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服青风藤过量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袁加才

关键词:青风藤, 严重不良反应, 清风藤科, 风湿性关节炎, 植物, 祛风除湿, 关节肿痛, 防己科, 藤系, 藤茎, 青藤, 门诊, 麻木, 临床, 经络
摘要:青风藤系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的藤茎.具有祛风除湿、通利经络之功,临床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肌肤麻木等症.笔者于门诊遇到服青风藤所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道如下.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山楂炮制前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目的:对山楂炮制前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应用中和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楂炮制前后饮片中总有机酸、枸橼酸、苹果酸、熊果酸及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苹果酸在0.28~9.02 μg,进样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2 344.7+49 309.6 X,r=0.999 8.齐墩果酸在0.498~2.48 μg,熊果酸在0.348~1.74 μg,峰面积的对数与进样量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444 7 X+5.823 6,r=0.999 8;Y=1.362 8 X+5.950 8,r=0.999 8.结论:山楂炮制后,其水溶性有机酸含量变化较大,保留率约为70%,脂溶性三萜酸含量基本上无变化.

    作者:杨滨;李化;赵宇新;李曼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丹参酮微乳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丹参酮微乳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5%磷酸溶液(A)、乙腈(B)和梯度洗脱,B的体积分数在60 min内由10%线性增长到80%;检测波长270 nm;分析时间60 min;流速1.0 mLmin-1.结果:标示出丹参酮微乳制剂7个共有峰.结论:本方法建立的丹参酮微乳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为丹参酮微乳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慧怡;范青;张宁;李波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榄仁叶提取物对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研究榄仁叶提取物(TCE)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实验,建立小鼠D-氨基半乳糖(D-GalN)肝损伤模型,检测TCE对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影响,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定肝线粒体肿胀度.离体实验,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D-GalN损伤模型,运用MTT法检测TCE 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测定细胞上清A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结果:在体实验,一定剂量TCE能有效抑制D-GalN引起的小鼠血清AST及ALT活性的显著上升(2.95,3.35倍),明显减轻D-GalN损伤引起的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破坏并抑制线粒体对外加Ca2+诱发肿胀敏感性的下降.离体实验,不同浓度TCE可剂量依赖性抑制D-GalN引起的MTT下降,抑制甚至完全对抗D-GalN引起的原代肝细胞上清AST的显著上升(1.9倍)及SOD的明显下降(48.0%).结论:TCE对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效的防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及肝细胞有关.

    作者:汤新慧;高静;窦环;王燕萍;徐力致;祝增荣;徐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藏药抗缺氧作用的初步研究

    缺氧影响机体各种氧化代谢,终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因供氧不足而产生许多高原性疾病,所以缺氧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从传统藏药中开发研究抗缺氧药物很有意义.本实验对一些老藏医推荐的几十种传统藏药如愈心冲剂、八味沉香散、十六味杜鹃花散、如意珍宝丸等对小鼠实验性缺氧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作者:杨梅;格日力;周晓梅;杨全余;多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RP-HPLC同时测定苦黄注射液中4种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黄注射液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4种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汉邦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组成为A:1%醋酸水溶液,B:含1%醋酸的80%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54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苦黄注射液中4种蒽醌类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大黄酸98.9%、大黄素100.5%、大黄酚102.5%和大黄素甲醚99.0%,线性范围分别为大黄酸0.087 5~1.75 μg,大黄素0.082 5~1.65 μg,大黄酚0.159~3.17μg和大黄素甲醚0.052 5~1.05 μg.结论:本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适合于苦黄注射液中这4种蒽醌含量的分析.

    作者:吴永江;陈建军;程翼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民间药物黑面神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为阐明黑面神的有效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aviculin [(+)-isolariciresinol-9′-rhamnopyranoside,1]、木栓醇(friedelan-3β-ol,2)、无羁萜(friedelin,3)、arborinone(4)、isoarborinol(5)、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4′-trimethoxy flavone,6)和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2,4-dihydroxy-6-methoxy-3-methyl-acetophenone,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黑面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aviculin也是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

    作者:浮光苗;徐增莱;余伯阳;朱丹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药槐花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整理分析古今医药文献中的槐花炮制资料,发现清代以前炮制槐花曾用过蒸、煮、炒、焙4种方法.由于辅料不同和炮制程度的差异,计有10余种饮片.目前除吉林省有醋炙品、河南省和山东省有蜜炙品外,各地均以生品、炒黄和炒炭3种槐花饮片供临床辨证选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将为开展槐花的现代炮制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李娆娆;原思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一种快速制备永久中药材切片的方法

    长期以来,中药材永久切片多采用石蜡切片法制备,该方法具有试验周期较长,接触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次数较多等缺点,笔者对根、根茎、块茎、茎、叶类干燥药材进行适当处理后,用冷冻切片法切片,然后采用直接对切片染色,脱水,封存的方法制备药材永久切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宗玉英;车镇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同时期西洋参法定标准的修订要点、特点及操作技巧比较分析

    作者在引种栽培西洋参的技术复核,起草、修订进口西洋参和2000年版、2005年版药典西洋参标准的工作中,研究了各个阶段标准的进展、特点和试验设计、操作技巧,比较了各试验设计的利弊,为日后进一步修订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王旭;邬国庆;王萌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

