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罗爱玲;赖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因收治群体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接受治疗护理技术的多样性等,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要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平均可达20%~40%[1,2],使得治疗难度、病死率及医疗资源投入均增加,引起ICU医师广泛重视.
作者:苗慧慧;杨立明;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小儿腹痛疾病,为肠道炎症或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结肠区、回肠区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且腹痛多以右下居多,性质不固定,伴痉挛性疼痛、隐痛等不典型表现. 该病急性期应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诊断[1]. 我院在疑似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采用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潘洋;石磊;纪岩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 主要由阴道黏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俗称白带[1]. 正常情况下有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居于阴道内,形成正常菌群,阴道与这些菌群形成细菌生态平衡环境. 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或受到感染时,易发生阴道炎.
作者:石雪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效果差,易复发,而且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肝癌. 此时肿瘤生长迅速,体积较大,或多伴有广泛转移,已错过手术切除的佳治疗时机. 而选择药物化学治疗或介入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大,而且效果治疗也不甚理想.
作者:陈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血站的重要职责就是要保证采供血安全. 其中就包含着保证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安全. 配备必需的、有效的急救药品,正确地使用急救药品,是处置献血反应在血站范围的后一道屏障. 但在血站献血工作中,因使用率较低,未引起采供血机构的足够重视, 急救药品在日常使用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成为采供血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
作者:冯丽荣;马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 新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3.82亿,预计2035年将达到5.92亿[1]. 目前我国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2],并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之一[3]. 由于2型糖尿病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是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一直并注与研究的热点. 现将近年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孕周的增大,胎儿脐动脉S/D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脐动脉S/D值反映血管远端的阻力, 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有着重要的价值[1],但对脐带绕颈胎儿S/D测量时选择不同的脐动脉测量节点,所得到的血流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测量节点有利于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早、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定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开始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1],是导致多系统器官衰竭及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因素. 目前,ICU病房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是针对病原菌合理地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邝昊宇;廖莉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研究报告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继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套扎+硬化剂治疗中大出血的抢救配合、术前、术后护理以及脑梗死的护理,使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控制,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成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上消化道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其中慢性胃炎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之. 纤维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腔内病变,镜身柔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观察、易找出病因、明确病变及出血部位,并且可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检查时患者痛苦少,比较安全,适应证广并可摄像记录,因此对上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感染、炎症、肿瘤、出血等)不失为有诊断价值和常用、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使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确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便于指导患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是基层医院提高上消化道疾病诊疗水平有效、直接的方法之一.
作者:丁斌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学生化检验,是指从机体采集各类生物标本,然后进行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的医学检验,以检验结果服务于临床,对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1]. 分析前阶段是指从医师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请直至将检测标本送至实验室这一阶段[2].
作者:王俊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产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给母婴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因预防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致感染的概率大,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才能更进一步提高院内感染监控的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脊柱损伤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普通X线摄片和常规CT扫描有时不能准确显示脊柱复杂骨折情况, 而造成漏诊、误诊.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加之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脊柱损伤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1],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疗价值.
作者:马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手术器械经多次使用后易发生锈蚀现象, 如处理不当,其轴节和齿槽等处易发生生锈现象,不但会缩短器械使用寿命,还存在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1]. 为了保证再生手术器械达到有效的清洗灭菌效果,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采用浸泡—超声清洗—润滑的方法对手术再生器械进行处理,并与仅采用手工清洗—润滑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关键环节之一, 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建立一条有效而通畅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不适于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1]. 但导管留置时间长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者:万秀娟;第加美;李侠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约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国家之一,老年人健康问题应当引起政府和卫生行政机构的关注.
作者:李品林;钟倩红;谭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鼻腔、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鼻腔、鼻窦常见的上皮源性的良性肿瘤[1],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5%~4.0%[2].NIP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并且,本病组织学虽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复发率高,且多次复发后有癌变倾向,所以要与鼻息肉、癌鉴别,结合病史及检查,诊断不难,终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吴艺芳;连冈;苏松毅;叶捷庆;方建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女,26岁,孕23周时进行胎儿大畸形筛查,超声发现: 胎儿下颌部见无回声区, 范围约14 mm×11 mm×12 mm (图1),外形欠规则,囊壁尚光滑,彩色多普勒其内未测及血流信号.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胎儿下颌部囊性占位(甲状舌骨囊肿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作者:蒋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的监测, 新形势下医院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医院实验室已经建立了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等,实现了信息、数据、计算、统计等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
作者:郝鸿雁;杨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是一组发生于阴道黏膜的癌前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1]. 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关系密切[2].
作者:董国栋;赵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