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紧张对外来工免疫功能的影响

蒋立新;田华伟;王秀萍;王绵珍;王治明

关键词:职业紧张, 免疫功能, 外来工
摘要: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对外来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外来工组(644名)及对照组(322名)进行调查.同时从上述两组中再分别随机抽取120名外来工和82名对照人员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测试.结果 外来工组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得分高于对照组.个体应对资源对照组得分显著高于外来工组(P<0.01).外来工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外来工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与IgG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紧张反应与T淋巴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应对资源与IgG、T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职业紧张对外来工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88名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我国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导致严重慢性肝病,并且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肝炎历年在应城市传染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病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其病毒感染和携带状况较为普遍.为了解应城市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遂于2006年对该市288名健康人群进行了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高君;郑志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日本平和财团专家来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座谈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Kv1.5通道基因转染人胚胎肾细胞的研究

    目的 建立表达人Kv1.5通道的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Lipofactamine 2 000脂质体将人Kv1.5通道基因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人Kv1.通道基因的表达.结果 pcDNAHKv1.5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2 d后,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人Kv1.5通道表达;3 d后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人Kv1.5通道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 pcDNAHKc1. 5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为人Kv1.5通道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和细胞模型.

    作者:刘坤;高翔;田苗;刘金平;张昌伟;水志刚;陈志坚;廖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良性疾病,但其临床发生率高及症状体征反复出现的临床特点使之成为困扰妇科医师临床实践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外在对生育期妇女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发现的内异症病变已达45%[1].北京协和医院1965~1977年,内异症在妇科手术中的发生率已由3.6%上升至32.7%[2].内异症常见的临床主诉是盆腔疼痛和不孕.约有>60%的内异症患者主诉痛经,4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孕.这一高比率的临床发生率已使内异症作为一个较大的公众健康问题而受到关注.

    作者:卢水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是整个疾控管理系统中的基础也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区域性.通过疾控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疾控中心与原来卫生防疫站相比,无论在职能上还是在运行摸式上都有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政府对疾控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疾控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疾病谱的变化,新传染病的不断产生,困难也越来越多,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加强疾控中心管理显得非常紧迫和突出.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家庭婚宴引发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6年3月8日,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某村发生一起家庭婚宴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事故.潜江市卫生局接到中毒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卫生监督、流行病学、检验、消杀等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生嫒;万帮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大型钻机及海洋石油设备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机械厂大型钻机及海洋石油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该厂产品在国内外石油市场的销量不断扩大,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下,是经荆州市计委、市经贸委审批的建设项目.为了识别、评价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2006年9月,作者受该厂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金爱银;贺勇;郝克文;邓云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检测、检疫、诊断等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生物安全实验室早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美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这类实验室的建设起步较晚,1987年,为了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我国才修建了第一个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1].2003年的SARS疫情及随后发生在新加坡、我国台湾及内地实验室的SARS病毒实验室的感染事故,使实验室生物安全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安全,也是关乎其他人群、外环境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2004年5月我国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国家标准.2004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李湘东;孙理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荆州市集中式餐饮具消毒现状及卫生管理对策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外就餐的机会逐渐增加,餐饮具卫生便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集中式餐饮具消毒服务应运而生,近两年来在荆州市发展迅速.全市34家集中式餐饮具消毒服务公司(含城区14家和周边县市20家),包括29家组合套装餐具消毒公司和5家早餐餐具消毒公司,每天平均供应组合套装餐具近3万套和早餐餐具近1万套.为了规范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公司的经营行为,荆州市卫生监督局2007年对这些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

    作者:郭兆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合格食品处理方法探讨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该条款明确规定对于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合格食品)应实施销毁,但以何种方式销毁,《食品卫生法》及相关的法规并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解释.各地或各执法部门对不合格食品实施销毁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多以填埋、焚烧方式为主.

    作者:史林谦;向恒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职业紧张对外来工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对外来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外来工组(644名)及对照组(322名)进行调查.同时从上述两组中再分别随机抽取120名外来工和82名对照人员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测试.结果 外来工组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得分高于对照组.个体应对资源对照组得分显著高于外来工组(P<0.01).外来工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外来工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与IgG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紧张反应与T淋巴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应对资源与IgG、T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职业紧张对外来工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蒋立新;田华伟;王秀萍;王绵珍;王治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卫生监督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

    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卫生监督执法的执行机构,同时承担着管理公共卫生事务、保障市场经济、维护社会正常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流行性疾病和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的重任.当前,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卫生监督机构需要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以增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龚飞;杨明亮;石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区农村学校食品卫生现状与对策浅淡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学校食品卫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食品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建始县农村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仍时有发生,为了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方法,逐步消除食品卫生隐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2006年至2007年6月,建始县卫生监督局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农村学校的食品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村学校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学校食品卫生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胡锡荣;吴全阳;肖书娥;杨俊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连市洗浴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调查

    近年来,大连市的洗浴(中心)场所发展迅速,规模各异,为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由于洗浴(中心)场所是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其存在的卫生隐患将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为了解大连地区洗浴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于2006年7~9月对辖区内78家(市内58家,县市区20家)洗浴场所的公用物品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司虹;石淑琴;葛丽敏;王锦;王淑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法制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医院及民营医院涌进国内医疗市场,与国际接轨的ISO 9000质量认证系统的推广及应用,这些都强烈要求我国当代的医疗机构的法制管理体系需要得到重视、健全及改进.近年来我国就医患者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和卫生法制也逐渐完善,医院是否熟悉和掌握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和依法行医,是否有一套系统的和完善的法规性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医疗服务行为,成为当今医院及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者:肖琛;李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学校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方法探索

    学校食品卫生关系到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关系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几年来,在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学校食堂为重点,坚持抓责任,建制度,重管理,督落实,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新方法,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周家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91例住院结核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结核病人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结核病住院死亡病历,统计分析死亡原因和有关因素.结果 结核病死亡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58.12%,60岁以下者好发肺外结核.结核病直接死因前五位为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肺气肿和咯血,并存病前5位为慢支、肝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结论 结核病死亡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结核性脑膜炎、并发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病和糖尿病,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工作者重视.

    作者:杜义祥;曹祥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北省2006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IV耐药出现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湖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39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调查,采集抗凝全血,测定CD4+T淋巴细胞以及病毒载量,同时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平均24个月后,主要临床表现明显改善,CD4>200比例平均达到78.67%,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的比例平均达到59%.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的比例与在固定时间服药>90%的比例存在线性关系.在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78名艾滋病患者中,通过PCR共扩增出51份HIV基因片断,其中对NRTI类药物中度以上耐药的比例达到19.84%.对NNRTIs类药物高度耐药比例高达28.16%,其中对2种药耐药比例达到26.88%,3种药均耐药比例达到17.28%.结论 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性逐渐增加,出现了对NNRTIs类药物的高度耐药和交叉耐药,对NRTIs中高度耐药的毒株也大量出现,这将导致临床用药选择极为困难.

    作者:汤恒;詹发先;陈慧萍;彭庭海;戴涌;褚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998~2006年安陆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评价安陆市食盐加碘以来,防治碘缺乏病(IDD)效果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1998~2006年的9年时间里,安陆市根据全国加强碘缺乏病控制的要求,对全市15个乡(镇)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随州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且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1].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HBV感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了解随州市健康人群HBV感染状况,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城区5 302例参加医疗保险的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辉;郭芳;蒋冰;华卫琼;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