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梅方盛
目的 评价在结核病治疗患者中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调查方法,比较同伴教育活动前后患者结核病知识及心理状态变化.对当年全市所有纳入治疗患者按要求全程随访其规则治疗情况,比较参与组与未参与组规则治疗率.结果 干预后患者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1).94.00%的患者认为活动非常满意或满意,参与组抗结核规则治疗率较未参与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同伴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结核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吕海莉;高乾峰;袁慧;金德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大数据研究(宜昌)基地”信息平台数据,了解湖北省枝江市具备肺结核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肺结核登记报告工作质量.方法 大数据运用和实地调查结合,获得医疗机构肺结核漏登和漏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大数据与传统调查方法差异.结果 调查13家医疗机构2016年诊断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894例,漏报9例,总体漏报率1.01%;调查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到位病例388例,漏登27例,漏登率6.96%,确诊肺结核病例281例,漏登1例,漏登率0.36%.结论 信息化有助于传染病漏登、漏报调查,应减少信息孤岛,建立一整套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数据核对、分析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督导管理,减少漏登、漏报情况发生.
作者:张立华;房爱民;郭翠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明确恶心肿瘤的高危人群及高发癌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及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性别及年龄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2015年江汉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24.97/10万,中标率为286.70/10万,女性中标率高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占总发病例数的53.74%,男性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女性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和结肠癌.青壮年人群的高发癌种是甲状腺癌,男性45岁以后以肺癌常见,女性45~64岁仍以甲状腺癌为常见,65岁以后是肺癌.结论 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具有粗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高发癌种不同等特点,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发癌种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吴连希;陈莉;周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湖北省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提升队伍救灾防病技术和卫生应急准备水平.方法 制定考核方案、评分表和评估表,设置拉动集结、野外生存、现场急救、卫生防疫等考核环节,组织队伍开展救灾实战演练考核.结果 地市级队伍通用装备和队员携行装备齐全率分别为81.52%和96.48%,急救技能考核得分率为80.05% ~95.00%,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得分率为32.00% ~ 91.50%,水源处置得分率为69.00% ~ 100%,疫情处置得分率为47.63% ~ 83.13%,病媒控制得分率为46.00% ~95.50%.演练令人满意的为演练形式、组织和场地,不满意的为饮食准备、背囊重量和演练过于侧重体能训练.结论 实战演练促进了地市级队伍装备保障水平,提升了应急能力,地市级队伍需加强卫生防疫专业技术训练,设备装备和形象标识系统需规范统一,需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演练系统性研究.
作者:郑立国;官旭华;蒋洪林;邢学森;彭明军;刘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一带一路”正在世界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做好相应的专业准备,本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伴随着“五通”的实现后公共卫生的挑战,并提出了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的布局与准备:加强卫生政策沟通与信息互享;加强人口与健康状况的监测,建立区域化的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沿线沿路国家的公共卫生舆情监测,提前做好国内的各种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注重国际应急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国际需求.
作者:谭晓东;陈叙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宜昌市居民的死亡率、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寿命损失以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5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居民标化死亡率为673.78/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778.61/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563.39/10万.2006-2015各年度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0年间标化死亡率下降22.68%,死亡总数上升30.84%.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病(241.72/10万)、恶性肿瘤(181.47/10万)、呼吸系统疾病(89.27/10万)、损伤与中毒(52.28/10万)和消化系统疾病(20.77/10万),占全死因构成86.90%.损伤与中毒导致的寿命损失高(26.06人年).恶性肿瘤减寿率高(11.54‰).结论 2006-2015年宜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要采取社区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重点降低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全面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创建.
作者:吴婵;刘继恒;苏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核实表》进行调查核实,采用粗发病与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另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年平均粗发病率为180.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90.18/10万;脑血管病年平均粗死亡率13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3/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发病率为23.5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17/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其发病率、死亡率从55岁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学;李恒娜;赵西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大连市某医院2016年1 ~12月进行健康查体的1 857例职工(45岁以上)进行EQ-5D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组487例,非高血压组1 370例.高血压患者的EQ-5D指数平均得分为(0.91±0.15)分;EQ-VAS平均得分为(71.03±14.63)分,生命质量低于普通人群(P<0.05).存在困难比例高的是“疼痛/不舒服”(26H08%),其次是“焦虑/抑郁”(13.14%).单因素显示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病程、超重和肥胖、锻炼等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超重与肥胖是行动能力和日常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自我照顾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疼痛/不舒服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收人为保护因素;锻炼是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非高血压人群,应从低收入、低文化水平,60岁以上人群、体力活动与病程的管控方面给予重视,对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王瑶;关鑫;臧玉娇;陈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艾滋病宣教成效,为后期改进宣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采用分层抽样,对禅城区一镇三街共15个村委(居委)、3所学校的年龄在15 ~ 49周岁范围内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用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 077份,问卷回收率98.90%,一般人群总体知晓率为84.51%,各题知晓不均衡,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尤其是“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仅有76.75%;影响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因素有:年龄、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OR值分别为0.277、0.091、0.084,OR值均<1,提示年龄越大、采用单位组织宣传和学校教育,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越高.结论 知晓率达到要求,需加强非传播途径的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合适的途径改进宣传教育,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值得推介.
