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薛秒
目的 介绍和梳理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启发和指导我国卫生工作者高效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搜集在艾滋病防控领域使用的行为干预理论模型,概述各个理论模型的假设、观点和应用,并进行简要比较.结果 艾滋病防控领域涌现了许多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艾滋病预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者早期主要着眼于指导改变感染者和易感人群的个体行为,提出了知信行模式、保护动机理论等众多优秀理论模型,并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艾滋病传播模式的改变,研究者开始将社会因素纳入干预范畴,构建了包含社会结构到个体行为因素在内的多层次理论模型,并将它们作为指导框架运用到干预实践中.结论 艾滋病行为干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也已经从个人行为因素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因素.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应该更加重视在理论指导下以社会文化视角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作者:贺谦;孔萍;黎天丹;彭乔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重庆市参加监测的居民身体活动水平.身体活动水平根据《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分为充分与不足.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逐步后退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计调查5394人,平均年龄(57.81±13.19)岁,84.93%的居民有职业性身体活动,73.51%的居民有交通性身体活动,16.13%的居民有休闲性身体活动.一周内总的身体活动构成中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与休闲性身体活动分别占62.66%、31.15%与6.19%,总身体活动水平不足的占1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20,95%CI:1.12-1.29)、性别(OR=0.77,95%CI:0.65-0.92)、文化程度(OR=2.72,95%CI:2.25-3.28)、医疗保险(OR=1.26,95%CI:1.15-1.37)、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OR=1.55,95%CI:1.28-1.86)、户籍(OR=2.67,95%CI:2.21-3.22)是影响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 重庆市监测人群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较低,但以职业性身体活动为主,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身体活动水平.
作者:丁贤彬;沈卓之;毛德强;张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江苏省淮安市166例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基因亚型种类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血样的eva基因与gag基因片段,在1.5%琼脂糖中进行凝胶电泳,扩增产物,测定基因序列.使用基因序列进化树进行进一步比对.采用χ2检验探讨组间构成差异.结果 166份样本经检测,终确定基因亚型103份,包括CRF07 BC、CRF01 AE、B'(泰国B)、CRF08 BC、CRF5501B、B(欧美B)6种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 AE是本地流行的优势毒株.不同性传播方式人群间HIV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1,P=0.191).重组亚型CRF5501B为在经非婚非商业临时性伴性传播的人群中首次发现.在20~29岁年龄组中,CRF01 AE所占比例高(73.33%).在男性样本中发现了2例CRF5501B亚型,江苏省此前未见报道过该亚型的感染.结论 HIV基因亚型在不同地区、不同传播方式、年龄以及性别方面分布有差异.应根据HIV-1感染者流行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
作者:侯海燕;范炜;燕清丽;邢亚东;李军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等常见病和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等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正常人群为对照,通过微核试验对外周血微核和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细胞千分率(‰).结果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微核细胞率[4.25‰(χ2=7.31,P=0.0068)、4.64‰(χ2=12.32,P=0.0004)、4.37‰(χ2=8.00,P=0.0047)vs 3.19‰]、核连接细胞率[2.75‰(χ2=6.05,P=0.0139)、3.40‰(χ2=17.26,P=0.0000)、3.05‰(χ2=9.99,P=0.0016)vs 1.98‰]、核畸形细胞率3.35‰(χ2=6.00,P=0.0143)、3.95‰(χ2=14.92,P=0.0001)、3.79‰(χ2=11.52,P=0.0007)vs 2.50‰]、核固缩细胞率[4.42‰(χ2=4.18,P=0.0408)、4.98‰(χ2=10.31,P=0.0013)、4.68‰(χ2=6.34,P=0.0118)vs 3.58‰]、核崩解细胞率[2.44‰(χ2=5.08,P=0.0242)、3.07‰(χ2=15.97,P=0.0001)、2.95‰(χ2=12.85,P=0.0003)vs 1.77‰]以及核残迹细胞率[3.42‰(χ2=9.02,P=0.0027)、3.55‰(χ2=10.57,P=0.0011)、3.47‰(χ2=8.98,P=0.0027)vs 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肥胖患者外周血微核细胞率3.96‰(vs 3.19‰,χ2=4.01,P=0.0454)、核连接细胞率2.60‰(vs 1.98‰,χ2=4.10,P=0.0429)、核畸形细胞率3.48‰(vs2.50‰,χ2=7.72,P=0.0055)和核残迹细胞率3.10‰(vs2.38‰,χ2=4.67,P=0.0307)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但核固缩细胞率4.35‰(vs 3.58‰,χ2=3.61,P=0.0575)和核崩解细胞率2.33‰(vs 1.77‰,χ2=3.71,P=0.0541)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患者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加,提示存在核损伤和或染色体畸变.
