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李有军;杨勇
目的 了解遵义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行为学特征,为分析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遵义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年共监测暗娼1 445人,其中低档场所16.20%、中档场所45.95%、高档场所37.85%;小年龄15岁,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25.0±5.64岁;未婚45.50%、在婚37.19%、同居12.53%、离异或丧偶4.78%;初中及以下文化者、85.41%;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1.14%;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为77.46%,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3.99%,近1年患过性病的比例2.29%;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及艾滋病咨询检测的比例为80.15%;2010-2013年共检测1445人,其中HIV抗体阳性率0.07%,梅毒抗体阳性率2.02%,HCV抗体阳性率2.01%.结论 遵义市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丙肝阳性率高,需加大综合干预力度,提高安全套使用比例,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减少艾滋病性病感染比例.
作者:周彩霞;韦忠喜;潘志平;陈正义;曹家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食品企业罐装薯片生产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法以及检查法等,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找出关键控制点,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但部分岗位存在超标,依据建议整改,可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结论 该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应加强预防和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李翠玲;梁娇君;郭冬梅;周慧;滕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13年成都市居民死亡地点,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成都市居民死亡病例死亡地点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居民2013年家中死亡占59.46%,医院病房死亡占34.43%,急诊死亡占1.29%,赴医院途中死亡占1.08%,其他地点死亡占3.73%.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地点分布构成有显著差异.结论 需要关注女性居民、郊县居民、30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救治.
作者:廖江;冯曦兮;何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不同比例毛蚴人工感染湖北钉螺的结果,探索实验室毛蚴感染钉螺的佳比例.方法 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5、1∶10和1∶20三个不同比例,进行毛蚴感染钉螺试验,经一段时间饲养后,用试管逸蚴法分离感染性钉螺,统计不同比例毛蚴感染后钉螺的累计感染率、累计死亡率和尾蚴得量,确定佳感染比例.结果 毛蚴感染钉螺比例为1∶5、1∶10和1∶20时,110 d后钉螺累计死亡率分别为39.80%、43.80%和49.30%,钉螺累计感染率分别为20.10%、37.40%和38.30%,平均逸蚴量分别为911条/只、1 887条/只和1 972条/只.结论 毛蚴感染比例为1∶10可作为实验室感染钉螺的佳比例.
作者:张聪;万伦;李博;周晓蓉;朱红;蔡顺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查清远安县农村饮水碘、砷、氟的状况,为防治碘缺乏病和控制砷、氟中毒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水碘用砷铈催化法、水砷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水氟按照GB5750.5-2006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 碘含量在0~59.05 μg/L之间,平均值为4.23 μg/L,氟含量在0.08~ 1.60 mg/L之间,平均值为0.23 mg/L,砷含量只有4份为0.004 mg/L,其余均>0.004 mg/L.按供水类型看:集中式供水平均碘和氟含量均低于分散式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散式供水中压把井水平均碘含量高,江河水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散式供水中压把井水平均氟含量高,敞口井水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乡镇来看:平均碘和氟含量均是茅坪场镇高,河口乡低,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GB 16005-2009《碘缺乏病病区划分》规定该县属缺碘地区,因此长期食用加碘盐是我县补充碘摄入、防治碘缺乏病的好方法;集中式供水碘和氟含量均低于分散式供水,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该县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确保该县改水降氟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刘泽春;刘世明;李培军;余安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在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警中的应用,验证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方法 利用安徽阜阳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拟合ARIMA模型,对阜阳市2014年1~3月各月发病情况进行预测评价.结果 建立ARIMA(1,2,0)(0,1,0)12模型,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发病变动趋势,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模拟手足口病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进行短期预测.
作者:孙良;万俊峰;宋秀萍;田亚珍;梁长流;刘奇泉;丁振涛;杜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筛查不仅在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主要的疾病防控的有效工具之一.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性的描述了筛查的历史背景及变革、筛查的流程、实施原则及类型,概括了目前常见的筛查模型,并将筛查效果的评估方法分类总结.多数筛查效果评估是围绕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故在分析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中着重描述筛查效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估方法;目前的疾病筛查多数用于单疾病的筛查,故提出建立多疾病筛查模式的建议.
