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与防治成效

朱绪元;郑绍龙;王文梁;刘先国;徐乾成;施俊波;杨必农

关键词:血吸虫病, 防治
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数据,以各年度流行区概况、人、畜血吸虫感染率、调查钉螺及杀灭钉螺等指标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 潜江市由2010年308个疫情控制村至2013年100.00%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指标要求.2009-2013年以村为单位,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71%、1.45%、0.94%、0.70%、0.45%(x2 =3 897.57,P<0.01),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90%、1.36%、0.82%、0.54%、0.00%,2013年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73.43%、100.00%;2010-2013年实施以机代牛淘汰耕牛8 963头;2009-2013年共调查钉螺面积30 171.19 hm2,查出有螺面积7 776.86 hm2,累计灭螺面积6 104.93 hm2,占有螺面积78.50%,钉螺面积纯降67.95 hm2.2009-2013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突发疫情发生.结论 “省部联动”、“以机代牛”的血防模式是控制血吸虫病取得显著成果的有效措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行性感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感发病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开展预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省2005-2012年流感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对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建模与拟合,在数据平稳化、定阶和参数估计后,建立ARIMA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2013年发病情况开展预测.结果 建立ARIMA(2,2,1)(2,2,0)12模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发病趋势,该模型具有实用性.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流感发病率在短期内变化趋势的拟合与预测.

    作者:龚磊;吴家兵;侯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输气管线压气站压缩机房氮氧化物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对西气东输某压气站压缩机房氮氧化物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判定结果可靠程度,分析不确定度来源.方法 采用定点短时间采样采集压缩机房氮氧化物,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氮氧化物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所检测压缩机房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10mg/m3和0.008 mg/m3,结果完整表示为CNo(0.116~0.117)--0.010 mg/m3和CNO2(0.098 ~0.100) ±0.008 mg/m3.结论 氮氧化物含量检测过程中,样品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均存在不确定度,其中标准序列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大.

    作者:李磊;时佳;林嵩;赵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张家港市2010-2014年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状况,指导实验室有效实施质量控制,为能力验证组织方提供参考.方法 对张家港市2010-2014年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能力验证多,能力验证领域分布不均匀,参加疾病控制、食品及相关产品、生活饮用水能力验证多,化妆品类产品参加能力验证相对少.实验室能力验证基本覆盖主要化学分析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析多,其次为液相色谱分析,重量分析及其他小型设备使用较少.结论 密切关注能力验证领域分布均匀性,加强实验室资金投入和参加活动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作者:陈祝军;赵锦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岁以下儿童死亡家庭社会环境调查分析

    目的 以十堰市2011-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信息为基础,对其家庭背景中的社会关系和家庭结构进行普遍调查,分析探索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调查对象为5岁以下死亡儿童家庭以及居住地邻居有健康儿童家庭.选择不同地理环境的十堰市城区及偏远山区县竹溪县,调查儿童家庭主要家庭成员间以及现居住地邻居间相处和谐情况以及家庭结构信息情况.结果 5岁以下死亡儿童竹溪县51例,城区为54例.家庭社会关系主观问卷调查均显示家庭成员间及近邻居间关系满意度,城区与竹溪县无差异.其家庭结构信息显示死亡儿童家庭存在缺陷的比例较高平均20.95%,健康儿童家庭平均1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家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母亲孕期保健看,死亡儿童家庭及健康儿童家庭分别只有59.05%和75.24%基本完成孕期保健.结论 家庭社会关系的主观问卷调查不能真实反映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家庭存在缺陷的儿童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家庭保健意识还有提高空间,因此,保健服务对存在缺陷的家庭及儿童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避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伤害.

