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贺文;马大庆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分别检测2组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的患者血清中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孔虹;刘勇;陈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27岁.因感冒误服硝氯酚600 mg (每次300 mg,早晚各1次),3 h后出现恶心,胃肠道症状,周身肌肉痉挛、多汗、胸闷、全身灼热感,头痛剧烈.曾在当地医院内科给予保肝、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药名不详), 1周后全身症状消失,但右眼视力丧失,左眼视力下降.既往体健.入院时情况:精神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眼部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1.0.双眼前节无炎症,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4 mm,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双眼中间质透明.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清楚、颜色赤红,双眼视网膜纤细.黄斑区可见少量黄白色渗出点,右眼视乳头颞上方可见散在点状出血斑.左眼视野呈管状视野(5°).双眼视觉电生理国标五项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强光刺激双眼均无明显的a、b波,呈熄灭型.
作者:王娜;焦丽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C反应蛋白(CRP)是1930年Tillet和Francis在急性大叶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是一种在Ca2+存在情况下可与菌体多糖C反应而产生沉淀的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急性期浓度可升高上千倍,循环中的CRP半衰期为19 h.呈酸性,对热敏感,由肝细胞合成,出现于各类感染初期及炎症反应患者血清中.酸性热敏感蛋白,存在于人或猴血清中,人类CRP是由肝脏产生,由5个相同的亚基依靠非共价键形成的环状五聚体,这一特征性结构使其归类于五聚素(一组具有免疫防御特性的钙结合蛋白)家族[1,2].CRP特征反应是能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性结合磷酸胆碱基团.仅感染早期、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时可检测,正常情况下检测不出,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质.通常情况下细菌感染时,浓度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上升不明显.但近一段时间发现,非细菌感染时浓度也会升高.为此,将近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检测,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2].我国农村居民因受居住地区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脑卒中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因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分析了辽宁省阜新地区农村人群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有助于地方政府针对性的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
作者:张巍瀚;郑黎强;于艳丽;张心刚;孙兆青;孙英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处理不当常可致小儿惊厥.我科2010年5至12月对88例高热患儿分别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2种药物退热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茹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30%人群在一生中均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1].FD的发病率约为30%~50%[2],其病因十分复杂,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知异常、胃酸分泌异常及消化不良等有关,其中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重要病因[3].促动力药物(依托必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但由于F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单纯促动力治疗效果并不佳.针对不同机制的多药联合应用治疗FD从理论上分析应具有更好的疗效.我们采用依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FD,并与单用依托必利治疗进行比较,旨在评价该治疗方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和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郑秀丽;符雪松;王文颖;张艳华;周复丽;赵语华;唐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研究表明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的检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是脑钠肽前体(proBNP)的降解产物,主要在肺和肾内降解.proBNP主要由心室肌合成,肾上腺髓质和大脑也少量合成.影响proBNP分泌的关键在于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的改变.脑钠肽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在心脏功能异常时发挥作用.本研究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探讨其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及心脏结构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武春梅;尹莉莉;徐丽萍;杜叶平;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2],为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2011年11月10日,我们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山;李恒;刘俊;刘海湘;尤世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91年Jacobs等[1]报道了首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成熟.而众多大宗临床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结果证明,腹腔镜技术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2-4],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胃肠道恢复快等优点.尽管我国开展此项技术多年,但临床实践中诸如治疗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相比传统根治术,其治疗效果是否具有优势,一些外科医生仍持谨慎态度.基于此,我们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来对比分析我国应用腹腔镜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研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谭振刚;周良;胡世国;梁冀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脂肪液化[1]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为了探讨加快伤口愈合的换药方法,我们采用了湿性敷料换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树宇;张博海;吕浩;徐淑玲;郭玉妍;范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或创腔的技术, 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于1992首创,初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并逐渐被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现就VSD应用的基础与临床护理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武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商品意识和市场利益观日益冲击着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得职业道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护理人员作为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深刻理解职业精神所代表的原则和责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规范,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我院作为妇儿专科医院,由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及服务的多样性,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的要求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秦晋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62岁.患者1998年发作性四肢无力,当地查血钾低(1.9 mmol/L),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症状反复发作,每次检查均有血钾低,血氯高.患者2001年开始出现口干、咽干,多发性龋齿.2003年曾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肾内科,查血清钾2.42 mol/L,钠145 mol/L,氯123.5 mol/L,肾功能正常,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酸化试验阳性,尿pH 8.5,给予枸橼酸钾与枸橼酸治疗,乏力未再发作.尿pH值维持在7.2~8.5.2005年无诱因开始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掌指关节(MCP)、腕关节、足掌关节肿痛,晨僵>2 h,活动明显受限.
作者:申丽盈;王文红;陈素萍;勾威;郝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机制的探讨,认为抗血管新生可能是治疗MM的新的有效措施[1].目前抗血管新生剂研究多的为沙利度胺,其抗瘤机制有以下几方面:通过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而抗血管新生;抑制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MM细胞黏附于基质,改变细胞信号传递,进而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产生影响;调节CD8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干扰素-γ和IL-2的分泌[1,2].许多研究机构为了降低其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开发出与其结构相似的衍生物.雷利度胺(LEN)是第二代沙利度胺衍生物,因其疗效较沙利度胺更佳,毒性较低而备受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5年12月27日批准该药用于骨髓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2006年6月29日批准应用于MM的治疗.我科采用雷利度胺联合改良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的MM 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婕萍;袁静;王恺;张晋萍;马梁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S6K1和4EBP-1蛋白在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蛋白表达率(64%)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0%),4EBP-1蛋白表达率(71%)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5%).S6K1和4EBP-1蛋白在低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复发肿瘤的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高于初发肿瘤.而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不同肿瘤分期和是否吸烟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和4EBP-1蛋白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复发相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哲;于秀月;郭昆峰;孔垂泽;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23岁,因左上腹痛、腹胀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0.4 cm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分散片(商品名锋锐,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00 mg,每日2次.首次晨起空腹服药后约3 h,患者出现头晕,平卧后加重,恶心、意识恍惚,与门诊医生联系后停用克拉霉素缓释片,改为甲硝唑,继续服用其他药物,上述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停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继续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患者腹痛、腹胀症状逐渐缓解.1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愈合,停奥美拉唑后1个月查幽门螺杆菌阴性.
作者:陈金梅;覃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又称盆腔静脉曲张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以往多依靠盆腔造影及腹腔镜检查确诊.本文探讨该病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索临床药师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现将临床药师对1例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干预实践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占位、高血压病3级(高危)、骨关节炎,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由于患者拒绝手术,于2011年12月7日起行无病理化疗,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紫杉醇单次剂量240 mg.化疗前12,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40 min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 mg,做紫杉醇抗过敏预处理.输注紫杉醇8 min后出现面部潮红、双眼上翻、全身抽搐症状,立即停止滴注,吸氧4 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2 min后症状缓解,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郑丽;何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脊柱手术过程中硬脊膜损伤是导致脑脊液漏的根本原因,不但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并且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从而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术中一旦发现硬脊膜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现就硬脊膜损伤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季兴华;霍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09年卫生部下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 卫生行业标准后,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消毒供应室只被认为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特点是:处置临床器械、物品的种类多;科室面广(全院各科室);使用周转快等.所以应当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科学化管理,消除存在的认识误区,从患者安全角度出发,促进其科学健康的发展.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