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顾成瑶;王虹

关键词:老年, 肺部感染, 护理
摘要:分析4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总结出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即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起病隐匿,病程长和并发症多.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老年肺部感染的特点,对4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因人而异,进行了系统、完善、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进程.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抑素基因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研究进展

    内皮抑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文章就肿瘤血管的生成及调控;内皮抑素的基本结构、分布和激活、抗血管生成的优点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钟;刘倩曼;徐根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升袋采集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

    腹水回输为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浓缩回输需特殊设备,直接回输虽简单但易感染.作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三升袋一次性采集腹水直接回输,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且不易感染.一般需腹水白细胞总数少于1×108/L,细菌培养阴性,心、肾功能无明显障碍方可回输.经用该方法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16例,回输后临床症状缓解率100%,腹水消失率50%,有效率81.25%.无感染、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应用三升袋一次采集腹水直接回输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减轻症状,消除腹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已有腹水感染,癌性腹水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

    作者:贾宇新;赵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32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非铁摄入不足的成人缺铁性贫血(IDA)的病因.方法:对132例IDA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常规检查、纤维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结果:消化道疾病占所有IDA的61.36%,其中肿瘤占38.63%,<40岁的女性患者主要与月经过多有关.结论:消化道疾病是非铁摄入不足的成人IDA的重要因素,≥40岁患者应警惕肿瘤的可能,伴有月经过多者应注意有无子宫肌瘤,病因诊断不明者应加强随访.

    作者:王建宁;朱淑清;高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扶芳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扶芳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葡聚糖色谱纯化,核磁、质谱、紫外、红外光谱及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从氯仿提取液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刺苞木脂素A(1),3-O-咖啡酰基白桦酯醇(I),3-O-咖啡酰基羽扇豆醇(II),丁香脂素(Ⅳ),1,4-二羟基-2-甲氧基苯(Ⅴ),胡萝卜苷(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而且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

    作者:瞿发林;丁青龙;张汉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总结1998年1月至2000年9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20例,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创口和CO2引起不适的护理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病人护理的关键.

    作者:奚彩彤;周莉;胡艳;郭红兵;孙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制酸治疗预防上消化道再出血

    18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均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术后使用甲氰咪胍和氢氧化铝凝胶、洛赛克和未使用制酸药物的患者作一对比.再出血率显示:使用甲氰咪胍和氢氧化铝凝胶组为20%(10/50),使用洛赛克组为12%(6/50),而未使用制酸药物组为46%(38/82).预防性使用制酸药物,可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上消化道再出血.

    作者:薛海萍;易永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为了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对胸部肿瘤术后病人应用惠普多功能生命监护仪持续48 h监护.结果食道癌术后病人发生心律失常7.6%,其中食道上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7.3%,食道中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6.8%,食道下段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12.1%;贲门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2.3%;肺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心律失常5.3%.胸部肿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与手术范围、缺氧、疼痛及相应护理措施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周宴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拔除T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探讨胆道手术患者放置T型管引流的拔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手术时机掌握.总结72例放置T型管引流的胆道手术,其中9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处理得当是非常重要的,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拔除T管仍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治疗环节.

    作者:易永祥;薛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低钾的分析

    为探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影响低钾血症发生的因素,测定了20例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血钾、钠、氯、pH值、肾功能变化,及排尿、胃肠减压、空肠造瘘减压途径电解质的丢失量,分析影响低钾血症发生的因素.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天钾丢失平均75.4 mmol,多达289.2 mmol/d,尿钾浓度无明显改变,尿钾丢失主要为尿量增加所致.术后平均补钾58.8 mmol/d,但血钾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2例血钾低于3.5 mmol/L,无一例出现高血钾.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电解质变化,根据尿量及时调整钾的补充量.