作者:马瑜;嵇承栋;赵静;许畅;于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禽流感(Avian Influence,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或野禽,亦有部分哺乳动物)的一种传染病[1].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类,通常病情轻微[2].根据禽流感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非致病性禽流感(N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3种.在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以H5N1亚型为代表,低致病性禽流感以H9N2亚型为主型[1].就人感染H5N1禽流感的流行史、病原学、临床特征及诊治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做一介绍.
作者:刘延;霍细香;刘琳琳;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0年结核病发病的空间聚集性.方法 应用扫描统计量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0年的结核病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0年各年份的结核病登记率为24.28/10万~43.29/10万,各年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登记率均高于常住人口.以病例为单位分析没有发现存在空间聚集性,以街道为单位分析则具有空间聚集性,存在7个聚集性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人口特征分析,徐汇区常住人口存在8个聚集性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也存在8个聚集性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结核病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而且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均存在聚集性.
作者:杨美霞;何明祯;汪娟;周艺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事业单位人员超重肥胖患病率现状,为开展体重控制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700名事业单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武汉市事业单位人员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7.34%和8.17%,其中男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37.89%和11.49%,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17.66%和5.13%.51-55岁人群组超重率高,41~45岁人群组肥胖率高,在婚人群的超重肥胖率高于未婚/离异/丧偶者,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肥胖率较低.结论 武汉市事业单位人员有超过30.00%的人超重或肥胖,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健康干预,以预防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毅琳;李俊林;黄远霞;荣幸;彭丽;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围产保健门诊孕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发生情况,探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意义.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份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建立围产保健手册的2 309位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自愿接受艾滋病梅毒HBsAg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咨询检测孕妇2 309人,检测出HBsAg阳性137人,梅毒抗体阳性4人,艾滋病抗体阳性1人.结论 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孕妇主动自愿咨询检测,并及时进行干预,是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作者:黄俊;黄璐;张维;潘娟;熊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特征及与圈内同伴交往状况.方法 以MSM交友场所(同性恋酒吧、浴室和互联网)为依托招募MSM并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共调查266名MSM,酒吧、浴室、网络型MSM各占41.73%、17.29%和40.98%,不同场所MSM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异性性行为发生比例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6名MSM共提名461位同伴.不同场所MSM在同伴年龄、安全套使用态度上有差异,酒吧型MSM与同伴存在性关系的比例显著小于浴室、网络型MSM,三者在与同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坚持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场所MSM在人口、行为特征及与圈内同伴交往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应重视从社会层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干预.
作者:曹越;肖琛嫦;李晶晶;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一例小脑共济失调病例,分析疫苗接种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现场调查病例、接种单位和疫苗公司,收集病例发病治疗情况、接种单位接种情况及疫苗运转过程等信息资料.结果 该病例小脑共济失调诊断无异,接种史记录清楚,与发病有时间上的关联性,且患儿发病前无任何感染史,排除病毒感染病因.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有接种资质,操作无误.疫苗有合格证书,运转正常.结论 经专家组调查诊断,该病例所患疾病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因素,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作者:周方;俞华;赵德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3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隐孢子虫与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中Filta-Max Xprss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并调查水源地和水厂的基本情况.结果 所调查的水源水隐孢子虫卵囊与贾第鞭毛虫孢囊检出率分别为23.33%和33.33%,部分水源地缺乏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完善,所调查的农村水厂多采用传统水处理工艺,管理人员对“两虫”来源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结论 调查地区以地表水作为水源,“两虫”检出率较高,提示应该进一步加强水源地防护,完善水厂水处理工艺,加强水厂管理人员对“两虫”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孙伯寅;夏云婷;陈小岳;赖蔚苳;何昌云;丁震;何祖安;苏耀安;张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哺乳动物脂肪组织分为白色和褐色两种类型,白色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库,而且是重要的代谢器官;白色脂肪组织堆积与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近来研究证实脂肪组织的发生起源于胚胎期,白色脂肪组织发源于中胚层和神经脊.