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农架林区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发现延误情况分析

徐雪平

关键词:神农架林区, 外出务工人员, 肺结核, 劳动力需求, 治疗情况, 市场经济, 贫困地区, 控制工作, 国家级, 不断扩大, 流动比, 结核病, 人口
摘要:神农架林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大,林区外出务工人员不断扩大,人口流动比例逐年增加,结核病控制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延误治疗情况十分严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54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已引起了普遍关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554例手足口病报道如下.

    作者:龚慧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荆州市四类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苯甲酸和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可以抑制食品中多种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保持食品的鲜度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常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水果和蔬菜的保质等.

    作者:魏文华;徐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湖北省人群死亡率及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群死亡特征和趋势,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疾病监测死因监测数据,采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73‰、5.23‰,5.94‰;男性死亡高于女性.死亡顺位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各年度间各疾病死亡率有所变化,但区别不大.0~岁年龄组死亡率为761.08 /10万,主要死因为围产期疾病的早产和窒息;1~1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21.02/10万,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15~39岁年龄组死亡率为62.11/10万,主要死因是损伤中毒.40~6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564.35/10万,主要死因为肿瘤.6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为 5 560.87/10 万,第一位死因是脑血管病.结论 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造成湖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是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庆军;张岚;祝淑珍;李俊琳;傅义;杨树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初探

    职业健康监护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逐步贯彻、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量日益增加,职业健康体检机构也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特殊性,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姚惠琳;叶玲;曾玉宇;姚莉;卢锐;曾巧荣;张耕;姚道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的方法改进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2][3]是测定铅的经典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应用分液漏斗分层弃去水相以及将氯仿应用液经脱脂棉过滤到1 cm比色皿的步骤比较复杂、繁琐,不适合于大批量样品测定.

    作者: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非经营性聚集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非经营性聚集餐饮服务主要是指居民在婚丧嫁娶、金榜题名、乔迁、祝寿等重大活动时,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举办者住宅庭院搭棚设宴席招待客人的一种餐饮服务形式.这种餐饮服务形式一般规模在10~100桌之间,已形成习俗,且呈现出向频繁的大规模发展态势.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商业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MSM)商业性性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和场所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6~9月在深圳市对MSM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 调查的455名MSM中,22.2%的人在近6个月内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其中仅向男性提供商业性行为和为两性均提供商业性性行为的分别占77.2%和21.8%,仅有1人只向女性提供商业性行为.近一次与男性(肛交)和女性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92.0%和78.3%,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42,P=0.120).在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101名MSM中,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2.97%和7.92%,非商业性性行为的352名MSM中,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5.40%和13.35%,HIV、梅毒感染率在两类人群中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6岁(OR,0.112;95%CI,0.026~0.489)、全职(OR,2.811;95%CI,1.168~6.674)分别为MSM人群近6个月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论 MSM人群中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年龄和职业对此行为有关.

    作者:蔡文德;陈琳;赵锦;刘刚;石向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药物的滥用、少用、误用不仅会引起疾病不愈,甚至会导致不必要的疾病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药物性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的第5位,全球有1/7的人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

    作者:崔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孝感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研究

    丙类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治法>法定报告的一类传染病,分析孝感市2004-2008年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后,发现丙类传染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丙类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学校传染病风险排查,预防和控制丙类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

    作者:任勇;黄璟;刘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

    目的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 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糖精钠的磺酰基团与亚甲蓝和乙酸铜定量生成的蓝色络合物被二氯乙烷萃取,在656 nm处进行比色测其吸光度.结果 糖精钠在0~3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6),低检出限为0.006 g/ml,加标回收率为99.651%~101.957%,变异系数为0.15%~0.66%.结论 此法能快速地检测出食品与药品中的糖精钠的含量,且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段鹏;庞伟毅;黄元新;何凤英;黄明立;韦小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烟草公司烟草尘和噪声对作业人员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某烟草公司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和烟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和烟草尘的浓度,对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卷包岗位噪声超标尤为突出,合格率为2.94%,配料岗位烟草尘浓度超标明显,合格率为25.0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卷包岗位听力损伤检出率高(25.43%),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均高于其他工种;877名作业人员中197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占22.46%,男女性别比较、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配料岗位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9.24%),未见烟草尘肺的发生.结论 该烟草公司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源、降低烟草尘浓度,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刘苏玫;徐士雅;姚勇;吴秋芳;严雁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自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此后,疫情向各国蔓延,短短数月疫情就已肆虐全球,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升到高级别6级,并宣称全球已处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中期.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已于2009年4月30日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赢得时间,作者通过介绍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为科学、有效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莫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妇产康复治疗仪用于催乳的效果观察

    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和营养品.母乳喂养既经济、方便、抗病,又能增加产后泌乳,且量营养丰富,易被婴儿吸收.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向全球倡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作者:汪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全员推行绩效考核工作促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荆州市疾控中心严格按照<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和<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市疾控中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2009年7月开始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工作,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完善指标分解、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了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叶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兵人群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中Y群流脑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技术,对北京军区近4年来自7个省市的360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了Y群流脑IgG抗体检测,统计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发现各年间入伍新兵血清Y群流脑IgG抗体历年间无显著变化,为28.57%~60.78%,平均43.61%;抗体含量,为0.000~98.622 μg/ml,平均 4.590 μg/ml;地区间差别显著,内蒙古(60.78%)、陕西省(55.00%)和湖北省(48.33%)较高,山东省(28.57%)和北京市(33.33%)较低;入伍前工作与否,抗体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其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各地区隐性感染和时间长短有关.结论 入伍新兵人群中Y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28.57%~60.78%,抗体平均含量,为4.590 μg/ml,并有显著性地区差异;所以,在新兵入伍期间,采取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孔健;蒋先敏;高彦军;冯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汽车车身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的研讨

    目的 研讨汽车车身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进一步为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具有代表性的车身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其特征污染物,调查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根据现场特征污染物的实测结果,结合大气扩散模式,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结果 汽车车身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粉尘颗粒物,其中存在无组织排放的有苯系物和粉尘颗粒物,特征污染物为苯系物,用实测结果来推算其无组织排放量为1.77988 kg/h.结论 建议汽车车身制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300 m.

    作者:曾玉宇;吴家兵;姚道华;祁成;梅勇;吴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宝鸡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宝鸡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和演变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鸡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发病和死亡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465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46/10万,死亡率为0.18/10万,总病死率为0.07%.发病率前5位的病种为痢疾、肺结核、乙肝、丙肝、淋病;死亡率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艾滋病、出血热、乙肝、乙脑;病死率前4位的病种为新生儿破伤风、艾滋病、乙脑、出血热.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和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发病大幅下降,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

    作者:陈小英;张克俭;田辉;包凤云;严钏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黄冈市1996~2008年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展,局部地区已出现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引起艾滋病流行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黄冈市艾滋病疫情也同全国一样,自2003年以来快速增长,由传入期发展到快速增长期.为了解黄冈市艾滋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之间的流行病学特征,现对黄冈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许向东;戴本南;朱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基层社区传染病控制有关问题探讨

    基层社区作为利国利民的新型卫生保健形式,在疾病群防群控、流行病学调查、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以及健康宣教和出院人员康复指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为有效防控传染病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作者:彭邦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6~2008年上海市猪肉及其制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食品,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猪肉加工而成各种猪肉制品,品种繁多,工艺各异,生产经营规模和水平高低不同.

    作者:王颖;彭少杰;田明胜;李洁;张磊;徐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