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预培其损序贯疗法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新鲜周期相关指标的影响

于莎;匡延平;齐聪

关键词:试管婴儿, 预培其损, 序贯疗法, 胚胎数量, 优胚数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健脾)预培其损序贯疗法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新鲜周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既往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rt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3次及以上的患者,行新鲜取卵/移植周期共6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IVF/ICSI)与对照组(单纯IVF/ICSI),每组30例,比较两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时间、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及种植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单周期人均获得胚胎(7.5±4.9)个,优质胚胎(5.1±3.8)个,两者较对照组(5.1±3.2,3.2±1.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Gn用量、COH天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妊娠率及种植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预培其损序贯疗法结合超排卵有利于胚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有望增加RIF患者的累计妊娠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9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91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31例)、化疗组(30例)及中医加化疗组(30例).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加中成药静脉滴注治疗;化疗组单纯接受化疗方案治疗;中医加化疗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汤剂,均以28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采用中医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骨髓抑制评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对患者PFS产生影响的有利及危险因素.结果 中医组与中医加化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加化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化疗组低,骨髓抑制程度也较化疗组轻,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7,P=0.299);PFS中医加化疗组为202天,中医组168天,化疗组129天,中医加化疗组优于化疗组(P =0.0157);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晚期NSCLC患者PFS有统计意义的预后因素有:治疗因素(中医治疗和中医加化疗为有利因素)、手术史(无手术史为有利因素)及治疗前行为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1为有利因素). 结论 中医药治疗可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症状;中医加化疗对老年患者PFS可能存在优势.

    作者:游捷;单孟俊;赵慧;谭翔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传承岳美中教授崇高的人文精神遗产

    岳美中教授是我国中医药学界的一代宗师,并是1981 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顾问.我有幸从学和从业岳老二十余年,感到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商、智商均至为高洁,实令人有明月不染之感.他嗜书如命,终生浸润於我国传统文史典籍之中,不仅精读经史子集,警句佳作背诵如流,一部《二十四史》亦时常反复研读,求知欲极强;对於声韵、训詁、诗词之类,情趣尤浓;其诗作《锄云诗集》载诗一千余首,不仅涉及时政兴废、世事沧桑、奇山异水、梅菊芭蕉、医事经历,乃至亲友师生离合之情,常感而发之,亲自工整笔录,今日审读,犹若岳老本人私事之记事本云.

    作者:陈可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

    通过目前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无论是“证”或“方”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研究方与证的物质基础,应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背离整体性原则,割裂方证的关联,无视动态的观念,可能将失去辨证论治与中医复方的特色和优势.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架起方与证研究的桥梁,寻找病与证和方与证的契合点及方与证效应的靶点,建立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营;魏聪聪;张少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 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90年代和2004年先后公布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和《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重庆)》[2].鉴于慢性胃炎近年中西医诊疗均取得了很大进展[3-5],本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9年南宁会议和2010年苏州会议经过两次讨论修订,基本达成了2010年苏州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1年10月28-30日,专业委员会又特邀了部分知名专家在天津进行了后讨论审定,现将审定后的诊疗共识公布如下.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是与中医学、西医学相比肩的一级学科.2008年1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讲话中指出:中西医结合代表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作者从中西医结合学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与演变、成绩与问题、层次与途径进行阐述,并强调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

    作者:商洪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产科常见病,妊娠期更为常见,可导致一系列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包括早产、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鹅口疮、皮肤真菌感染等[1].严重影响着围生期母儿健康.而妊娠期妇女作为特殊人群,医患双方对其妇科检查、化验及用药均有一定程度的顾虑,致使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我们于2006-2010年对210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芬;李香芹;马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水平对肝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水平的肝血流变化,从而明确针药复合麻醉的肝保护效应机制.方法 42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7组:单纯全麻组、50%对照组、50%实验组、40%对照组、40%实验组、30%对照组和30%实验组,每组6只,后6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50%、40%、3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并维持60 min,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TEAS干预处理,刺激强度(4±1)mA,频率2/100 Hz,穴位选用犬双侧“合谷(LI 4)”、“足三里(ST 36)”、“三阴交(SP6)”、“曲池(LI 11)”,电刺激在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 60 min后停止.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不同水平相应时间点肝组织表面血流的变化.结果 在控制性降压开始至目标低血压维持结束,50%对照组肝血流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和基础水平(P<0.05),而50%实验组仅在维持30~ 60 min阶段显著降低,且在维持阶段早期(10 ~30 min),50%实验组肝血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40%、30%各水平实验组肝血流无明显升高.在血压回升阶段(20~30 min),40%实验组肝血流已先后恢复到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和基础水平,而对照组尚未恢复;在此阶段,50%、30%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血流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在行控制性降压至50%水平时,TEAS的肝保护效应在降压、维持阶段早期体现明显.在行控制性降压至40%时,TEAS的肝保护效应在血压回升阶段体现明显.

    作者:邵晓梅;方剑乔;张乐乐;连林立;喻晓静;董振华;莫雅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滋病腹泻中医诊疗规程问卷的构建

    目的 建立艾滋病腹泻中医临床诊疗规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结合中医学理论,总结艾滋病腹泻中医诊疗相关国内外文献、经过核心小组专家讨论,设计艾滋病腹泻中医临床诊疗规程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进行修订,初步建立艾滋病腹泻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调护及疗效评价规程.结论 该规程明确了病症含义与病因病机,突出了中医诊疗服务的标准化,同时体现宣教、随访及院内外连续性诊治的特点.