    目的:观察持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血浆vWF、血清NSE含量的变化,探讨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大鼠持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制作缺血12,24 h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α和IL-1β含量与血清NSE含量, 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vWF含量.结果:缺血12 h与缺血24 h,伴随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升高,血浆vWF、血清NSE含量呈现同步的升高.栀子苷可以明显阻抑缺血12 h和24 h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还可阻抑缺血12 h和24 h血浆vWF含量的升高,但对缺血12 h和24 h血清NSE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栀子苷可阻抑脑缺血损伤后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及血浆vWF的表达,显示出其抗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炎症病理环节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

    作者:朱晓磊;张娜;李澎涛;蒋玉凤;徐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一类基于组效关系神经网络模型的中药药效预测方法

    目的:研究与药效相关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 方法:分别选取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较强的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并与偏小二乘法相结合,建立中药组效关系模型,进而用组效关系模型计算预测药效,据此评价中药质量.结果与结论:将其应用于川芎质量评价,无论在训练误差、预测误差以及相关系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PCR和PLSR方法,具有较理想的训练及预测精度和可信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川芎各化学组分与药效检测指标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可发展成为能反映药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赵筱萍;范骁辉;余杰;程翼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白术、茯苓归经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中药的归经理论.方法:以脾虚小鼠为模型,给小鼠连续灌服白术、茯苓后,测定动物各脏器组织MDA,SOD,NO的水平,观察比较中药对组织器官选择性的影响,进而与传统医学归经理论加以比较.结果:白术、茯苓无论对正常小鼠还是脾虚模型小鼠的各脏器组织的MDA,SOD,NO含量或活性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结论:白术、茯苓的选择性影响和作用与传统归经理论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王树荣;王欣;胡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HPLC-ELSD测定三金结肠康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三金结肠康胶囊由黄芪、黄连、桃金娘根、木香、补骨脂组成,具有温补脾肾,清热燥湿之功,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泄泻证,以及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见相同证候者.其中黄芪为主要药物,黄芪甲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比色法[1]、薄层扫描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取得了理想的检测结果.

    作者:邹节明;孟杰;王登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筛选中的应用

    中药活性组分的确定是中医药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阐明中药的活性组分,有利于科学地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制定科学的中药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标准,也有利于实现中药现代剂型的研制及中药的二次开发.传统的中药活性组分筛选的程序是对有效复方或单味药进行化学分离,制备出活性部位或单体,然后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在体药理活性验证,消耗样品量大、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劳动强度高、耗时耗力,并且一次试验筛选样品量有限,不适合成分复杂的中药活性组分的筛选.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以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药物筛选模型为主的,结合组合化学、自动化技术建立的大规模筛选药物的方法,该技术的基本思路是直接观察药物与药物靶标的相互作用,使用样品量少,实验周期短,是更为适合成分复杂的中药活性组分筛选的新型技术.

    作者:李发荣;吴臻;杨建雄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服青风藤过量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青风藤系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的藤茎.具有祛风除湿、通利经络之功,临床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肌肤麻木等症.笔者于门诊遇到服青风藤所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道如下.

    作者:袁加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HPLC测定金莲花制剂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金莲花制剂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Hypersil C18 ODS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醋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0 nm.结果:荭草苷在8.42~84.2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0.8%;牡荆苷在8.07~80.7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1.7%.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金莲花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智;王丽;李雯;黄勇;许祖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常压硅胶柱和薄层色谱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鉴定为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Ⅱ),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Ⅲ),1-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焕弟;谭成玉;杜昱光;白雪芳;陆海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青海土族聚居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支脉达板山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东西长86 km,南北宽64 km,总面积3 424 km2,有汉族、土族、藏族、回族等12个民族,土族人口约6.9万人,他们世代生活于此.互助县山川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 100~4 374 m,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4 ℃,无霜期约110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521.7 h,境内有8条天然河流,总长度289.5 km,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该地区植物未见有系统的报道,为查明该地区资源的分布与储量等情况,作者于2003年7~10月间对药用植物丰富的松多藏族乡、加宝藏族乡、巴扎藏族乡等13个乡进行了实地调查.

    作者:王嗣雷;王定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大孔树脂在川芎嗪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根茎,川芎中含有川芎嗪.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川芎嗪作为心脑血管药物,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血黏度及血红细胞变形,抑制血栓素A2(TXA2)的生物合成,减轻脑组织缺血性损害.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方法从川芎中提取川芎嗪工艺存在提取纯度低,提取精制过程周期长等缺点.作者进行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川芎嗪的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徐伟泉;陈登利;马润宇;王艳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麦冬中ophiogenin-3-氧-α-L-鼠李糖-β-D-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研究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 Gawl.的块根,皂苷是麦冬的主要有效成分,余伯阳等报道了麦冬皂苷B,D的含量测定[1].有关ophiogenin-3-氧-α-L-鼠李糖-β-D-葡萄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HPLC法对麦冬药材中的ophiogenin-3-氧-α-L-鼠李糖-β-D-葡萄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海;张学碧;李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