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生活饮用水水质改善与传染病流行变化趋势

石明才;王桂菊;张云玲;马智敏;郭爱民;王宏博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水质评价, 传染病
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1991-2013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与介水传染病发病变化趋势.方法 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参照GB5750-85和GB/T5750-2006进行水质分析,依据GB/T 5749-2006和《农村实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13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农村Ⅰ级水标准水源占92.22%,居民累计改水受益率为99.66%,介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降至为44.12/10万.水质状况逐年改善(x2=241.58,P=0.00).改水人口受益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957 8,P=0.00).结论 通过改水工程,兵团第五师农牧团场居民饮水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介水相关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脓疱疮医院感染聚集发病的监测与控制

    目的 加强产房环境和人员的监测,降低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病率.方法 实时监测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聚集发病时进行临床资料和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3年12月发生新生儿脓疱疮4例,发病率为0.97%,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患儿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助产士鼻腔和手,沐浴室洗澡网托和护士工作服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与患儿分泌物分离菌株药敏谱一致.采取了将带菌助产士调离直接接触婴儿的岗位,取消洗澡用网托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连续监测3个月,无新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助产士鼻腔携带致病菌,环境、物品和设备消毒不到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是造成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应加强产科病区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工作,加强工作人员鼻腔和手携带病原菌情况检测,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董玉梅;邓晓东;靳桂明;张帆;周凤玲;张瞿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深圳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疾病进程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同性恋(MSM)人群感染HIV的AIDS病程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36个MSM的HIV/AIDS疾病进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36例HIV/AIDS中快速进展组(RP) 70人(29.66%),非快速进展组(NRP)组166人(70.34%).中位潜伏期为5.63年,其中RP组和NRP组中位潜伏期分别是3.68年和6.51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潜伏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1)和基线CD4+T水平(P<0.01).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基线CD4+T水平是影响MSM HIV/AIDS病程进展重要因素.应加强随访和CD4+T检测,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作者:刘莹;刘小敏;舒彬;李学云;牛姬飞;范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9所乡镇卫生院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及其对肺结核诊断延误的影响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因呼吸道疾病住院的患者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以及其使用对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影响;为将来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从开展耐多药防治工作的一个市和未开展耐多药防治工作的2个市所辖的所有县区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调查2013年上半年所有因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结核诊断情况.结果 调查的759例患者中,左氧氟沙星的使用率为38.47%,开展耐药工作的市和未开展耐药工作的市,左氧氟沙星的使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终确诊的23例肺结核患者,其诊断延误时间的四分位数间距为18.05 d,住院期间使用头孢和使用左氧抗炎的患者诊断延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乡镇卫生院喹喏酮类药物规范使用的管理,避免耐药结核病的产生.

    作者:赵丁源;罗军民;周丽平;杨成凤;王小靖;刘勋;汪小黎;侯双翼;叶建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华中某市居民住宅室内外PM2.5与PM10日变化规律及防护建议

    目的 了解冬季住宅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规律,指导居民日常防护.方法 在灰霾严重的冬季,对华中某市区3个居民住宅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连续监测5d,绘制出日变化曲线图.结果 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呈现一高峰两小峰形态,高峰时段出现在早晨6:00~9:00,两小峰在中午12:00 ~14:00和傍晚17:00~19:00;室内、外PM25和PM10浓度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室内浓度显著低于室外(P<0.01).结论 老人和儿童冬季应减少户外运动或选择适宜时段;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在灰霾天气外出尽量戴上合适有效的口罩;居民应尽可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作者:曾其莉;岳苗苗;谢曙光;杨瑞;姚璇;张天宝;黄晓波;张静玲;彭明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选择离子监测气质联用法测定农产品中的49种农药残留

    目的 采用双层填料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建立气质联用同时测定农产品中49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 干性样品经丙酮提取、新鲜样品经乙腈提取,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测定.结果 49种农药平均回收率为60.1% ~ 117.9%,RSD范围为5%~19.7%,检出限为0.002μg/g ~0.45μg/g,定量限为0.004μg/g~0.14μg/g.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准确度好,精密度高,且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可应用于同时检测农产品中的49种农药残留.

