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0例

王娅玲

关键词:益气活血方, 易善复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益气活血方加易善复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易善复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证候、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粉针剂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本院采用西药联合中药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龙开;彭风华;谢续标;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补肾方及拆方影响椎间盘细胞外基质胶原和代谢酶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及拆方影向退变模型大鼠颈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中Ⅰ型、Ⅲ型、Ⅹ型胶原和相关代谢酶MMPs/TIMP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胶原和MMPs/TIMP mRNA表达,凝胶成像系统扫描仪对各条带进行扫描,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光密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Ⅰ型、Ⅲ型、Ⅹ型胶原和MMP-1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TIMP-1 mRNA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化瘀补肾方及其拆方可明显降低Ⅰ型、Ⅲ型、Ⅹ型胶原和MMP-13 mRNA的过度表达(P<0.01或P<0.05).结论 退变椎间盘的Ⅰ型、Ⅲ型、Ⅹ型胶原mRNA表达增高,MMP-13 mRNA的高表达和TIMP-1 mRNA的低表达,MMPs/TIMP的比例失调,反映了退变椎间盘ECM合成和降解的失调.益气化瘀补肾方及拆方可能通过影响颈椎间盘组织胶原及相关代谢酶mRNA表达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作者:施杞;王拥军;李晨光;周泉;胡志俊;刘梅;周重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胃康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胃康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r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9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与糖胃康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与吗丁啉治疗(对照组),30例予降糖治疗(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胃动素(MOT)及胃排空率等变化.结果 糖胃康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胃排空率,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有利于血糖(餐后2h血糖及果糖胺)的控制;治疗组治愈率63.33%(19例),与对照组(26.67%,8例)及空白组(10.00%,3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63.33%)及空白组(3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糖胃康对DG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荣钦;张德宪;白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免疫及其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免疫及其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BXSB狼疮小鼠随机平分两组,即ATO治疗组和对照组,ATO 0.4 mg/(kg·d)隔日腹腔注射至90天和105天,观察至210天实验结束,比较两组小鼠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和IgG表达水平,RT-PCR法分别检测脾和肾组织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BXSB小鼠(每组各17只)生存时间比较,至210天时,ATO治疗组总死亡8只,而对照组总死亡13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0,P<0.05);血清抗ds-DNA抗体(OD值)对照组为0.566±0.080,ATO组为0.392±0.087,低于对照组(P<0.001).ATO组105天的血清IgG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脾组织IFN-γmRNA表达(灰度比值)分别为0.540±0.300和2.320±0.522(P<0.01);肾组织IFN-γ mRNA表达(灰度比值)分别为0.338±0.163和0.588±0.104(P<0.05).结论 ATO能够延长BXSB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外周血抗ds-DNA抗体和IgG的表达水平,抑制脾和肾组织IFN-γ mRNA的高表达.

    作者:夏晓茹;林素仙;周艳;朱小春;高中孟;许菲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方海蛇胶囊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海蛇胶囊(reinhartdt and sea cucumber capsule,RSC)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AD患者甲状腺功能轴的影响.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RSC治疗组(23例,采用RSC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21例,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联合治疗组(24例,采用RSC加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3、6个月,以MMSE、ADAS-Cog和ADL分数评定疗效;每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6个月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水平(TSH,FT3,FT4,TT3,TT4).结果 3组在治疗3、6个月,MMSE评分升高,ADAS-Cog、ADL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MMSE、ADAS-Cog、ADL评分与RSC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FT3、F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RSC组FT3、FT4、TSH、TT3、TT4水平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SC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AD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优于单一药物组,其可能是通过影响AD患者甲状腺激素代谢,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周智林;梁丽贞;严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剂对经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中晚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组(58例)给予鸦胆子油乳剂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8%、47.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P<0.05,P<0.01),而对照组化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较化疗前降低(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华琴;余寿益;王斌;梁贵文;黄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0例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益气活血方加易善复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易善复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证候、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娅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血清雌激素的影响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是指由生殖机能旺盛状态向生殖机能衰退的老年期过渡的过程中,因卵巢功能衰退乃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由清雌激素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岩;周胜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以药测证对肾虚和肾阳虚大鼠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 在分子水平揭示肾虚和肾阳虚内涵的异同.方法 肾虚证采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肾阳虚证采用皮质酮大鼠模型,均用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flavonids,EF)以药测证,分别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HPAT)组织,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各两次重复基因表达谱研究.结果 老年大鼠和皮质酮大鼠与青年大鼠比较,在HPAT轴上首先是众多的神经递质显著下调,接下来是生长激素类和性激素类都显著下调,其表达下调的模式呈高度一致,EF能逆转上述基因的表达;但EF在皮质酮大鼠显著上调热休克蛋白(HSP)和细胞色素P450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大幅度上调.结论 两组大鼠均具有肾虚的内涵,但肾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甲状腺激素促进能量代谢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作者:沈自尹;黄建华;陈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损伤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 制备(1)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CM):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不作任何处理;(2)正常用药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T-CM):通络救脑注射液按1μl/ml浓度作用10 h;(3)缺氧损伤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I-CM);(4)缺氧损伤用药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I T-CM):于损伤前4 h,加入通络救脑注射液1μl/ml;分别作用于糖氧剥夺损伤的神经元模型,通过测定神经元线粒体活性、线粒体膜电位(MMP)及细胞色素C(Cyt C),分析各个条件培养液对损伤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N-CM组与NT-CM组(P<0.05)均可阻抑损伤神经元线粒体活性的下降,尤其是NT-CM保护作用更为明显.(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MP明显下降;I-CM使受损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进一步下降;I-CM组可进一步降低受损神经元MMP,IT-CM可逆转神经元MMP下降,明显改善这种损伤状态.(3)N-CM组与NT-CM组均可降低损伤神经元的Cyt C释放,分别与模型组、I-C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旁分泌功能对损伤神经元的存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作用的实现可能与维持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有关,通络救脑注射液可促进该作用的发挥.