作者:李茂进;胡安易;李春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以监利县、天门市为例)2015—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为当地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统一的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数据,通过率的标准化、χ2检验等方法对比分析地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发病情况2015年江汉平原地区心脑血管事件标化发病率为400.71/10万,且男性高于女性(χ2=22.191,P<0.001);2016年标化发病率为364.53/10万,天门市发病水平明显高于监利县(χ2=233.991,P<0.001).主要发病病种为脑梗死,2015、2016年构成比分别为42.54%和42.33%.死亡情况2015年江汉平原地区心脑血管事件标化死亡率为162.31/10万,2016年为152.45/10万;2年中天门市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均显著高于监利县(χ2=96.962,P<0.001;χ2=143.890,P<0.001),两地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主要死亡病种为急性心肌梗死,2015、2016年构成比分别为28.87%和32.72%.结论 江汉平原地区心脑血管事件流行水平较高,其中天门市发病和死亡水平明显高于监利县;男性是该地区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应对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重点防治,及时开展包括监测体系完善、诊疗水平提高等在内的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李军;马梦迪;王莹;谢倩;谭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探索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2013—2015年住院单纯耐药肺结核以及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研究对象1103例,其中单纯耐药肺结核患者946例,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157例.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男性占70.70%,女性占29.30%,男女性别比为2.4:1.0.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组平均年龄为55岁,单纯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5,P<0.001);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平均水平为(22.27±3.00)kg/m2高于单纯耐药肺结核患者为(18.72±2.37)kg/m2(t=-8.270,P<0.001).血糖控制不佳者耐多药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者(P<0.01).结论 年龄、BMI是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热孜亚木;刘金宝;蒲新明;阿尔泰;张英;易星;关文龙;哈晓吾;朱朝辉;李君莲;王泉;席闪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时空分布特征,掌握高发聚集区域,为其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aTScan 9.4.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并通过ArcGIS 10.2.2软件呈现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结果 2010—2015年陕西省手足口病5月发病较其他时间高发,为可能聚集发病的月份.单纯空间扫描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均发现西安市的未央区、雁塔区、长安区、高陵县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柞水县为可能发病聚集区域(单纯空间扫描分析RR=2.4,P<0.001;时空扫描分析RR=7.15,P<0.001).结论 时空扫描分析方法可以很好的探测出陕西省手足口病高发聚集区域及月份,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观地展示发病聚集区域,为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曹磊;刘峰;闫云;张义;周体操;王维华;李广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孕前女性的营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24h回顾膳食调查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试点接受孕前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对其进行营养膳食调查.结果 孕前女性早餐、中餐、晚餐的食物品种均数分别为3.51种,6.25种,6.53种,平均每人每日的奶类,蔬菜类和谷薯类的摄入量,均未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食物摄入量.三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的供能比分别为30.80%,31.10%和38.10%.孕前女性相对缺乏的维生素有VA,B1,B2,VD,烟酸等,相对缺乏的矿物质有钙,锌,硒.食物频率法调查发现,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鸡蛋、海产品的摄入频率在合理范围内,但零食的摄入频率过高,部分女性牛奶的摄入频率相对较低.孕前女性体重偏轻的为69人(11.50%),体重正常的有404人(67.33%),体重偏高的有104人(17.33%),肥胖的有23人(3.83%).调查对象中轻度贫血有50人,中度贫血有4人.孕前女性的低血糖人数为3人,血糖偏高的有6人.结论 提高孕前女性对营养的认知,积极推进营养改善的防治策略,促进健康摄食模式的推广,加强营养监测工作,对孕期做好全面均衡的营养储备十分重要.
