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

何劲;李继春;赵银必;周忠华;朱爱平;汤立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等.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 PFN)由Gamma钉改进而来,较传统的Gamma钉能更有效地控制股骨头、颈部的旋转[1].我院从2003年3月~2006年3月,用AO公司的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满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压片组织细胞学在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 探讨压片组织细胞学在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对470例不同部位消化道黏膜病变组织进行压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与石蜡切片进行对照.结果: 470例中Ⅰ级269例,Ⅱ级34例,Ⅲ级167例,压片与切片一致者456例,正确率97.02%,不一致者14例,误诊率2.98%.结论: 压片组织细胞学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准确性高,既能看到瘤细胞的形态特点,又能看到组织学结构,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病理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薛志新;汤寅;巢云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分析及治疗

    去大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my)是抢救重度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常用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地解除脑疝,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引发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我们发现去大骨瓣术后有些患者出现了硬膜下积液,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做出正确处理,也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将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出现的30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鹏;袁志诚;李巧玉;陆培松;湛利平;陈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我科1994年2月~2006年3月通过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TN)经显微外科治疗13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断、分型及手术入路结合文献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方景海;赵竹青;邓引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98例患者,治疗组49例采用NB-UVB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对照组49例单独采用NB-UVB治疗,并将二组皮损面积大的进展期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有效率为51.02%(χ2=11.76,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进展期患者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χ2=4.58,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NB-UVB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尤其对于进展期的白癜风患者有明显的增强复色作用及控制皮损发展的疗效.

    作者:任虹;解春桃;邵银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脂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降脂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35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降脂冲剂治疗组(简称T组)95例,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C组)40例,同时观察降脂冲剂开放组(O组)58例,治疗8周,T组观察颈动脉血管内膜-中膜厚度(IMT)者治疗6月.治疗前后按中、西医证候计分,并检查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尿素氮、肌酐、血尿酸、血尿常规,P选择素、NO、ET-1、ox-LDL和颈动脉IMT.结果: T组综合疗效显效率48.5%、总有效率81.2%,优于C组7.7%及21.5%(P<0.01). T组头晕耳鸣、腰酸口干、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速等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有下降,优于C组下降(P均<0.01).T组与C组TC、TG、LDL-c、ox-LDL、ET-1治疗后的下降均有显著性(P均<0.05).T组治疗后NO、HDL-c分别上升+13.6%、+43.1%,C组分别是-4.2%、+4.3%(P<0.01).T组P选择素治疗后降低25.1%,治疗前后P<0.01,与C组比较,P>0.05.T组颈动脉IMT检出率下降明显(P<0.05).结论: 降脂冲剂治疗高血脂症,安全、有效,且有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顾晓明;李冠群;孟志萍;吉亚;周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葡萄糖脱氢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通过方法学试验对葡萄糖脱氢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用已建立的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线性范围试验,并和HK法进行比较.结果: 重复性试验批内CV值为1.33%,批间CV值为1.42%,总CV值为2.01%;回收试验中回收样品Ⅰ、Ⅱ、Ⅲ的回收率分别为105%,93.5%和91.4%,平均为96.6%;干扰试验表明一般浓度的抗凝剂、防腐剂、尿酸、胆红素对葡萄糖的测定不产生干扰;比较试验,与HK法比较其相关性为Y=1.038X-1.172,r=0.994;线性范围试验表明葡萄糖浓度在20 mmol/L以下呈现良好的线性.结论: 葡萄糖脱氢酶法是临床测定血清葡萄糖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丽萍;姜旭淦;徐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腔内会师法在治疗尿道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腔内会师法在尿道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不同腔内会师法治疗尿道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手术中治愈21例(87.5%);良好3例(12.5%);失败1例(4.2%).结论: 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优于传统开放会师术的理想方式,不完全尿道断裂可首选,完全尿道断裂或不稳定骨盆骨折者应选用双软镜法更适宜.

    作者:卜强;林大春;姚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54~91岁男性经直肠指检(DRE)检出前列腺增大患者应用经腹壁及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检查,同时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分析,并全部经尿道电气化切除(TUVP)或经腹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 前列腺癌19例,单纯前列腺增生以及伴有炎症、钙化、囊肿等共61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准确度为84%,而经腹超声检查与PSA检测前列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71%与68%,经直肠超声比经腹超声敏感性更高(P<0.01),比PSA特异性更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经直肠检查前列腺,图像清晰,测量准确,分辨力佳,是诊断前列腺疾患的佳途径和方法之一,结合血流特征和PSA检测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赵峰;邢虎;薛玉;刘敏;王伟华;张歆;陈宝定;吴新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钛网植骨修复四肢长骨干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用40只新西兰实验大白兔,分成二组,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予以单纯游离植骨和钛网植骨移植,术后4,8,12,16周取材,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单纯骨移植,可在16周基本完成骨缺损修复,但有较高的骨不愈合率;钛网植骨移植,在12周即可基本完成骨缺损的修复,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均优于单纯骨移植.结论: 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利于骨的紧密接触,并且有一定的固定支持作用,且不影响周围血管经网孔的长入,利于骨缺损的修复,且其相溶性较好,可任意塑形.

