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胡惠露;胡易冰;秦奋
贝母是常用中药,按照中医临床处方一般只分川贝母与浙贝母两大类[1]。川贝母苦、甘,微寒,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浙贝母苦,寒,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2]。 商品贝母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贝母有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和湖北贝母5种。其中川贝母项下又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规格,尚有东贝、皖贝、滩贝等在部分地区流通使用。如此多的商品贝母,却要归入川贝母和浙贝母中使用,又没有相关的统一规定,加上历史的原因,使得贝母类药材的临床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混乱。
作者:杨志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以成熟果实和叶入药。近代医学研究认为沙棘油含亚油酸34.7%、亚麻酸27%、VE 260~323 mg*(100g)-1,是制药的宝贵原料。沙棘油及果汁可治疗高脂症及冠心病;沙棘总黄酮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症;沙棘果汁中的VC,VE能阻断亚硝酸盐在人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有防癌作用。为发展生产满足供应,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武晓霞;徐杰;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搞清中国贵州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生药鉴别,解决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法:采用“贵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鉴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偶合关系→种苗扩繁与资源利用方法、技术及途径→GAP基地示范和中药材及其产品分级开发体系论证→综合评价与结论”的技术路线和实验研究方法。结果:贵州植物药品种3924种,占其中药资源品种的91.47%;药用植物275科1384属2987种,药用高等植物2802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43.1%,并含有北温带、温带、南亚热带、甚至热带的植物类群和一些过度成分。结论:提出了在对贵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确保植物体药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和大面积规范化栽培种植,走资源节约型、产品高科技的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
作者:邹天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27岁。患左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年,主因左足拇趾疼痛、破溃20天于1999年4月21日入院。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青霉素960万单位静点,每日1次;5%葡萄糖500 ml加脉络宁注射液20 ml(江苏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批号9977601)静点每日1次,抗感染及活血化瘀治疗。当天静点脉络宁约2 h后患者出现腹痛、腹泻1次,大便不成形,泻后腹痛逐渐缓解。后连续2天均于静点脉络宁2 h左右出现上述症状。查便常规及镜检均无异常。腹部无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静点青霉素史,无此症状发生,且近日饮食无特殊。停用脉络宁改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入同种液体静点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刘趁芬;刘永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金森脑泰粉针剂由三七、葛根、西洋参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补通络作用,主治中风病中经络风痰,瘀血痹阻络脉症的急性期患者。曾有文献[1~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及其制剂中黄酮的含量,但在针剂中尚未见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含量,本文选择葛根素作为其中含量测定指标之一,为该药粉针剂质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权丽辉;赵淑平;薛岚;徐丽珍;杨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方法,总结细辛道地药材系统研究成果及其在细辛药材GAP生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本草学、植物学、孢粉学、化学、药理学、酶化学、细胞学及RAPD技术,对细辛的本草沿革、植物基源、药材常规检测、花粉形态、染色体及核型、农药残留、微量元素、挥发油组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了道地药材系统研究的方法;细辛道地药材系统研究的结论为细辛药材GAP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周长征;杨祯禄;李银;杨春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半夏居群3种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化学成分为检测指标,对栽培在同一生境下的6个半夏居群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半夏各居群间β-谷甾醇、缬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采收期其含量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但从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来看,各居群均以秋收者为高。
作者:郭巧生;段金廒;贺善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8岁。因风湿性关节炎应用偏方“单味苍耳子水煮液外敷”治疗,从本院购得苍耳子煎煮后分别敷于左右膝部及左右腕部。用药2 h后始于左膝部出现大片红斑,继而出现水疱、糜烂及渗出,随后于右膝部、左右腕部也出现相似皮肤损害,痒剧。自用皮炎平霜未见明显好转。在本市皮肤病医院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给予口服敏迪、葡萄糖酸钙治疗,同时给予苦参洗剂(由该院自配,含苍耳子)外洗,病情加重,遂来我院就诊。继用苦参洗剂(因当时致敏原因未明,而苦参洗剂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常用药物),病变范围扩大,门诊以接触性皮炎收入院。患者既往有关节炎病史10余年,无外伤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玮;刘佃全;李玉胜;战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是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预防性给予蜕皮甾酮(0.5,5,50 mg*kg-1,iv),测定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左心室收缩性、心肌梗死范围。结果:预防性给予较低浓度(0.5~5 mg*kg-1)蜕皮甾酮能明显降低血清CPK,LDH的活性与MDA含量,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以5 mg*kg-1作用佳,该剂量还能改善心肌收缩性,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蜕皮甾酮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有关。