作者:刘艳;许豪勤;张卓玉;庄咏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陕西省出生缺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探索陕西省单胎活产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与母亲既往生育史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0—2013年陕西省怀孕且出生体重明确的育龄妇女生育史等相关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借助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活产单胎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为6.8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按α入=0.05、α出=0.1筛选出:人工流产史(OR=1.33,95%CI:1.13-1.57)、葡萄胎史(OR=4.74,95%CI:1.27-17.72)、巨大儿史(OR=4.21,95%CI:3.39-5.23)、母亲末次妊娠年龄>34岁(与15~24岁相比OR=1.26,95%CI:1.05-1.52)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过期产史(OR=0.46,95%CI:0.28-0.72)、母亲末次妊娠年龄24~29岁(与15~24岁相比OR=0.76,95%CI:0.63-0.91)、女婴(相对于男婴OR=0.55,95%CI:0.50-0.61)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结论 研究显示人工流产史、葡萄胎史、巨大儿史、母亲末次妊娠年龄过大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过期产史、母亲末次妊娠年龄适宜、女婴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
作者:窦海达;刘蓉;虢海月;毕育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诺如病毒研究的现况及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诺如病毒文献为研究对象,以GoPubMed为检索与统计工具,对诺如病毒研究的主题、时间、来源、分布、作者和文献数量发展趋势进行信息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4890篇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来源于美国的文献数量和影响力居首位,发文总数655篇,日本发文量排第2名(185篇),中国发文量排第3名(165篇);文献发文量前10名中美国所占城市多(5个),以亚特兰大多(76篇),东京和伦敦位居第2、3位(57篇和46篇),北京位居第4位(40篇);诺如病毒英文文献主要收录于国外核心期刊,其中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发文总数居首(76篇);核心著者及合作者检索结果显示诺如病毒的研究由多个合作团队完成.高频主题词共有20个,反映了诺如病毒研究的热点.结论 GoPubMed是一种优秀的集检索与统计功能于一体的文献检索工具;揭示了诺如病毒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诺如病毒研究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待提高.
作者:宋灿磊;王新科;李淑华;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ALT正常与异常人群甲型、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探讨不恰当的抽查方式引起的漏检问题.方法 应用全自动检测仪器及配套试剂对从业体检人员开展甲肝、戊肝IgM抗体普查,并结合同期ALT检查结果分析.结果①甲肝、戊肝IgM抗体普查8976人,检出HAV-IgM阳性131例,阳性率1.46%;检出HEV-IgM阳性73例,阳性率0.81%.②甲肝IgM抗体阳性者中ALT正常的115例(87.79%),ALT异常的16例(12.21%);戊肝IgM抗体阳性者中ALT正常的64例(87.67%),ALT异常的9例(12.33%).ALT正常人群检出的甲肝、戊肝IgM抗体阳性者的绝对数量远超过ALT异常人群.③ALT与甲肝、戊肝相关强度分析,甲肝:95%CI:0.66-1.88;戊肝:95%CI:0.56-2.24,ALT与甲肝、戊肝感染无关,显示甲肝、戊肝急性期感染者一般无肝细胞损害情况.结论 ALT正常人群中甲肝、戊肝IgM抗体阳性者高于异常人群,体检机构采取ALT异常再抽检甲肝、戊肝的方式,将造成严重的漏检问题,给公共卫生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作者:罗伟;周学文;易曼;张海英;刘莉;陈慧;刘瑶;曹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密云区流感样病例和病原学监测情况,分析流感病毒型别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北京市流感监测方案,统计该区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和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亚型鉴定.结果 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哨点医院门急诊患者累计10081568例,流感样病例42885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0.21%~1.17%.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507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431份,阳性率17.19%,型别为新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结论 密云区流感流行呈明显的冬春季高发的特点,流行高峰期为11月至次年3月,5~9月流感流行比较平稳.各年度病毒亚型构成不同,应长期连续的开展病原学监测和扩大病原学监测的范围,并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开始之前重点做好流感预防和宣传工作.
作者:耿利彬;杨育松;王娅琼;蒋会婷;郑兰紫;王化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贫困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及低保的对其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越秀区49户低保家庭的0~3岁儿童看护人进行普查,另根据低保家庭儿童年龄和性别在相应居住社区按1:2比例群组匹配法随机抽样98名非低保家庭0~3岁儿童看护人,共147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及儿童保健服务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越秀区非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为76.53%,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仅为44.90%;低保家庭儿童在18月龄及30月龄的平均身高及平均体重均低于非低保家庭儿童;影响0~3岁儿童是否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为是否低保、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及是否知晓免费儿童保健服务政策.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0~3岁儿童、尤其是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有待提高,应加大经济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免费儿童保健服务政策的宣传,提高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
作者:林子雄;陆青贵;蓝海英;童益丽;林丽军;崔俊英;刘泽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比较英国与中国EQ-5D-3L两种积分效用体系对成都市城镇居民生命质量健康效用值的评价,探讨两种体系对研究对象的适用性.方法 用EQ-5D量表测量患者的生命质量,数据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spearmen相关矩阵分析得出两种积分体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得健康指数的分布均为偏态分布,但是相较于英国的积分体系,中国积分体系模型拟合优度的R2、F值比英国高,且AIC值与BIC值低于英国.结论 相比于英国的效用积分体系,我国的积分体系对研究人群健康效用评价有更好的适用性.
