10万(2013年)之间;2013年病例数集中在3~5月份,2014-2016年病例均集中在5~7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雨花区(5.99/10万)、天心区(5.62/10万)、长沙县(4.82/10万);发病年龄以<8月龄婴儿(36.60%)和15岁~人群(22.11%)为主;散居儿童是麻疹的高发人群;757例≥8月龄儿童中无免疫史485例,占64.07%;免疫史不详186例,占24.57%.结论 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疫情呈现总体下降趋势,<8月龄婴儿和15岁~人群高发;建议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

    作者:黄霜;林希建;刘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实践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等方法,通过对2015年、2016年湖北省报告的2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判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病危险因素,总结前期防控工作实践经验.结果 2015年湖北省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带毒活禽感染致病,2016年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性病例.2013-2015年湖北省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相关监测点未监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活禽、野鸟,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监测点外环境监测也为阴性.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危险因素是带毒动物及病例输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机构应早部署,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市级以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以有利于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作者:刘红慧;刘力;黄丹钦;刘漫;邢学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2-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核实表》进行调查核实,采用粗发病与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另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年平均粗发病率为180.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90.18/10万;脑血管病年平均粗死亡率13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3/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发病率为23.5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17/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其发病率、死亡率从55岁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学;李恒娜;赵西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5年武汉市江汉区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明确恶心肿瘤的高危人群及高发癌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及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性别及年龄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2015年江汉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24.97/10万,中标率为286.70/10万,女性中标率高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占总发病例数的53.74%,男性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女性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和结肠癌.青壮年人群的高发癌种是甲状腺癌,男性45岁以后以肺癌常见,女性45~64岁仍以甲状腺癌为常见,65岁以后是肺癌.结论 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具有粗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高发癌种不同等特点,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发癌种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吴连希;陈莉;周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8-2015年宜昌市手足口病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08-2015年宜昌市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不同病例构成特点.结果 8年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4 205例,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在54.07/10万~166.80/10万间呈稳定性波动,每年春末夏初及冬季为发病集中月份;病例年龄分布以“1 ~岁”组构成比大,为79.77% (27 286/34 205);宜昌市西陵区病人构成比高,伍家岗区发病率高;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报告主要来自县级医院,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毒分型以EV71型为主.结论 宜昌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及时接种疫苗、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蒋静;徐勇;张皓;刘军;刘继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6年武汉市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在武汉地区发病和流行的趋势,为武汉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提供技术指导及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网报监测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按照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53家哨点医院,共上报网络系统有效病例9 485例,其中以感染性腹泻和急性胃肠炎居多;病例形成夏季高峰;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0.97:1,女性略高于男性;由此估算的武汉市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估计为9.17次/万人年,其中近城区发病率为10.60次/万人年,远城区为6.84次/万人年.结论 武汉市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两个网络主动监测系统的结合运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有一定成效.但发病率近城区高于远城区,可见远城区存在“漏报”情况,今后远城区应完善相关网络信息,进一步提升网报质量.

    作者:石梦蝶;昊晓旻;孙言凤;潘峰;白文娟;伍雅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6-2015年上海闵行区华漕镇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肺结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5年华漕镇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疫情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上海市华漕镇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721例,其中本地人口193人(26.77%),流动人口528人(73.23%),年平均登记率为32.99/10万,年登记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性别比为1.86:1,病例年龄小6岁,大98岁,发病高峰年龄组为18~40岁共463人(64.22%);常年散在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在上海市华漕、纪王和诸翟3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华漕地区病例数多,不同地区肺结核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31,P <0.01);每年的流动人口病例所占比例呈现增加趋势,主要来自安徽、四川、江苏、河南、湖北和江西等省份.结论 2006-2015年上海市华漕镇肺结核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流动人口是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依据地区差异特点加大防控力度,降低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率.

    作者:杨圣元;叶为民;孙兰;唐利红;严慧琴;赵慧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及改善对策

    目的 探究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为提高非医疗技术服务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使用方便抽样法对医生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频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确定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及其排名;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结合R软件确定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终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在医生群体中,女性医生对“医生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更重视(P<0.05);在患者群体中,女性患者更重视“医生工作事业心”(P<0.01)、“医生热爱本职工作”(P<0.05)、“医生遵守法规和工作制度”(P<0.05)和“医生不歧视患者”(P<0.05).结论 不同性别的群体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医疗服务机构应提高男性医生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重视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的诉求,在医疗活动中提高对女性患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刘航宇;段利忠;殷丽丽;孙巧巧;康茜茜;牧原;卢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1-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预测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并利用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对该病疫情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武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建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对2017年武汉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88 573例,年均发病率147.45/10万,年平均增长率15.07%.男女性别比1.61∶1,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发病大高峰在4~7月,小高峰在11 ~12月.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显示报告发病数较2016年略有下降且4~7月为流行高峰期.结论 通过对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的分析,可确定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的预警线及行动线,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邹娇娇;杨小兵;孔德广;汪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男男HIV阳性病例网络交友工具特征分析

    目的 评估武汉市新报告的男男HIV阳性病例的网络交友方式及使用网络交友工具的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被调查者中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72.67%,以朋友/同事/同学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18.28%,以酒吧/浴池/公园/公厕等固定场所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8.97%.在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男男HIV阳性病例中,其认识固定性伴的方式,blued占45.50%,QQ/QQ群占32.70%,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认识临时性伴的方式,blued占59.24%,QQ/QQ群占22.75%,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结论 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交友途径的MSM人群已成为武汉市新近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来源,Blued和QQ(群)是新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网络交友工具.