    作者:杨培东;叶章宇;孙剑;记宏先;曾传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泉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与培养对策

    目的 了解泉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现状,为泉州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果 泉州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人员配置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万人口仅为0.58人;从业人员学历低,专科及以下学历占65.42%;职称结构不合理,初级及不具备职称占73.00%.结论 政府应从增加编制、提高待遇、完善终身教育保障机制等入手,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议依托本地优质医学高职教育资源,加强专科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作者:廖志斌;吕国荣;王翠玲;张文杰;丘东海;魏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云南省2005年与2013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变化分析

    目的 评价并探讨云南省自2005年以来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为制定针对云南省减少延迟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和比较2005年和2013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5年涂阳患者12 695例,2013年7 256例,就诊延迟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少数民族、职业为农民以及治疗类型为初治的患者是发生就诊延迟的高危人群.结论 经过近10年的防控,患者就诊延迟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外地户籍的患者,仍需提高患者就诊意识;今后应针对农民和少数民族,增大卫生服务半径,以发现肺结核患者,减少患者就诊延迟,特别是初治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

    作者:唐南;许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某事业单位2010-2014年在职职工血脂水平及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事业单位职工血脂水平及动态分布状况,建议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方法 选取某事业单位2010-2014年在职职工血脂检测结果,用SPSS 19.0软件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职工血脂四项比较,TG异常率较高为28.89%(P<0.01),TC、HDL-C、LDL-C的异常率2014年均高于往年,LDL-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四项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TG、HDL-C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51~60岁年龄组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职工吸烟、饮酒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日常锻炼率男性均低于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单位职工血脂异常率较高,以TG异常升高为主,建议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孙月平;赵雪;赵清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华中某市居民住宅室内外PM2.5与PM10日变化规律及防护建议

    目的 了解冬季住宅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规律,指导居民日常防护.方法 在灰霾严重的冬季,对华中某市区3个居民住宅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连续监测5d,绘制出日变化曲线图.结果 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呈现一高峰两小峰形态,高峰时段出现在早晨6:00~9:00,两小峰在中午12:00 ~14:00和傍晚17:00~19:00;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室内浓度显著低于室外(P<0.01).结论 老人和儿童冬季应减少户外运动或选择适宜时段;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在灰霾天气外出尽量戴上合适有效的口罩;居民应尽可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作者:曾其莉;岳苗苗;谢曙光;杨瑞;姚璇;张天宝;黄晓波;张静玲;彭明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生活饮用水水质改善与传染病流行变化趋势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1991-2013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与介水传染病发病变化趋势.方法 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参照GB5750-85和GB/T5750-2006进行水质分析,依据GB/T 5749-2006和《农村实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13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农村Ⅰ级水标准水源占92.22%,居民累计改水受益率为99.66%,介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降至为44.12/10万.水质状况逐年改善(x2=241.58,P=0.00).改水人口受益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957 8,P=0.00).结论 通过改水工程,兵团第五师农牧团场居民饮水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介水相关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石明才;王桂菊;张云玲;马智敏;郭爱民;王宏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抑郁情绪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抑郁症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06例DN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了解DN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抑郁对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老年DN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50.94%;抑郁组DN患者HbAlc(t=5.34,P=0.025)、FBG(t=3.48,P=0.037)、2hPG(t =4.86,P=0.030)及DSQL总分(t=4.92,P=0.027)均较非抑郁组明显升高;FBG在DN患者的文化程度(F=5.87,P=0.023)、家族史(t=3.04,P<0.049)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DSQL在DN患者的年龄(t=3.27,P=0.039)、DN病程(t=4.49,P=0.017)及伴随疾病(t=3.15,P=0.048)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S评分均是老年DN患者血糖控制(t=3.33,P<0.042)及生活质量(t=2.98,P=0.01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DN患者存在明显抑郁负性情绪,整体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且抑郁与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董萍;周蒨;李晗;毛维维;叶枫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铜陵市2012-2014年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铜陵市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游泳池池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采集游泳池池水进行卫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4年铜陵市游泳池水质总合格率为59.84%,各年度合格率依次为74.47%,62.79%和37.84%,呈逐年下降(趋势x2=11.19,P<0.01).合格率高为pH值(100.00%)和浑浊度(100.00%),其次为尿素(92.13%)、大肠菌群(86.61%)、细菌总数(76.38%),低为游离性余氯(69.29%).结论 铜陵市游泳池水质不容乐观,尤其是2014年游泳池水质下降明显,应制定有效管理措施,以提高游泳池水质.