作者:胡晓;赵龙超;杨展;高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华中、华南、华东地区13个省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流行季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基于Arcgis 10.2软件,应用方向分布、空间自相关、空间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发病热点区域和影响因素.结果 在五波流行中,研究区域的人感染H7 N9病例分布都存在聚集性.高低聚类表明聚集类型为发病高值的聚集.热点分析进一步探测到高值聚集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金华市以及江苏省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方向分布研究发现病例分布具有方向性,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模式,且有扩散趋势.空间回归分析显示病例数和经度、纬度、农贸市场个数都具有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86911、-0.343833、0.055767.结论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分布总体呈现.东北-西南.的扩散模式,且存在高值聚集的热点区.
作者:王青芳;靳祯;张文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体检数据的高维度、高冗余特点,对体检数据进行Lasso特征选择,为高维体检数据减少数据冗余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以代谢综合征为切入点,收集乌鲁木齐某体检中心2016年体检者信息共34981例,每位体检者信息包含75个变量.Lasso算法用于筛选体检中与代谢综合征强相关的变量.以F值、几何均数、ROC曲线下面积作为评价指标,比较Lasso特征选择前后,决策树分类体检中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性能.结果 Lasso特征选择后,体检变量降至34个与代谢综合征强先关的炎性因子.Lasso特征选择后,C4.5决策树的分类性能提高.结论 建议在对体检高维数据分类前,运用Lasso进行特征选择,减少数据冗余,同时提高分类算法性能.
作者:闫慈;田翔华;阿拉依·阿汗;张伟文;曹明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幼托机构聚集性胃肠道不适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Excel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事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发生聚集性胃肠道不适事件23起,其中公办幼儿园19起(82.61%),民办幼儿园4起(17.39%),无早教中心和看护点的事件报告.公办幼儿园发病班级平均罹患率39.63%,民办幼儿园35.9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05).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91.55%)、恶心(55.59%)、腹痛(32.97%)、发热(17.44%)、腹泻(6.81%).事件中病原检出率65.22%,其中单一诺如病毒占73.33%.事件传播的途径主要为密切接触传播(73.91%)和疑似食/水源性传播(26.09%),引起传播的可疑因素有8类,其中学生在校呕吐后消毒处置不规范占73.91%.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聚集性胃肠道不适事件数总体呈递增趋势,引起事件发生的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密切接触.
作者:刘汉昭;朱渭萍;郝莉鹏;崔昌;吕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社区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高桥社区2011—2016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上海市高桥社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5~7月份,呈现春末夏初高发趋势;发病年龄主要为6周岁以下婴幼儿,尤其以0~3周岁发病人数多;职业分布中以幼托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多;手足口病发病率方面男性高于女性,村委高于居委,非上海户籍高于上海户籍,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高桥社区手足口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社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应加强社区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以流动人口聚居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为防控重点,加强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其暴发流行.
作者:王勇;佘茜;李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获得国内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明确不同因素对于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发生的定量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有关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结果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23篇,累计病例组1672例,对照组3511例,多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人-人传播3.20(2.57-3.99);经水传播3.22(2.57-4.04);食源性传播4.07(2.96-5.59).结论 诺如病毒是导致人急性胃肠炎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人-人传播、经水传播、食源性传播3条主要的传播途径的合并OR值有强烈的关联效应,提示三者在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江艺;黄永翰;李锋平;吕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国居民情感表达倾向性选择中性中间点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宜国情的健康期望寿命调查等级量表设计.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践探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健康期望寿命MEHM模块中自评健康状况一题选择中性中间点选项的2491人进行补充调查,实现五级量表中性中间点选项的二次校正,综合分析中性中间点极性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选择中性中间点负极选项的人中:男性为149人(20.99%),女性为125人(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1);15~年龄组为12人(4.01%),45~年龄组为100人(20.45%),60~年龄组为162人(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4,P<0.01);没上过学的为9人(12.50%),小学、初中学历的为160人(20.67%),高中、技校、中专学历的为79人(17.25%),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26人(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7,P<0.01).结论 当自评健康属于轻微非健康(负极)时,存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
作者:赵露;徐勇;苏拥军;鲁芳芳;杨佳娟;胡池;徐承中;尹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