    作者:罗莉;曹琳;胡荣;许骏;王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年佛山禅城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艾滋病宣教成效,为后期改进宣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采用分层抽样,对禅城区一镇三街共15个村委(居委)、3所学校的年龄在15 ~ 49周岁范围内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用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 077份,问卷回收率98.90%,一般人群总体知晓率为84.51%,各题知晓不均衡,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尤其是“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仅有76.75%;影响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因素有:年龄、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OR值分别为0.277、0.091、0.084,OR值均<1,提示年龄越大、采用单位组织宣传和学校教育,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越高.结论 知晓率达到要求,需加强非传播途径的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合适的途径改进宣传教育,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值得推介.

    作者:陈海娟;汤有贤;李锐冰;汤洁英;张合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陕西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饮食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培养学龄前留守儿童良好的进食习惯、提高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选取陕西省3区县6所农村托幼机构512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留守儿童常见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是主动进食能力、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等.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0.69)、是否独生子女(OR=0.65)、家庭人均年收入(OR =0.64)、家庭人口数(OR=1.9)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越大、非独生子女、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少儿童饮食行为表现越好.因此在学龄前留守儿童喂养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建立统一、科学的抚养观念,在提供良好抚养条件的同时,避免对儿童的溺爱,减少儿童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培养儿童自主进食能力.

    作者:魏惠兰;宋振中;穆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海静安区儿童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预测的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构建并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预测静安区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百分比的可行性,为儿童流感流行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1-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的逐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模型参数确定采用非条件小二乘法,模型结构依据简洁与残差不相关原则确定,拟合优度以许瓦兹贝叶斯准则与赤池信息准则评估,构建儿童ILI就诊百分比预测的优ARIMA模型.以模型预测静安区2015年1~10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计算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并预测静安区2016年的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结果 模型ARIMA(1,1,1)(无常数项)对儿童ILI就诊百分比序列拟合良好,自回归参数(AR1=-0.901)与移动平均参数(MA1 =0.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残差达到白噪声(P>0.05),模型表达式为(1+0.901B)(1-B)Zt=(1+0.943B)μt.2015年1~10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值的变动趋势,相对误差小仅为0.47%.结论 ARIMA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静安区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的时间变动趋势,能对ILI就诊百分比进行短期预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作者:沈冰;高洁;胡宏;黎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核酸层析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5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5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5份,阴性45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需要.

    作者:马弋;邵翠翠;刘艳;杨硕;王鸣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hransferase,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及其组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分析GGT与MS组分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GT升高检出率为25.02%,患者中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代谢综合征者分别占45.04%、23.45%、35.72%、19.04%和33.66%.GGT升高组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均高于GG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GT升高组发生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分别为GGT正常组的1.435倍、1.562倍、1.557倍和1.861倍.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个数的增加,GGT升高检出率呈升高趋势(x2趋势=16.978,P=0.000).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血清GGT水平升高增加了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GGT可作为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

    作者:陈漫容;卢利云;吴亚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掌握发病规律及特点,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根据人群、季节、职业、临床症状、食品信息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西安市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 012例,其中男性457例,女性555例;上报病例数多为25~ 34岁年龄段,占19.17%;发病多的职业为农民,占24.31%;第3季度食源性疾病高发,占全年病例数的48.52%;患者中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人数多,其中80.53%的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共上报可疑食品病例565例,占病例总数的55.83%;肉与肉制品是主要原因食品;在家就餐引起发病多,占50.44%.结论 西安市食源性疾病高发于夏季,青壮年为主要高危人群,腹泻患者是监测主要目标人群;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点关注肉与肉制品卫生安全.

    作者:范静;张峰;刘萍;刘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参数调整研究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江西省常见传染病的时间序列参数进行调整,减少错误预警信息,提高监测效率;同时为以后其他病种的预警参数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4年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以及2015-2016年参数调整后自动预警信息.使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方法,分析参数调整对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的影响.结果 2015-2016年江西省常见传染病共发出预警信息3 980个,年平均1 990个;预警灵敏度为46.67%、特异度为57.90%、PPV为0.53%.与2010-2014年相比,年平均预警信息数下降72.85%;通过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预警灵敏度,P=0.43;通过卡方检验比较预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P<0.001.结论 通过调整预警基准值,2015-2016年江西省预警信息数有明显下降,预警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减少了错误预警信息,提高了监测效率.

    作者:方继;王晓文;熊小庆;胡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