作者:吴旭;晋军;石富胜;崔少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枸杞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化学鉴定。方法:色谱技术进行分离,MS,NMR和IR光谱解析及与对照品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果:分得8个化合物,其中6个鉴定为莨菪亭(Ⅰ),β-谷甾醇(Ⅱ),香豆酸(Ⅲ),葡萄糖(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甜菜碱(betaine)(Ⅵ)。结论:化合物Ⅲ,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谢忱;徐丽珍;李宪铭;李克明;赵保华;杨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阿胶是由驴皮经挑皮、浸泡、脱毛、清洗等清洁后加水熬制而成,由于驴的生长期较长,其皮毛中藏有很多污物,驴皮的采购过程中也有少法商人掺杂泥砂等现象,如果清洗不彻底很容易带到胶中,造成阿胶的灰分含量过高。熬胶用的水也很关键,现代熬胶基本使用的是井水或蒸馏水,井水中含矿化物的高低,对阿胶的灰分也有影响。现代熬胶工艺已用蒸汽锅炉代替了传统的直火加热,使熬胶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证,但在生产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蒸气锅炉中使用的工业盐水,由于工人操作球罐压力失误,产生气带水现象,人为地造成阿胶灰分的增高。灰分过高的阿胶,口感发咸,服用后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中国药典》规定阿胶灰分含量不超过1.0%。
作者:钮中华;靳光乾;钟方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医院中药房、市售中药店的中药仓库为使药材不变质、少损失,在贮藏中通常采用通风、冷藏、吸潮、晾晒、密封、烘烤、石灰或谷糠埋藏、药物薰蒸、急炒、热蒸、阴凉、避风、避光、隔离、对抗等方法。其中用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物一起贮藏的“对抗法”,简单易行,不需增添特殊设备。对医院专科医生少批量较长时间使用的饮片,尤其适合。此法经我们长期实践,取得很好效果。在此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芦柏震;章红燕;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较准确测定中草药中水溶性多糖的分析方法。方法:改良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释放能力。结果:37 ℃、沸水浴及水煮条件下,破壁比未破壁孢子的多糖释放能力分别强118.4%,87.5%和69.6%;多糖含量的测定RSD<1.3%。结论:该法适用于中草药或保健品的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鲍幸峰;方积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心安神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疮痈肿痛,热入营血所至高热等症状[1]。其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为抗菌有效成分之一,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有较强的活性[2]。为充分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增强其疗效,作者用正交设计法对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报道如下。
作者:黄政德;蒋孟良;李昌刚;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药鉴定的任务,就是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如果中药的品种不真,质量低劣,将影响到临床疗效,有的甚至可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中国药典》一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基础上,逐步的在含量测定上加以充实和完善,对药品质量起到了一定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含量测定的标准不够完善,有的甚至缺乏药效学作为基础,而仅仅作为一种考察指标,而导致其含量测定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为此,本人就中药的含量测定的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作者:林世俊;胡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安徽药菊高产、稳产、无公害的栽培技术及药菊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组培脱毒苗、地膜复盖移栽、增施微肥、摘顶稍(台刈)及用化学、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并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采用高产、无公害的综合栽培技术使贡菊、滁菊和亳菊的产量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提高30%以上,而且高产、无污染。结论:所研究的几种综合栽培技术是行之有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可大面积提高产量与质量,同时在收花前1个月使用农药(菊酯类),其残留量极低,不会对药菊造成污染。
作者:王杰;胡惠露;胡易冰;秦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香加皮俗名“北五加皮”,五加皮俗名“南五加皮”,两药同具“五加皮”之名,实为不同来源、功效不尽相同的两种药物,且香加皮有毒,有的地方南、北五加皮不分,处方上开五加皮,常给北五加皮,致临床上曾有过很多关于误服香加皮而中毒死亡的报告[1~3]。《中国药典》1977年版即将香加皮与五加皮两药分别收载,时至今日,以香加皮做五加皮药用的现象仍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调查[4,5],在我国北部及南方多数省区均如此。笔者于1999年对北京10个医药单位(市区级医院7家,药材批发部门3家)的五加皮药用品种进行了调查,结果所用五加皮均为香加皮,有的剂量大至15 g,而医师们对此情况并不了解,这一用药混乱情况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与有效,现将两药研究近况进行比较,供中药工作者在生产、购销及使用时鉴定参考,同时也供中医师们对两药现状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选择使用药物。
作者:张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据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300余种)中,我刊总被引频次为939,名列前20位;影响因子为0.345,居中医药学类期刊首位。 继1998,1999年之后,本刊2000年度再度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是获得该项资助的基础性、高科技优秀期刊中唯一的中药学术性刊物。 本刊获得2000年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本刊论文被相关学科的国际著名文摘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等收录,历年均进入CA千名表;我刊亦是被国际医药学界权威的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唯一的中药学术刊物。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肥料营养剂稀土、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混合拌料对灵芝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次数,以鲜芝产量为考核指标比较各因素各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几种物质中以油菜素内酯对灵芝的产量影响大,其次是稀土,再次是磷酸二氢钾,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可知,油菜素内酯和稀土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水平,并终得出3种物质混合拌料的理想配方为:稀土200 mg*L-1、油菜素内酯0.02~0.04 mg*L-1、磷酸二氢钾500~2 000 mg*L-1,采用此方可使灵芝增产35%以上。
作者:陆晓民;李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目前淫羊藿的研究备受重视,为此,对其近年来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根据近10年的药理研究成果,综述淫羊藿药用植物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骨髓系统及抗衰老、抗肿瘤方面的药理实验研究。结果:淫羊藿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结论:我国淫羊藿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应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中药现代化相结合,更有效地开展新药研究与开发。
作者:叶丽卡;陈济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