    作者:李卫红;李澎涛;华茜;洪庆涛;胡京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及情志致病方式研究

    目的 探求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病因以及情志致病的方式.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以青岛、济南及庆云县三地1 026例工人、干部、教师和农民为调查对象.结果 情志内伤所致病例占两证总人数的55.4%,忿怒悔恨、郁怒怨屈是情志内伤的主要种类,其次为心愿不合、忧思悲伤.结论 情志内伤是两证的主要致病因素,多种情志交织共同致病,直接伤肝是情志致病的主要方式.

    作者:乔明琦;王文燕;张惠云;徐旭杰;韩秀琴;慈玉珍;叶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目的 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中药复方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31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66例)和肾华组(65例),治疗12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主症积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肝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及肉眼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总病程、尿蛋白、中医主症积分、肾脏病理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Lee分级情况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的24 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下降(0.26±0.92)g/24 h和(0.26±0.95)g/24 h(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下降1.74±2.12和2.52±2.3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基线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兼症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过程中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与阳性对照药福辛普利相似,肾华片可以降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香美;陈建;陈以平;周柱亮;何亚妮;李平;魏日胞;邓跃毅;赵宗江;危成筠;李建军;杜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祛疣汤外洗治疗泛发性跖疣90例

    1999年2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自拟祛疣汤治疗泛发性跖疣90例,另以外用3%福尔马林溶液治疗80例作为对照,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智安;杨河清;李洁;郝中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28例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为咽喉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患者常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灼热感或微痛感、干咳、反复声音嘶哑等其中的一些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近2年来用清开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阙镇如;谢允平;蔡继一;黄钦辉;冉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希罗达等致手足综合征中、西医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几年手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手足综合征目前尚无标准的预防治疗手段,中、西医在对其的防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疗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琰;徐瑞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设计要点

    疗效是临床医学的核心,中医药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但缺乏可靠的证据.随着循证医学兴起,临床疗效的科学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开展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科学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成为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任务.科学严谨的方案设计是开展研究并取得高质量证据的前提,本文着重讨论如何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来进行中医药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设计.

    作者:张俊华;商洪才;戴国华;高秀梅;张伯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5天内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27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3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SE含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SE含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的血清NSE含量、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较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NSE含量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57,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r=-0.803,P<0.05).结论 三七总皂甙有效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韦世革;蒙兰青;黄瑞雅;李雪斌;黄建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抗肿瘤及其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从作用机制方面,分类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等的抗肿瘤及抗肿瘤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峰;刘培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补肾中药对哮喘缓解期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调节Th1/Th2平衡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 哮喘缓解期儿童20例,抽取静脉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每份血样均分为3部分,分为空白组、喘可治(CKZ)Ⅰ组和CKZⅡ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体外培养48h,分别收集细胞沉淀.荧光定量PCR检坝 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及细胞因子IFN-γ 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CKZ干预后,PBMC中T-bet mRNA的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增强,以CKZⅡ组的差异更为明显(P<0.01);CKZ组与空白组比较,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CKZ组的IFN-γmRNA的表达较空白组增强,其中CKZ Ⅱ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KZⅡ组IL-4 mRNA的表达强度较空白组显著减低(P<0.01).CKZ组的T-bet/GATA-3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Z组的IFN-γ/IL-4的比值较空白组上升,其中CKZⅡ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肾中药CKZ可以通过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多个环节,增强Th1细胞的功能,同时抑制Th2细胞的功能,对Th1/Th2平衡具有多层次的调节作用.

    作者:吴彬;俞建;王莹;杨毅;时毓民;汪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与舒乐安定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 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39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16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14天,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 中医药对患者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对早段失眠症状的减分亦比较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达到患者的生理睡眠要求,其有效率为80.5%(99/123例),总体疗效优于舒乐安定组[66.4%(77/116例),P<0.05];同时随着睡眠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DBP和SB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目标血压(<140/90 mmHg)的达标率[53.7%(66/123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9.7%(46/116例),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疗效,且其疗效优于舒乐安定.同时改善患者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作者:李海聪;杨毅玲;马明;李求兵;杨学青;王燕;陈钢;田心;陈晓光;张铁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