    作者:万正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脂肪因子Chem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类疾病,根据肝实质细胞被脂肪浸润的程度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表达谱可以分为单纯非酒精性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确切的发病机理特别是进一步发展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脂肪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TNF-a、Chemerin等)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其中,Chemer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将chem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概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作者:田小飞;马玮娟;张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行性感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感发病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开展预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省2005-2012年流感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对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建模与拟合,在数据平稳化、定阶和参数估计后,建立ARIMA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2013年发病情况开展预测.结果 建立ARIMA(2,2,1)(2,2,0)12模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发病趋势,该模型具有实用性.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流感发病率在短期内变化趋势的拟合与预测.

    作者:龚磊;吴家兵;侯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张家港市2010-2014年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状况,指导实验室有效实施质量控制,为能力验证组织方提供参考.方法 对张家港市2010-2014年疾病控制实验室参加比对/能力验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能力验证多,能力验证领域分布不均匀,参加疾病控制、食品及相关产品、生活饮用水能力验证多,化妆品类产品参加能力验证相对少.实验室能力验证基本覆盖主要化学分析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析多,其次为液相色谱分析,重量分析及其他小型设备使用较少.结论 密切关注能力验证领域分布均匀性,加强实验室资金投入和参加活动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作者:陈祝军;赵锦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泰兴市不同特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多阶段简单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市18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率为24.75%;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3.82岁,超过73.49%的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满25周岁;所有被调查者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的占95.09%,吸烟者与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男性已婚居民,年龄在50~59岁之间,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职业为交通运输人员者吸烟率高.结论 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控烟问题依然严重,控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常军;徐舟;杨杰;周余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石市黄石港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黄石港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黄石港区恶性肿瘤登记的恶性肿瘤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黄石港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05.72/10万、195.17/10万,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发病前3位是支气管或肺癌、胃癌、乳房(腺)癌,肿瘤死亡率前3位的是支气管或肺癌、肝癌、胃癌.结论 黄石港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略高于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男性、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支气管或肺癌及消化道肿瘤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黄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根据2013年全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5省监测点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 66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4 29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2 894例)、云南(1 538例)、浙江(37例)、河南(36例)和福建(33例).部分监测点高发季节布雷图指数显著高于预警值,提示传播风险较大.结论 我国已存在登革热输入病例增加、多点本地暴发和重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等诸多风险因素,发生登革热本地暴发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病例与蚊媒监测,促进社会动员与部门合作,在疫情早期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航;李昱;牟笛;殷文武;余宏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日照市东港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硝酸盐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农村各类型饮水中硝酸盐分布状况,为农村改水和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5处小型集中式供水地表水源点(各取水源水和末稍水),40处自备井的末稍水,实施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农村各类型水中以井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高,均值达15.6,接近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小型集中式供水限值(≤20mg/L),不合格率为20.00%;总计90份样品中,1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3.33%,作为水源的地表水和末稍水的硝酸盐含量非常接近,经水厂处理后,硝酸盐的平均去除率为0.49%.结论 各类型水硝酸盐都有超标情况,应选好水源,加强管理.

    作者:焦淑波;牟善强;潘月亮;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湖北麻城市居民膳食摄入与高血压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的膳食摄入以及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取调查对象过去1年各种食物食用频率,采用SPSS 19.0对居民食物摄入种类和高血压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 931人,84.83%的居民每周吃畜肉1次以上,44.85%的居民1年没有消费奶类及其制品.高血压患病率为23.9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奶类和水果与高血压存在负相关,食盐和动物性烹调油与高血压正相关.结论 麻城市居民膳食摄入不尽合理,应加强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作者:徐胜平;张德楷;喻同琦;柳以泽;项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泉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与培养对策