    作者:黄世敬;王阶;潘菊华;吴巍;薛柳华;张颖;陈宇霞;王健;李兴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促进创面修复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难愈性皮肤溃疡常继发于感染、外伤、循环障碍、代谢异常、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通常深达真皮及/或皮下组织,病程较长,临床疗效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学对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全身系统治疗与局部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促进创面修复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或减轻瘢痕形成.

    作者:王一飞;李欣;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带状疱疹21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上除常见进行性贫血及出血外还常合并各种类型的继发感染.带状疱疹即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末梢发生的一种特殊皮肤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合并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情重,恢复时间长,易于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英;杨文华;庞宇慧;张振会;朱影;武大勇;刘清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豆异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RAGE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 soybean isoflavone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25 - 35片段(amyloid β25-35,Aβ25 -35)双侧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30 mg/( kg·d)]、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10 mg/(kg·d)]、雌激素组[0.4 mg/(kg·d)]及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豆异黄酮高、低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造模后3天灌胃给药(2 mL/只),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连续21天.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RAG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可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RAGE蛋白、IL-6含量、Caspase-3活性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海马组织RAGE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具有下调作用,减弱炎症反应,降低Aβ的神经毒性,抵抗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刘长安;汪远金;那莎;朱洁;蔡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的证候研究

    目的 研究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CD4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结果 各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感染的患者多见脾虚湿蕴证,性接触感染者多见血热生风证,静脉吸毒感染者多见血虚风燥证.结论 艾滋病中医证型有血热生风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不同感染途径在各证型的分布方面有差异.

    作者:张彦敏;李峰;王玉光;倪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益气法为主构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治则治法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们生命的严重传染病,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显示不良反应小,不易形成耐药毒株,应用范围较广的优势.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重视整体调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毒载量,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机会性感染,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小,适于长期服用.

    作者:方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调免3号对封闭抗体缺乏型反复自然流产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调免3号对母血封闭抗体缺乏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封闭抗体缺乏型RSA患者61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1例服用中药调免3号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另选10名健康同龄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效率(blocking antibodies,Ab1)、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ic antibodies,Ab2)、T细胞亚群(T-lymphocyte cell subsets,CD4,CD7)、IL- 10、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r y-stimulating factor,M-CSF)的水平.结果 (1)试验组治疗后Ab1和(或)Ab2阳转率达87.1%(27/31),对照组为86.7% (2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皆CD4下降,CD8提高,CD4/CD8比值处于人体正常值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IL- 10、M-CSF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1年受孕率58.1%( 18/31),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P<0.05).结论 中药调免3号可促进母体封闭抗体阳转率,促进IL-10、M-CSF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加强了母体对胎儿的保护作用和对妊娠的正常维持,1年成功妊娠率明显升高.

    作者:高汉义;陶恩学;王燕;岳启安;任春娥;闫乐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预培其损序贯疗法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新鲜周期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健脾)预培其损序贯疗法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新鲜周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既往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rt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3次及以上的患者,行新鲜取卵/移植周期共6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IVF/ICSI)与对照组(单纯IVF/ICSI),每组30例,比较两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时间、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及种植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单周期人均获得胚胎(7.5±4.9)个,优质胚胎(5.1±3.8)个,两者较对照组(5.1±3.2,3.2±1.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Gn用量、COH天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妊娠率及种植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预培其损序贯疗法结合超排卵有利于胚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有望增加RIF患者的累计妊娠率.

    作者:于莎;匡延平;齐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索结合医学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随着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信息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非英文信息资源获取利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影响了医学研究人员对高质量和权威结合医学信息的获取,成为目前结合医学信息服务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以中美合作的“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结合医学信息中心”项目为示范,探索结合医学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作者:苏大明;范为宇;崔蒙;许家杰;张卫军;Sue Fan;Tania Bardyn;Judy Consales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医术语“同字异译”之现象

    2001年,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胡庚申教授宣读了论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从此,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进一步研究引起了译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推进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课题已陆续在不同领域展开.在此,笔者结合这一理论对中医术语里“同字异译”现象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医翻译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并推进生态翻译学在中国的应用.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骨关节冲剂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强骨关节冲剂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r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KOA的临床优势.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强骨关节冲剂治疗)、西药组(30例,双醋瑞因治疗)、联合组(30例,强骨关节冲剂联合双醋瑞因治疗).治疗3个月前后对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同时对C反应蛋白(CRP)、ESR、TNF-α、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3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CRP、ESR、TNF-α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优于另两组(P<0.05);3组综合疗效比较,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强骨关节冲剂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KOA,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强骨关节冲剂或双醋瑞因治疗,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繁盛;吴启富;戚晶敏;接红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证候诊断方法及分型文献研究

    为了解目前冠心病证候诊断方法的运用及辨证分型现状,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通过全面收集冠心病(胸痹)辨证诊断相关文献,设计内容分析表,提取辨证方法、辨证要素及辨证分型等信息,并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发现血瘀、阴虚、气虚、阳虚、痰浊等辨证要素在冠心病辨证文献中广泛存在,现代医家进行冠心病辨证诊断时,更多采用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本虚标实的冠心病基本证型得到广泛的认同.

    作者:罗文杰;吴焕林;王侠;阮新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的机遇和挑战

    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使用使艾滋病的病情进展得到了明显遏制,但是逐年增加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问题凸显,影响HAART临床效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本文通过对HIV生物学特性、HIV耐药原因、发生率、易发人群、突变位点等研究回顾,从疗程长而可供更换药物缺少、对所有服药者耐药监测和检测仍以更换药物为结局的不可行性、中药干预其他耐药的经验及临床试验中药干预HIV耐药显示出较好的苗头,提出目前国情下是中药干预HIV耐药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希望通过中医药干预能大限度减少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解决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作者:王丹妮;姜枫;张晓伟;郭会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