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罗达+艾恒对紫素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20例报告

柯江

关键词:喜罗达, 艾恒对紫素, 晚期胃癌
摘要:我省为胃癌高发地区,近几年来,胃癌仍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时即已至中晚期.晚期胃癌病人紫素治疗失败后治疗上很困难,其时患者体质状况差,肿瘤进展速度快,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住Ⅳ期胃癌患者紫素治疗失败后改用喜罗达+艾恒化疗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孕症的介入性诊疗(附38例报告)

    目的: 对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和再通术(Fallopian Tube Recanalization,FTR),并进行随访评判其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DSA),对38例不孕患者行HSG并记录图像.27例有输卵管狭窄或阻塞的患者在透视下将4F导管和0.032英寸的导丝送入子宫内,然后在导丝帮助下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子宫角部或输卵管间质部,行SSG和FTR.术后随访.结果: 38例HSG示:74条输卵管中(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作一侧输卵管手术切除)有45条输卵管(18例双侧、7例单侧和2例宫外孕术后残留一侧输卵管)僵硬、狭窄或阻塞,其中有11例输卵管远端积液.HSG的阳性率为71%.对27例行SSG和FTR 后随访已有15人怀孕 (其中11例行复通术后才怀孕),怀孕率占HSG的39%,占SSG和FTR的56%.结论: SSG和FTR是目前确定输卵管阻塞的准确、安全、简便而经济的方法,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适用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的治疗,并可重复进行.

    作者:张建;狄镇海;刘文新;毛学群;江佩珍;张爱琴;王美荣;李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临床特征

    轮状病毒(RV)性肠炎秋冬季多发;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都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微生物[1].2003年秋冬季,我科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208例,其中29例合并惊厥发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炳华;许万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I-3K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PI-3K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上,采用鞘内和脑室内注射PI-3K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探讨神经元PI-3K信号通路吗啡依赖和戒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鞘内预先注射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Wortmanin能明显加重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脑室内预先注射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Wortmanin也明显加重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结论: 脊髓和脊髓上中枢神经元PI-3K信号通路均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及戒断反应的表达.

    作者:朱长江;曹君利;杨丽;曾因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比较及分析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不同标本中的耐药性特点及差异.方法: 对临床各类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15株,ESBLs菌株47株.在痰中检出242株、中段尿31株、血15株、咽拭子10株、分泌物8株及脓液9株.在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中,耐药率>70%的抗生素有2种,亚胺配南耐药率低(5.7%).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同一抗生素对于不同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显示出不同的敏感性.结论: 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作者:周小明;严子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唑来膦酸4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静滴30 min,对照组(26例)用氯屈膦酸二钠针剂(洛屈)30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3~4 h连用5 d. 结果: 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75.00%,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镇痛有效率69.23%,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76.92%,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唑来膦酸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唑来膦酸是新一代骨吸收抑制剂,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性高.

    作者:杜莉莉;朱小霞;李小琴;李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彩色运动觉检查用于视神经病变病情的监测

    目的: 建立彩色运动觉视野检查方法,观察视神经病变患者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分别利用彩色运动觉视野和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18例视神经病变患者(29眼)的运动觉和光敏感度阈值功能,并与60眼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视神经病变患者与正常人的平均运动觉阈值分数分别是3.38±0.86、4.53±0.28,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同时彩色运动觉视野与计算机自动视野阈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彩色运动觉视野检查是反映视神经病变视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严厉;顾宝文;王晖;邓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梗死心肌移植后心肌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梗死心肌移植后的心肌再生作用. 方法: 贵州香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E组).抽取骨髓液3ml,按照Wakitani的方法培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BrdU标记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经局部注射和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C组以DMEM对照.术后3,6周取心肌标本行免疫组化、电镜检测. 结果: 梗死区域可观察到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这些细胞能表达肌球蛋白重链(MHC),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 (cTnT I),电镜下有肌丝形成.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梗死心肌内移植具有分化再生的能力.

    作者:连锋;朱洪生;薛松;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的条件优化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的适宜条件. 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取3个水平4个因素进行全面考察,筛选出佳实验条件.结果: 胃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应取(2~3)×104个/ml细胞密度,并在接种后立即加入10 PPC的抗癌药物,药物作用时间为72 h. 结论: 经正交试验筛选出的佳试验条件可有效提高体外药敏试验的灵敏度,为临床个体化疗提供方法学依据.

    作者:钱小蔷;汤坚;张九如;张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杀灭钉螺的初步研究

    目的: 比较银杏外种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与水提物对钉螺的杀灭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萃取和热水浴回流的方法分别制得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提物浸膏,再用去氯水分别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采用浸泡法杀灭钉螺,并定时观察灭螺效果.结果: 两种提取物的药液均有杀灭钉螺的作用,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螺效果尤佳,其浓度为0.125 g/L浸泡24 h时,钉螺死亡率达100%.结论: 用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制备的生药剂杀灭钉螺效果良好,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植物杀螺剂.