    目的 了解泉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现状,为泉州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果 泉州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人员配置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万人口仅为0.58人;从业人员学历低,专科及以下学历占65.42%;职称结构不合理,初级及不具备职称占73.00%.结论 政府应从增加编制、提高待遇、完善终身教育保障机制等入手,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议依托本地优质医学高职教育资源,加强专科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作者:廖志斌;吕国荣;王翠玲;张文杰;丘东海;魏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会化媒体时代健康教育对策变更之思考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1].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媒体,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它为社会大众普遍使用更多,又多被称为社会化媒体.世界排名前10位的网站中,有5个是社会化媒体,尤其以Facebook、Twitter、YouTube、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网站风靡全球,风行一时.目前Facebook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7.5亿人,Twitter用户数已超过3亿,YouTube每周视频观看量为30亿次[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正在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中,它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变着人们接触媒体的习惯.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开发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市民的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在不断深化,新生代及中老年人的发现与追求健康信息的方式的改变,它对传统的健康信息传播与教育的方式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全文将针对这种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出现后的健康教育对策与方法提出以下的思考.

    作者:谭晓东;曹雄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并通过恙螨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环太平洋地区.近年来全球范围报告病例数的不断增多引起了世界多国的关注和大量的调查研究,而空间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在很多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恙虫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的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空间流行病学在其中的应用,明确恙虫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义城;李青华;张文义;李申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某事业单位2010-2014年在职职工血脂水平及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事业单位职工血脂水平及动态分布状况,建议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方法 选取某事业单位2010-2014年在职职工血脂检测结果,用SPSS 19.0软件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职工血脂四项比较,TG异常率较高为28.89%(P<0.01),TC、HDL-C、LDL-C的异常率2014年均高于往年,LDL-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四项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TG、HDL-C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51~60岁年龄组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职工吸烟、饮酒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日常锻炼率男性均低于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单位职工血脂异常率较高,以TG异常升高为主,建议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孙月平;赵雪;赵清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洞庭湖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目的 探讨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影响,为控制和消灭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线性趋势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钉螺的变化趋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 1988-2012年洞庭湖区尚有钉螺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4 543.4 km2/10a,且以为垸外增加为主.近25年随着洞庭湖区气候变暖变干,尚有钉螺总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气候变暖导致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在钉螺内生长发育季节均延长,生长发育期内积温呈增加趋势.暴雨洪涝和高洪水位导致钉螺扩散,面积增大.长时间连续性的极端干旱事件导致钉螺面积减小,而极端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钉螺死亡率高.结论 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钉螺面积、生长发育等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黄菊梅;刘可群;常艾;彭嘉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历程

    目的 回顾我国慢性病防控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搜索政府和机关网站,获得我国慢性病防控政策、法规、文件及研究报告.结果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经近70年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成就了多个成功案例,但防控效果总体上不理想,甚至存在较大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逐渐形成了符合国际潮流、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控理念和措施.结论 我国慢性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需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社会支持环境.

    作者:刘晓娜;张华;赵根明;徐望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湖北阳新县富河下游干流防洪灭螺工程段血防效果分析

    目的 对湖北黄石阳新县富河下游干流防洪灭螺治理工程所在地血防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血防效果.方法 自2003年以来连续10年对富水下游水利血防工程所涉及的5个村进行监测,主要内容包括螺情及人、牛病情.对相关人员进行关于工程血防效果的定性访谈.结果 项目村施工段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及钉螺感染率明显下降.2003-2012年5个施工段活螺密度分别下降74.1% ~94.4%.项目所在村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耕牛感染率降为0,近7年来未发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由定性访谈可知工程有利于控制钉螺的孳生,同时可以减少周边群众接触疫水及耕牛放养等现象.结论 富河下游干流防洪灭螺工程灭螺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人畜感染率,建议二期工程尽快立项实施.

    作者:孟亚军;胡琼;邹先胜;张德坡;王能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