    作者:王耀晖;邱申伟;戴悦;刘聚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湖北麻城市居民膳食摄入与高血压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的膳食摄入以及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取调查对象过去1年各种食物食用频率,采用SPSS 19.0对居民食物摄入种类和高血压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 931人,84.83%的居民每周吃畜肉1次以上,44.85%的居民1年没有消费奶类及其制品.高血压患病率为23.9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奶类和水果与高血压存在负相关,食盐和动物性烹调油与高血压正相关.结论 麻城市居民膳食摄入不尽合理,应加强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作者:徐胜平;张德楷;喻同琦;柳以泽;项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脂肪因子Chem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类疾病,根据肝实质细胞被脂肪浸润的程度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表达谱可以分为单纯非酒精性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确切的发病机理特别是进一步发展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脂肪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TNF-a、Chemerin等)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其中,Chemer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将chem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概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作者:田小飞;马玮娟;张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武汉市硚口区集体儿童膳食营养状况及营养性疾病因素

    目的 为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与营养性疾病发生状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全区10所一级幼儿园2 806名儿童采用营养膳食软件进行调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统计常见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结果 膳食中热能、蛋白质、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达到RNI标准;钙、维生素A、锌的摄入量分别达到标准的73.74%、56.26%和77.62%,均属严重不足或不足;营养不良检出率为0.40%,佝偻病检出率为0.40%,营养性贫血为6.61%,肥胖率男童为6.23%,女童为3.41%.结论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所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营养过剩所致的儿童肥胖问题,尤其是肥胖症的发病趋势逐年提高,应进一步加强托幼园所膳食营养指导与监督,加强正确育儿观念的宣传和推广.

    作者:刘识;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湖北省2013年布鲁氏菌病病例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经过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个案调查问卷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机构及结果开展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医院布病诊断情况和不同就诊次数的发病至就诊间隔情况.结果 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男:女为4.38:1,平均年龄为44±15岁,90.70%有羊只接触史,39.47%在春季发病,95.33%病例有发热,持续2~90d,95.50%主动就诊,县级医院布病就诊确诊率14.29%,省级医院82.76%.结论 湖北省布病病例以成年男性为主,接触羊只是暴露因素,县级医院以下布病诊断率低,误诊多,建议要加大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提高县级以下医务人员布病诊疗水平.

    作者:陈小慧;邢学森;张丽杰;陈琦;蒋庆;吴杨;刘力;刘红惠;徐军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深圳市2010-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0-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深圳市2010-2013年麻疹监测专报信息系统流行病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0-2013年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10.3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89/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4~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1.84%.年龄分布以<2岁儿童和≥20岁成人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59.98%和30.47%;居住时间不到3个月的占18.67%,报告病例中有麻疹免疫史的占8.86%,构成比逐渐下降(x2=30.10,P=0.000),原特区外发病率高于原特区内(x2=153.39,P=0.000).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免疫接种覆盖率、及时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处理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王苑玲;刘刚;卢紫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4年流感监测结果.方法 利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流感样病例数据以及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西城区流感样病例报告情况及流感病原学变化情况.结果 2010-2014年,西城区共监测流感样病例745 588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95%.流感样病例报告呈冬春季高发的季节性变化.病原学监测共采集标本8 574件,病毒分离阳性标本875件.各年度病毒亚型构成不同.结论 西城区应重视流感流行季节的预防工作,各年度流行强度及优势毒株不一.

    作者:孙小宇;初艳慧;任剑;张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并通过恙螨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环太平洋地区.近年来全球范围报告病例数的不断增多引起了世界多国的关注和大量的调查研究,而空间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在很多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恙虫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的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空间流行病学在其中的应用,明确恙虫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义城;李青华;张文义;李申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根据2013年全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5省监测点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 66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4 29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2 894例)、云南(1 538例)、浙江(37例)、河南(36例)和福建(33例).部分监测点高发季节布雷图指数显著高于预警值,提示传播风险较大.结论 我国已存在登革热输入病例增加、多点本地暴发和重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等诸多风险因素,发生登革热本地暴发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病例与蚊媒监测,促进社会动员与部门合作,在疫情早期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航;李昱;牟笛;殷文武;余宏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历程

    目的 回顾我国慢性病防控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搜索政府和机关网站,获得我国慢性病防控政策、法规、文件及研究报告.结果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经近70年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成就了多个成功案例,但防控效果总体上不理想,甚至存在较大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逐渐形成了符合国际潮流、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控理念和措施.结论 我国慢性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需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社会支持环境.

    作者:刘晓娜;张华;赵根明;徐望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