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例并发症分析

刘义宽;艾宾斌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2013年?月至2017年?月对我院完成36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其10例并发症作分析.结果:36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戳控感染3例,经抗感染、引流,于术后第6~9天治愈;腹腔感染1例,术后第3天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作腹腔引流,再次术后第9天治愈;切口合并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支持治疗,术后第16天治愈.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4例,经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于术后11~34治愈出院.阑尾残端瘘1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腹痛、发热症状,无腹膜炎体征,腹引管引流通畅,于术后第23天自闭.结论:LA并发症发生与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严重程度、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相关.正确认识阑尾炎的严重程度、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规范熟练的技术操作是预防和减少LA并发症的关键.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主要表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UACS慢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2组均口服氯雷他定1周,鼻腔吸人糖皮质激素1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辅助治疗,隔天1次,连续5次,对照组不予药物导入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程度、鼻部症状和体征、咽部症状方面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除鼻部症状外,咳嗽和咽部症状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呈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9%)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76.8%),统计学分析呈显著性差异(P=0.033).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慢性咳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于阅尽;黄卫;张慧;黄秋燕;黄少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随机选择家庭病床患者40例,纳入研究组,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同期选择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40例,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更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焕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产妇中产褥感染患者20例和同期剖宫产未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作出对比分析.结果:20例产褥感染患者中,均存发生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情况,与此同时产妇出现复旧不良情况.其中有14(70%)例患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宫体和宫旁压痛情况,此外有13(65%)例患者发生恶露增多和异味现象,19(95%)例患者的周围血白细胞增多.未感染组各项指标优于未感染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多加注意,积极实施预防措施,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伯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36).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的术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8%,与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3.89%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也具有显著区别,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降低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快速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临床护理干预价值比较突出.

    作者:黄嘉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和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我国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丰富中药和生物制药分离技术手段的同时,简化了制药分离操作流程,提高了制药分离效率.目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发展出微滤、纳滤和超滤等多种技术形式,并在抗生素提炼、多肽和氨基酸分离等多种分离操作中,有着系统的应用.笔者即从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分离操作入手,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李雪冬;唐志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补肺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咳嗽、咳痰、喘息、紫钳及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补肺活血化痰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吉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探究分析,来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月至12月的70名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为对象,把这些对象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人数相等的小组,35名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另外的35名观察组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专业的手术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上,综合手术护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瑾文;杜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60),治疗组(n=64).其中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苦参凝胶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48例为有效,有效率为80%,有12例为无效,无效率为20%.治疗组64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7%,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3.1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苦参凝胶和氟康唑胶囊,对霉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广泛应用并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荷黄升降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

    目的:分析和研究荷黄升降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6例习惯性便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取荷黄升降胶囊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39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4%,其中21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55.1%,由此可见其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荷黄升降胶囊治疗习惯性便利,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张秋香;温淑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各型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各型癫痫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各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n=80)和对照组(予以丙戊酸单用治疗,n=8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5%和85%,P<0.05;组间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在各型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解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本文就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临床的生化检验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探讨其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对严重溶血的复查、采血方式、以及血液标本处理都会影响着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结论:在严重溶血检验阶段,必须要对其进行复检,在血液采集环节,需要注意在输液对侧进行血液采集,而且还要对生化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作者:付淑琴;潘紫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骨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受到了大量人的关注.医疗行业加大了对骨科新技术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等,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升了骨科护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接诊的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84例,病例来源于2016年3月至9月,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查茶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在新生儿科护理中有效运用风险管理

    新生儿科病房中不乏会出现各类护理事故,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这些护理事故的发生,避免护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新生儿科有必要合理运用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价值,使其能够促进新生儿护理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

    作者:范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措施

    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细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护理工作的细节,才能够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实施细节管理,我们能够大幅度减小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新生儿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熊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HANA、HAMD量表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采用HAMA量表和HAMD量表的总分均值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疗效观察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便秘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每次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排出粪便干结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同时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焦虑,失眠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我科采用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便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茅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论述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的作用

    传染病对社会有非常大的危害.为预防传染病的爆发与大规模传播,就必须充分发挥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的作用,以供参考.

    作者:于然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食管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分析

    随着我国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逐渐的进入到一个精确的时代,提高着患者的放疗效果.然而在放射治疗中,经常会发生摆位误差的现象,影响着终的放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减少放射治疗摆位的误差,成为了食管癌放射治疗技术中急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对食管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减少摆位误差的对策,为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红;赖德星;罗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与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曾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