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干预对降低中国艾滋病死亡率的意义

王克林

关键词:早期干预, 中国, 艾滋病防治, 死亡率, 有效干预, 死亡人数, 科学家, 感染者, 传染病, 政府
摘要:近几年中国艾滋病法定死亡人数在传染病中一直高居第四,与2004年相比,2005年艾滋病死亡率上升了76.5%.如何对HIV感染者进行有效干预,降低我国艾滋病死亡率,成为各级政府艾滋病防治部门、艾滋病科学家需要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干预对降低中国艾滋病死亡率的意义

    近几年中国艾滋病法定死亡人数在传染病中一直高居第四,与2004年相比,2005年艾滋病死亡率上升了76.5%.如何对HIV感染者进行有效干预,降低我国艾滋病死亡率,成为各级政府艾滋病防治部门、艾滋病科学家需要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克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地传染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危害比较严重.深圳市既往3次调查都证实存在HFRS疫源地[1~3],已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多年来特区建设迅速,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该病疫情呈上升趋势[4],为更好的防治HFRS,宝安区2005年5~6月开展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余家麟;黄振宇;周小峰;魏祖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苏省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6年春季江苏省一起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和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 对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病原体,采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对病毒株分型鉴定,对该起疫情的流感毒株进行种系发生分析,并与同一时间的其他地区乙型流感毒株的HAl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此起疫情发病人数为357人,发病率为13.2%,23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16份毒株,病原为B型Victoria株型流感病毒.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证明了它们的HAl基因不同于B/HongKong/330/2001和B/Zhejiang/2/2001病毒.结论 2006年春季江苏省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维多利亚毒株系已发生变异,因此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对于防止流感疫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浩;李亮;鲍昌俊;朱凤才;汪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长江三峡库区航道整治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为了解掌握长江三峡库区156 m蓄水后航运整治工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敏;叶鹏鸣;辜强;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中指出我国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由1996年的1.95%上升到2004年的6.48%;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则由0.02%上升到0.93%,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我国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进一步蔓延,艾滋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预防艾滋病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对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改变,减少高危行为,提高保护意识和能力[1].

    作者:方鹏骞;李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发硒含量的分析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严重危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我国食管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3.49岁,各年龄段所占比例不同,以55~74岁高.食管癌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1].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北京市不同场所戒毒人员艾滋病性传播途径知信行现况调查分析

    吸毒人群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和婚外性行为是吸毒者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途径[1].近年来的报告显示,因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05年9月底,在国家累计报告的135 63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40.80%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2].为了解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通过性传播途径的知识、态度及行为,2005年4月笔者在两个不同场所开展了对吸毒人群的问卷调查.

    作者:李印东;李玉堂;刘云慧;闫丽;刘小翠;胡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患者的困境需求与社会支持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和需求,提出构建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议.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结果 艾滋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状况恶化、资源缺乏、劳动能力丧失和劳动权力被剥夺、歧视和排斥;艾滋病患者的需求主要表现物质、经济、劳动权力、公平对待等方面.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广泛合作;完善服务体系.

    作者:余焱明;程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找出影响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因素,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 根据湖北省2004年和2005年新涂阳病人发现情况,将全省82个县分成2组.Ⅰ组2005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数多于2004年,Ⅱ组低于2004年.比较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结防机构疫情追踪,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工作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AS软件.结果 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0.5%和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χ2=3.59,P>0.05);转诊未到位肺结核病人的追踪率Ⅰ组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79.0%,75.4%;χ2=39.2,P<0.01),但追踪到位率无显著性差异(37.1%,37.6%,χ2=0.4,P>0.05);乡镇卫生院查痰率和查痰阳性率Ⅰ组均高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68.7%,60.7%;χ2=106.0,P<0.01;10.7%,3.2%;χ2=84.1,P<0.01).结论 加大综合性医院病人转诊工作力度,加强结防机构疫情追踪,完善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可以有效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

    作者:刘勋;赵丁源;杨成凤;熊昌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心理应激状态与应对方式研究

    该研究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均林;陈晶;王春荣;葛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峡坝区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人类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人群中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的调查,可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三峡坝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三峡大学医学院等于2005年4~10月组织开展了三峡坝区--宜昌市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青;刘晓俊;苏拥军;徐勇;胡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天津地区2005年甲1亚型流感病毒HA1区基因特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夏季一起小学校流感样暴发疫情中分离出2株甲1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收获病毒液提取病毒的RNA,进行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新分离株HA1基因长度为325个氨基酸,与国际疫苗株A/NewCaledonia/20/99相比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8%,氨基酸替换位点有5个,其中165位位于抗原决定簇Ca1区.结论 天津地区新分离甲1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进一步漂移,但变异程度不大.

    作者:孔梅;段卫平;李晓燕;李琳;高璐;陈锦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西省艾滋病吸毒人群和暗娼高危行为基线调查分析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景德镇市珠山区,乐平市6个项目县区至2005年6月底共累计报告HIV/AIDS数为213人,占全省60.17%,其中累计报告死亡HIV/AIDS数为65人,占全省死亡报告的75.58%;有72.3%是通过吸毒感染,2005年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为22.5%,是江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为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6个县区于2005年9月1~30日对本地区高危人群危险行为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作者:王艳华;廖清华;陈红;龚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学研究

    2005年中国现有HIV感染者预计约65万,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为14.1万人,与估计的感染者相差约51万人.在美国约半数以上的HIV感染者是先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后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PCP的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但肺部体征较少;患者常常无痰,卡氏肺孢子虫的检出率较低,因无可靠的方法在体外长期培养卡氏肺孢子虫,因此对其生活周期了解较少.为此,作者收集21例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植艳;田志雄;徐霁;毕勇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乡市部分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状况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周边各类食品的供应点亦渐增多.为了解河南省新乡市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状况,找出关键控制环节,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于2005年4~8月对新乡市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生;李喜仙;洪立泉;侯玉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1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1.1 流行现状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5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 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

    作者:曾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河南信阳农村献血人员HIV、HCV、HB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信阳市献血浆人群HIV、HCV、HB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对信阳市某县9个乡有偿献血浆人群聚集地村民进行HIV、HCV、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村民987人,发现HIV、HCV、HBV感染率分别为5.57%、26.14%、13.07%.其中有偿献血员604人,HIV、HCV感染率分别为8.94%、40.89%,显著高于非献血员的HIV、HCV感染率.结论 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在HIV阳性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CV感染率很高,而HBV感染率则无此种现象.

    作者:魏卫;刘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特征分析

    截至2005年底,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1].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艾滋病病毒的折磨,在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焦虑和抑郁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2].作者在凉山州和大冶市两地共调查9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荆门市1981~2005年人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减少该病对人群生命的威胁,为今后的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湖北省荆门市人间狂犬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全天梅;解华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全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现况,为进一步规范VCT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发放统一VCT调查表,由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对全省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①全省84个市(县、区)共有VCT门诊348个,咨询员808人,其中专职咨询员占30.2%,接受过培训的咨询员占30.7%.②2005年提供检测前后咨询29 302人次,提供其它转介服务1 595人,接受HIV抗体检测27 103人,发现HIV感染者/ADIS病人333人,HIV感染率为1.2%.③存在的主要问题:VCT的宣传促进不够;专职人员缺乏,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缺乏VCT运转经费.结论 VCT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艾滋病防治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为了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VCT的宣传促进,以提供VCT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彭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