作者:陈海娟;汤有贤;李锐冰;汤洁英;张合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2016年武汉市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在武汉地区发病和流行的趋势,为武汉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提供技术指导及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网报监测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按照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53家哨点医院,共上报网络系统有效病例9 485例,其中以感染性腹泻和急性胃肠炎居多;病例形成夏季高峰;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0.97:1,女性略高于男性;由此估算的武汉市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估计为9.17次/万人年,其中近城区发病率为10.60次/万人年,远城区为6.84次/万人年.结论 武汉市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两个网络主动监测系统的结合运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有一定成效.但发病率近城区高于远城区,可见远城区存在“漏报”情况,今后远城区应完善相关网络信息,进一步提升网报质量.
作者:石梦蝶;昊晓旻;孙言凤;潘峰;白文娟;伍雅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5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5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5份,阴性45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需要.
作者:马弋;邵翠翠;刘艳;杨硕;王鸣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武汉市新报告的男男HIV阳性病例的网络交友方式及使用网络交友工具的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被调查者中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72.67%,以朋友/同事/同学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18.28%,以酒吧/浴池/公园/公厕等固定场所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8.97%.在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男男HIV阳性病例中,其认识固定性伴的方式,blued占45.50%,QQ/QQ群占32.70%,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认识临时性伴的方式,blued占59.24%,QQ/QQ群占22.75%,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结论 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交友途径的MSM人群已成为武汉市新近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来源,Blued和QQ(群)是新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网络交友工具.
作者:罗莉;曹琳;胡荣;许骏;王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作者:华伟玉;迈一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对完善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衡阳市1 131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4.10%,城市地区老年人患病率(66.67%)高于农村(59.56%)(P=0.017).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38.91%),冠心病(27.13%)和糖尿病(16.22%)、脑卒中(7.50%)和慢阻肺(5.6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是珠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衡阳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吸烟和体质指数,应重点加大农村地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唐艳明;丁玲云;路庆;谭利明;陈露;张天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昆山市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选择昆山市以三氯异氰尿酸为消毒剂的游泳场所22家.监测氰尿酸、浑浊度、尿素、pH值、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水温,同时记录游泳人数,调查氰尿酸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氰尿酸浓度水平均< 150mg/L,范围为2~ 79 mg/L,基本能够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严格限值<30mg/L(室内池)的标准要求,同时其主要影响指标为游泳人数、游离性余氯、浑浊度和pH值.结论 昆山市游泳池中氰尿酸含量较低,对氯化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应继续关注.
作者:梁晓军;王月明;张建新;赵萍;袁妍;浦晓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肺炎患者血液中主要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不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16S rDNA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株为稻皮假单胞菌,在GenBank中申请的登录号为KT946785,命名为Pseudomonas sp.c10185,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青霉素等耐药,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敏感.结论 稻皮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病例,相关人员应予以重视.
作者:黄松;梅方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开发多维度的评价个体对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效能的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访谈和专家特尔菲咨询法,形成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初步量表.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1 620名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评估,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信效度评估,并对户籍与非户籍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初步开发多维度量表,包括躯体不适管理、病耻感管理、用药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情绪管理、烟酒控制等6各维度共42个条目;②量表分半信度系数为0.711,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7,各维度α系数为0.619~ 0.932.量表各条目相关系数均>0.5,且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因子分析提取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0.67%,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在0.435 ~0.815之间.结论 研究开发的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具有较好信度、效度,可作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评价工具.
作者:谢博;张慧敏;韩雪;焦桂花;范北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培养学龄前留守儿童良好的进食习惯、提高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选取陕西省3区县6所农村托幼机构512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留守儿童常见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是主动进食能力、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等.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0.69)、是否独生子女(OR=0.65)、家庭人均年收入(OR =0.64)、家庭人口数(OR=1.9)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越大、非独生子女、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少儿童饮食行为表现越好.因此在学龄前留守儿童喂养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建立统一、科学的抚养观念,在提供良好抚养条件的同时,避免对儿童的溺爱,减少儿童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培养儿童自主进食能力.
作者:魏惠兰;宋振中;穆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医学随访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早治疗情况,分析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下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启动HAART的HIV/AIDS人群的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入组953名对象,研究对象启动HARRT时的C1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早治疗的比例逐年升高.CD4+T淋好巴细胞计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0个/μL以下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象之间的CD4上升幅度比较接近;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不明显的线性关系,治疗12个月后CD4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的对象启动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晚治疗HIV/AIDS的免疫功能虽然可以不断恢复,但免疫状态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通过早治疗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免疫水平,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早治疗的比例.
作者:宋爱红;周晓林;陈盼盼;裴启星;陶丽;赵希畅;辛辛;肖绍坦;张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为提高非医疗技术服务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使用方便抽样法对医生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频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确定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及其排名;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结合R软件确定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终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在医生群体中,女性医生对“医生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更重视(P<0.05);在患者群体中,女性患者更重视“医生工作事业心”(P<0.01)、“医生热爱本职工作”(P<0.05)、“医生遵守法规和工作制度”(P<0.05)和“医生不歧视患者”(P<0.05).结论 不同性别的群体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医疗服务机构应提高男性医生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重视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的诉求,在医疗活动中提高对女性患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刘航宇;段利忠;殷丽丽;孙巧巧;康茜茜;牧原;卢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