    作者:鲁姜琳;信德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下肢长管骨复杂性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护理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是一种三维固定,它不仅能有效地使骨折处对位、对线,而且能防止旋转及短缩,优点很多.但术后如何护理报道不多.1999年以来,我们对19例20个下肢长管骨的复杂性骨折进行了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并且术后按我们所设计的护理方案进行了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爱华;陈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乙型肝炎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乙肝)的关系.方法:对210例乙肝患者肝活检组织及40例CCl4实验大鼠不同时期肝组织,用VEGF mAb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对其中75例乙肝患者用EIA法定量检测其血清VEGF含量.结果:在CCl4大鼠实验早、中期(2~5周),肝组织炎症反应显著,变性肝细胞VEGF阳性表达;晚期(8~12周)VEGF阳性肝细胞较少.在急性乙肝,VEGF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血清VEGF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在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VEGF散在表达,以扩张肝窦的内皮细胞及周围肝细胞较显著,其血清VEGF含量并无升高,至LC反而下降(P<0.01).结论:VEGF与乙肝的发病阶段、肝细胞再生、肝组织病变程度等密切相关,其在肝内血管改建中担当一重要角色.

    作者:盛春宁;骆云;高魏;陈文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信息技术在野战医疗队中的初步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战场带入全新的领域,精确制导、超视距、非接触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成立了初具规模的信息化野战医疗队,通过演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章对信息技术在野战医疗队中的应用、主要装备及功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张忠义;李彦平;周文安;闫利忠;李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沙必利加用洗必泰痔疮栓治便秘

    便秘指大便干结难解、两天或两天以上没有排便.临床上大致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多数对症治疗的药物只能短期使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通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西沙必利联合洗必泰痔疮栓对治疗大多数功能性便秘以及由直肠、肛门周围病变引起的直肠便秘等器质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柳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菌痢2例

    例1,患者,女性,23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1 d入院.入院后,BP:11.7/9 kPa,T:38.6℃.大便常规:白细胞≤15/HP,血常规:白细胞10×109/L,红细胞3.0×1012/L.初诊为急性菌痢,予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后腹痛加剧,血压持续下降,并见腹部稍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湿音,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得血液,并明确患者有停经史,立即送外科手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约3 500 ml,左输卵管增粗,壶腹部破裂,破口约2 cm,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经及时手术,治愈.

    作者:汪秀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20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显带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47例,异常率23.5%(47/200),其中性染色体异常40例,占20%(40/200),常染色体异常6例,占3%(6/200),性反转综合征1例,占0.5%(1/200).性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是XXY综合征,其次是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易位和小Y染色体,而Y染色体的易位则较少见;常染色体易位较为普遍,易位的常染色体涉及1、2、3、12、15、18、21号染色体,以18号染色体易位的频率为高.提示性染色体异常导致无精子可能与决定性别的基因异常和(或)精子发生基因缺陷有关,常染色体异常可能影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导致生精障碍.

    作者:冯东举;徐小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心肌缺血的护理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降低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可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小芳;李爱霞;李爱仙;邹开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为探索杏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作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采用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结果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还原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杏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海清;康平;李润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耗氧指示药敏板在检测细菌药物敏感性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快速进行药敏分析的方法.该法应用美蓝指示剂指示非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培养液中氧消耗的程度,而制作一种药敏板快速准确测定细菌小抑菌浓度,利用美蓝在培养基中颜色的变化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当天可观察、判断结果.并与微量稀释药敏板分析法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对3种标准菌株的检测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对临床分离的46株菌株进行8种抗生素检测,20株革兰阳性球菌的符合率为95.0%,2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符合率为94.7%.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标本的药敏实验,而且比较快速、准确.

    作者:郭明权;薛建;于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替硝唑治疗乳磨牙大型慢性根尖周病

    目的:评价替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乳磨牙大型慢性根尖周病的疗效,探讨佳的保存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病的方法.方法: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彻底冲洗并根管消毒封药.1周后,用替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不强求致密充填.结果:随访观察12个月,对其疗效进行比较.82颗患牙中76颗有效,成功率达92.68%.结论:替硝唑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治疗乳磨牙大型慢性根尖周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完成.

    作者:陈霞;洪兵;葛久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影响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总结64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分析判断包括年龄、白血病类型、骨髓原始加幼稚(或早幼粒)细胞比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有无肝脾肿大等因素与完全缓解(CR)率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的CR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白血病类型、骨髓原始加幼稚(或早幼粒)细胞比例、有无肝脾肿大的CR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龄(≥60岁)和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周围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CR率低,预后差.

    作者:汤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第二军医大学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