出生后在特定的刺激下白色脂肪组织血管壁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白色脂肪细胞,成为成年人脂肪组织扩张的重要因素.研究白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起源,对于探索控制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建飞;王欣;陈士勇;王安世;张慧琴;张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湖北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死亡率、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主要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全县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谷城县2009-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对死因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83.77/10万,其中男性为850.32/10万,女性为512.23/10万,男:女为1.71∶1;全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5.75%;0~ 14岁组、15~39岁组主要死因均为损伤与中毒分别占35.59%,58.53%;40~ 64岁组、65岁以上组主要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分别占38.36%,42.87%;死因顺位第一循环系统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死亡率196.92/10万;其次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18.78/10万.肿瘤死亡主要肺癌死亡率42.69/10万,占26.37%;其次肝癌死亡率29.78/10万,占18.40%.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率52.21/10万,占全死因的7.63%;损伤与中毒死亡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29.33%,自杀占18.77%,淹死占9.92%.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和中毒是谷城县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刘戎;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符合湖北省特点的有效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方法 对湖北省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去10年湖北省共网络监测食物中毒129起,中毒2 926人,死亡90入.第三季度(7、8、9月)为食物中毒高发季度.15个市州中,食物中毒标化发病率高的为黄石市(20.05/10万),其次为十堰市(11.46/10万)和咸宁市(11.33/10万),病死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恩施州(30.61%)、鄂州市(18.75%)和仙桃市(7.55%).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因不明及误食误服,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34.11%、24.03%、22.48%.结论 近10年来,湖北省食物中毒发生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每年第三季度高发.食物中毒人数构成比高的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交叉污染或者食物储存不当;食物中毒病死率高的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误食或者加工不当.
作者:程茅伟;龚晨睿;戴诗玙;张弛;李骏;欧阳英英;史廷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湖北省大规模预防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苗免疫效果,为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省内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区的重点人群中实施浙江卫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价HFRS疫苗接种,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分别检测疫苗接种前后人群出血热IgG水平.结果 免疫前人群HFRS IgG抗体阳性率为7.75%,在第1、2针次基础免疫后1个月,其IgG抗体阳性率为68.00%,第3针次加强免疫后1个月,其IgG抗体阳性率为76.00%.结果表明实施HFRS疫苗接种后,人群IsG抗体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区大规模采取疫苗预防接种是见效快、安全、效果显著的疾病防制措施.
作者:彭延;邹文菁;李国明;江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某地区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武警森林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从武警森林部队中抽取的760名义务兵和士官进行调查.结果 两周患病率为30.02%,以训练伤常见.两周就诊率为9.97%,多数选择地方医院和营(连)卫生所(室)就诊.慢性病患病率为3.59%,以腰肌劳损多见.年住院率为2.26%,其中88.24%选择到地方医院住院.义务兵两周患病率高于士官,但慢性病患病率、年住院率低于士官.义务兵和士官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及年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官兵日益增加的需求.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改善医疗保障体系.
作者:代永章;高宏伟;高阳;樊毫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为社区高血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制定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入户调查、社区义诊、门诊接诊等形式对长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基线和主要健康问题现状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绘制出该社区居民的常见疾病谱.调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M-H分层分析方法,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居民慢性病疾病别患病率及其构成前十五位中,高血压病位居首位,患病率和构成比分别为11.86%、46.33%,远高于其他慢性病.②从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病率来看,所有年龄组段男女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为0.007 ~1.327,P>0.05),M-H法检验,也说明男女之间高血压病患病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14,P=0.906).③从年龄分布而言,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40岁及以上年龄段.40岁以下高血压病患病率较低.4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增高.60岁以后患病率高.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591,P<0.01).结论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影响该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提示对该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控应成为慢病防控的重点.
作者:曲海燕;刘杰;晏苏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