    作者:张云坤;郁忠杰;贾晓钧;陶涛;鲍永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介素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Baethmann等[1]强调影响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继发性颅脑损伤的防治.多种细胞因子作为启动因素引起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炎症反应,参与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引发二次脑损伤.本文就白细胞介素家族(interleukins)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颅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叶党华;卞晓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产前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1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新生儿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早产儿HMD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高乌甲素组(L组):高乌甲素0.6 mg·kg-1;曲马朵组(T组):曲马朵12~14 mg·kg-1;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组(L+T组):高乌甲素0.6 mg·kg-1+曲马朵6~7 mg·kg-1.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按2.0 ml/h速度使用一次性镇痛泵经静脉持续镇痛48 h.比较三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组、L+T组患者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优于L组,但L组、L+T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 高乌甲素复合曲马朵术后静脉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以减少曲马朵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卞清明;顾连兵;黄凤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等.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 PFN)由Gamma钉改进而来,较传统的Gamma钉能更有效地控制股骨头、颈部的旋转[1].我院从2003年3月~2006年3月,用AO公司的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满意.

    作者:何劲;李继春;赵银必;周忠华;朱爱平;汤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不同时间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不同时间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根据超声下卵泡大小(A组)或超声下卵泡大小结合尿内黄体生成素(LH)性质(B组)决定不同的IUI时间,比较彼此间妊娠率的不同,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结果: 195例妇女共接受227个周期的IUI治疗,妊娠54例.每周期临床妊娠率23.8%,每例临床妊娠率27.7 %.A 、B1、B2组妊娠率分别17.3%、29.0%、28.3%(P<0.05).A组IUI 24 h内排卵率(34.7%)较B1、B2组(50.7%、51.7%)低,该时段各组妊娠率38.2%、37.1%、32.3%(P>0.05).结论: 促排卵周期中尿LH测定结合卵泡大小可作为IUI时机选择的重要指标,其时间宜在排卵前,且越接近排卵越好,LH阳性者宜选择在其后24 h,阴性者宜选择在注射hCG后36 h.

    作者:陈莉;许培箴;杨海燕;虞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姜黄素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姜黄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后,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 姜黄素可有效抑制结肠腺癌细胞集落生长和穿膜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姜黄素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和时间相关.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诱导失巢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范钰;张尤历;许则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用于诊断肺癌微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对于诊断肿瘤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42例NSCLC患者及18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进行检测.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0.5%(17/42), I~Ⅱ期NSCLC患者的阳性率为18.8%(3/16),Ⅲ期患者的阳性率为47.1%(8/17),Ⅳ期患者阳性率为66.7%(6/9),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 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可作为诊断早期NSCLC患者微转移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宋萍;李坚;殷凯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IL-1B及IL-1r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患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B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65例胃癌患者和71例健康对照IL-1B-31和-511及IL-1ra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IL-1B-31T/T携带者、IL-1B-511C/C携带者显著增加(χ2=6.014,P<0.01;χ2=9.533 P<0.001).其他等位基因或基因型未见差异.结论: 胃癌的易患性与IL-1B-31TT和IL-1B-511CC基因型可能有关.

    作者:高卫;崔霞;胡安拉;邢培祥;孙玉萍;汪运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意义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的变化,说明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判断为CAS患者77例,用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形成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8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及TIMP-1含量,并计数家兔模型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 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TIMP-1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P<0.05).家兔模型造模4周后开始出现CEC明显增多.血清MMP-1与TIMP-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CAS患者血清MMP-1、MMP-9及TIMP-1异常代谢可导致血管内皮破坏,与AS形成密切相关.CAS患者检测这三个指标含量有助于从机理上分析CAS的形成原因,同时可用于观察患者的病变程度和疗效评判.

    作者:金泽秋;史兵伟;张斌霞;曾晓辉;张奕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气管内植物神经丰富,气管插管和使用支撑喉镜时可以引起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升高,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手术时间短,因此麻醉既要有足够的深度,又要保证术后快速苏醒,喉部反射尽快恢复以免血液和口咽部分泌物误吸[1].本文旨在比较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此类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和苏醒的影响.

    作者:周润源;李志庆;谢杏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DNA与对氨基苯酚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DNA与对氨基苯酚的相互作用.方法: 在0.05 mol/L Na2HPO4-0.05 mol/L NaH2PO4-0.10 mol/L NaCl缓冲体系(pH=7.30)中研究对氨基苯酚在核苷三磷酸修饰电极及DNA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 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均可减小对氨基苯酚的氧化峰峰电流,在三磷酸腺苷(dATP)、三磷酸鸟苷(dGTP)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之相似.结论: 三磷酸腺苷(dATP)、三磷酸鸟苷(dGTP)和DNA与对亚氨基苯醌以较强的氢键结合,与对氨基苯酚作用力较小.

    作者:吴云龙;宋远志;谢吉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