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宁;朱淑清;高丽丽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乙肝)的关系.方法:对210例乙肝患者肝活检组织及40例CCl4实验大鼠不同时期肝组织,用VEGF mAb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对其中75例乙肝患者用EIA法定量检测其血清VEGF含量.结果:在CCl4大鼠实验早、中期(2~5周),肝组织炎症反应显著,变性肝细胞VEGF阳性表达;晚期(8~12周)VEGF阳性肝细胞较少.在急性乙肝,VEGF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血清VEGF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在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VEGF散在表达,以扩张肝窦的内皮细胞及周围肝细胞较显著,其血清VEGF含量并无升高,至LC反而下降(P<0.01).结论:VEGF与乙肝的发病阶段、肝细胞再生、肝组织病变程度等密切相关,其在肝内血管改建中担当一重要角色.
作者:盛春宁;骆云;高魏;陈文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影响低钾血症发生的因素,测定了20例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血钾、钠、氯、pH值、肾功能变化,及排尿、胃肠减压、空肠造瘘减压途径电解质的丢失量,分析影响低钾血症发生的因素.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天钾丢失平均75.4 mmol,多达289.2 mmol/d,尿钾浓度无明显改变,尿钾丢失主要为尿量增加所致.术后平均补钾58.8 mmol/d,但血钾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2例血钾低于3.5 mmol/L,无一例出现高血钾.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电解质变化,根据尿量及时调整钾的补充量.
作者:鲁姜琳;信德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战场带入全新的领域,精确制导、超视距、非接触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成立了初具规模的信息化野战医疗队,通过演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章对信息技术在野战医疗队中的应用、主要装备及功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张忠义;李彦平;周文安;闫利忠;李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对胸部肿瘤术后病人应用惠普多功能生命监护仪持续48 h监护.结果食道癌术后病人发生心律失常7.6%,其中食道上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7.3%,食道中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6.8%,食道下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12.1%;贲门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2.3%;肺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5.3%.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与手术范围、缺氧、疼痛及相应护理措施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周宴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个性具有方向性、主体性、教育性、复杂性,是共同性和独特性的统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军校学员良好个性的培养是未来高科技战争的要求,是施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维护学员身心健康的要求.
作者:沈兴华;张朝晖;王倩;饶红;王成洲;任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陈秀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1].近年来,我院对1例贲门癌手术中采用Proxi-mateLKS吻合器对食管胃吻合口进行操作,术后第17天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病情十分重笃,经积极救治,终使瘘口闭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降低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可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小芳;李爱霞;李爱仙;邹开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探讨胆道手术患者放置T型管引流的拔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手术时机掌握.总结72例放置T型管引流的胆道手术,其中9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处理得当是非常重要的,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拔除T管仍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治疗环节.
作者:易永祥;薛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肠化)及胃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15例胃不典型增生,15例胃黏膜肠化生,3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90%,不典型增生86.67%,肠化86.67%,胃癌36.67%,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胃癌前病变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P16蛋白与胃癌发生有关.
作者:缪林;赵志泉;金宁;刘政;潘文林;程铁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铁摄入不足的成人缺铁性贫血(IDA)的病因.方法:对132例IDA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常规检查、纤维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结果:消化道疾病占所有IDA的61.36%,其中肿瘤占38.63%,<40岁的女性患者主要与月经过多有关.结论:消化道疾病是非铁摄入不足的成人IDA的重要因素,≥40岁患者应警惕肿瘤的可能,伴有月经过多者应注意有无子宫肌瘤,病因诊断不明者应加强随访.
作者:王建宁;朱淑清;高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意义.方法:1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确诊.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即AMCO组68例、AMC组64例和O组66例,3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消化性溃疡愈合率无显著差异.O组对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18.1%,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结论:3组治疗方案均能使溃疡愈合,抗生素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疗效.
作者:王灿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感染患者外周血及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对120例确诊有感染性病症者进行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感染患者中除常见白细胞增高或减低、核左移、粒细胞形态中有中毒改变外,骨髓中网状细胞增高者占15%,伴吞噬细胞增高的占8.3%,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占19.2%,浆细胞相对增高的占14.2%.部分感染患者骨髓会有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及浆细胞的反应性增生,亦可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的增生.
作者:杨敏;庄昱洲;杨继红;于亚平;刘海宁;史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加剧了人们的亚健康,无器质性疾病增多,如神经症中的焦虑症患病率普遍上升,该病无认何生物学指标可循,诊断陷于混乱,常把抑郁症、神经衰弱、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混为一谈,影响正确诊断,从而延误病情和有效治疗.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诊断标准,再配合<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中国际通用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能得出正确诊断,并能鉴别其他病症,从而能达到理想和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新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替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乳磨牙大型慢性根尖周病的疗效,探讨佳的保存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病的方法.方法: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彻底冲洗并根管消毒封药.1周后,用替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不强求致密充填.结果:随访观察12个月,对其疗效进行比较.82颗患牙中76颗有效,成功率达92.68%.结论:替硝唑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治疗乳磨牙大型慢性根尖周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完成.
作者:陈霞;洪兵;葛久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自制腹腔镜手术结扎用Duncan内套圈并改良穿线法,应用于3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用改良穿线法穿线并自制套圈94个,套扎牢靠,结定位准确,缩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费用,效果良好.
作者:梁毅姝;江夏;孙荣生;沈建萍;奚彩彤;王茜;黄晓兵;张二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了30例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示原发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胃镜下组织活检并免疫组化,及时确诊,对高度怀疑的病例可采用反复多点取材及同一部位深挖取材的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杭兆康;盛春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分析4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总结出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即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起病隐匿,病程长和并发症多.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对4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因人而异,进行了系统、完善、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顾成瑶;王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维生素E在肝纤维化中的预防作用,采用4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维生素E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E能降低大鼠血清ALT、PI P、MDA,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认为维生素E有预防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朱晓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以朊粒为病原体的一系列疾病即朊疾病愈来愈引起人们的观注,特别是其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致死率引起相关学科的研究热潮.文章综述了朊粒及朊疾病的发现历史、朊粒的生物学特性、人类各种朊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实验室诊断的研究.希望对人们认识、预防朊疾病有所帮助.
作者:赵春霞;刘亚林;许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