    作者:张蓉仙;杨小明;陈盛霞;李龙根;谢吉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HICH)多发生于50岁以上、长期有高血压病史及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中老年人[1].HICH发病进展迅速,非手术死亡率高达40%~70%[2].本科1995年至2005年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2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胆固醇、IL-6和VitB12等水平的临床观测

    目的: 观测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胆固醇、白细胞介素6(IL-6)和维生素B12(VitB12)等水平的异同.方法: 利用酶法进行血脂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VitB12及叶酸水平.结果: AD和VD组血清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D组IL-6及TNFα明显高于VD组和正常对照组;VD组叶酸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血脂升高可能同为AD及VD的病理生理基础,AD同时伴有明显炎症反应,叶酸水平降低为VD的另一病理特征.

    作者:刘俊恒;陈正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壳聚糖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建立

    目的: 研究并建立壳聚糖的质量标准,为不同资源获得的壳聚糖提供质量依据.方法: 参照甲壳素的标准并结合壳聚糖的特点,从性状、鉴别、理化性质、特征性检查、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研究壳聚糖的质量标准.结果: 建立了壳聚糖的主要质量标准.结论: 壳聚糖标准的建立,有助于壳聚糖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为其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作者:郑铁生;王亚娜;宗爱萍;辛淮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强直性木僵

    木僵是紧张症的主要表现之一[1,2].它是指患者较长时间维持由检查者引发的姿势不变的一种倾向.Denny-Brown[3]和Chambers[4]等报道了带有木僵的脑卒中患者.我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急性脑卒中患者木僵姿势的发生率和特征.

    作者:顾萍;储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喜罗达+艾恒对紫素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20例报告

    我省为胃癌高发地区,近几年来,胃癌仍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时即已至中晚期.晚期胃癌病人紫素治疗失败后治疗上很困难,其时患者体质状况差,肿瘤进展速度快,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住Ⅳ期胃癌患者紫素治疗失败后改用喜罗达+艾恒化疗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柯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RP-HPLC法测定抗感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RP-HPLC法测定抗感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 (20∶ 80),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0.008112~0.09734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2%(n=5).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有效控制抗感胶囊的质量.

    作者:栾雨;曹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法测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测定葛根芩连微丸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HPLC色谱条件:C-18色谱柱(250×4 mm 10 μm);柱温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甲醇-磷酸-四氢呋喃(45:55:6)(磷酸为pH=2.7的磷酸水溶液). 结果: 理论板数以黄芩苷计不低于4 500,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4.3%,标准曲线y=57 431x-31 331,r=0.999 9. 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地测定黄芩的含量,可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戚雪勇;傅海珍;戴恩达;夏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诱导血液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活性的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β2GPⅠ)抗体诱导血液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活性的机制.方法: 利用纯化的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血清IgG、单克隆抗β2GPⅠ抗体、抗Annexin A2抗体等刺激血液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株,通过凝血因子Ⅹa的生成量,判断细胞TF活性的表达;利用Western杂交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膜表面Annexin A2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判断单核细胞膜表面Annexin A2、β2GPⅠ、抗β2GPⅠ抗体的结合情况.结果: APS患者血清IgG和抗β2GPⅠ抗体显著增强单核细胞TF的表达;单核细胞膜表达的Annexin A2与β2GPⅠ/抗β2GPⅠ结合成复合物,引发细胞TF表达增强;抗Annexin A2抗体可抑制复合物的这种作用.结论: 细胞表面Annexin A2介导β2GPⅠ/抗β2GPⅠ诱导单核细胞表达TF活性,是APS血栓形成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婷;周红;俞颖;胡红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术的围麻醉期处理

    肝肾联合移植术的围麻醉处理是决定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我院在2004年10月为一例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和异位肾移植术.术后病人情况良好.现就其围麻醉期处理总结如下,并初步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麻醉处理方法.

    作者:蒋鹏;江溢;阚明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技术对脑动脉瘤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表现,包括内视镜式和外视镜式血管表面重建图像,并与其他血管后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 39名患者共检出43个动脉瘤,其中3例多发.仿真血管内镜技术能精确显示脑动脉瘤的解剖学关系,对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确切部位以及瘤颈的显示优于常规技术和原始图像.结论: 仿真血管内镜可以在血管腔内外直观的显示动脉瘤的颈部和异常开口,以及瘤腔内部情况,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作者:赵亮;殷瑞根;王冬青;彭卫斌;王虹;邓引生;李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中药柴胡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内Ca2+和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测定不同浓度中药柴胡(Bupleurun Chinese DC, BCDC)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p53表达的影响,以探索柴胡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 方法: 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柴胡提取物作用下BEL-7402细胞内[Ca2+]i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条件下BEL-7402细胞的p53表达.结果: 柴胡可使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P<0.001),但不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BEL-7402细胞呈p53天然突变.结论: 柴胡可使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为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提示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为柴胡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BEL-7402细胞呈p53天然突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表达.

    作者:韩晓红;盖晓东;薛延军;陈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