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兰;张捷;魏丽华
为了解西宁市不同年龄儿童腹泻常见的细菌及病毒流行状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数据便于临床医生及时治疗,收集2011-2012年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儿童患者的粪便标本392份,采用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检测方法,获得满意的调查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增多,如何保证围手术麻醉期间母婴的安全是每一个麻醉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是椎管内麻醉,而低血压又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是威胁母婴安全常见的因素之一[1],多种因素均可引起不同程度低血压的发生,究其防治措施也是多种多样.本研究旨在比较甲氧明及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血液酸碱平衡影响的差异,为临床麻醉中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用药方法.
作者:程连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检验医学迅速发展,功能各异的凝血功能自动化检测仪器不断推出,目前已成为临床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定期对科室凝血分析仪进行稳定性和准确性等评价,并进行比对,以保证科室两台凝血分析仪发出报告的可比性[1,2].本科室两台凝血分析仪均来自日本Sysmex公司,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具有机械性能好、故障率低,检测速度较快等优点.两台仪器检测原理与检测方法相似,但购进时间不同,维护、保养和使用不同,两台仪器检测结果存在偏差,应定期进行比对.
作者:邓香萍;杨镇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较传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影像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从医学院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现今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学影像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要能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自觉地接受和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跟上医学影像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影像图像,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加强与临床医师的密切联系,达到影像学检查的优化选择,努力获得科学的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陆大军;张向阳;袁为标;阮以荣;叶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由于其治疗周期较长,所以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尤为重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
作者:李灵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利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测试方法,对所有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优生工程.为了能给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婴幼儿进行预防工作,该项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4号)<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定的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之一.听力筛查的一般流程:健康新生儿实行阶段筛查:出生后48 h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 d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作者:王俊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快速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广泛渗透,已从过去原始手工操作逐步迈向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1].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出来,如何选择适宜技术进行项目检测,已经成为检验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对2种方法学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攀;李雪;喻荣华;吴雁;郑家深;杨昌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诊断依据之一是对血清标志物之一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HBsAg常用的方法是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ELISA法需要一定的设备、费时、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而胶体金法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任何设备.为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检测方法,我们用上述2种方法对407例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介绍如下.
作者:俞胜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肩关节解剖结构较复杂,传统X线检查,CT均有其局限性,对肌肉等软组织不能清晰显示.磁共振成像(MRI)因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肩关节肩袖的损伤[1].我们对48例有明确肩关节疼痛史的病例进行了MRI多序列、多角度的扫描,探讨MRI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佳扫描方法.
作者:王牧;杨春霞;吴前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患者的住院人数逐年提高,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并且,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情及病情,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汪晓亮;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原发性肝癌(P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CT动态增强是诊断小肝癌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肝动脉期扫描,可以很好地反映肝癌的动脉血供特点.本研究主要探讨小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
作者:亢世栋;李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我国,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的内部结构,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图像资料,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探讨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浮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胆囊癌并不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0.3%~6.0%[1],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无特异性.临床确诊者已多属中晚期,手术疗效差,切除率低,预后差.超声检查被公认为胆囊癌的首选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为 63%~82%,但误诊及漏诊仍较多,主因绝大多数胆囊癌患者合并结石和息肉或胆泥淤积等改变,早期缺乏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因其早期发现困难,病情进展较快,转移出现早,确诊时多属晚期.本研究收集 2008-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各种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106例,其中胆囊癌13 例,8例为术中或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误诊率达61.5%.分析误诊者临床资料,就其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蓉;杨学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很高,且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并趋向年轻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其放射治疗有所下降,但致残率达到70%~80%,以运动功能障碍常见.康复护理是针对患者的障碍情况,采用医学的、社会的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练习各种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使障碍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高水平,提高生活自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确保生活质量.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标本采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现代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的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起结果正确与否.另外,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及同等级别医院检验结果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从而延误了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影响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给医院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就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增加医护人员对该问题的了解,有助于获取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作者:李俊峰;李霞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者男,19岁,4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钝痛感,与进食及体位无明显关系,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泻、便血,自行服用阿苯达唑片后症状仍时有发作.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4.4%,红细胞计数4.2×1012/L.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右下腹腹膜炎征象及包裹性积液,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增大.
作者:陈钰;周克;吴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是起源于胚胎期神经脊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周围神经鞘瘤占全身良性软组织肿瘤的5%.关于周围神经鞘瘤影像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认识有限[1].本研究通过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16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神经鞘瘤影像表现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艳梅;周洁;梁治平;陈松;钟敏芝;曾旭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入院急,损伤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1].因此,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接诊颅脑外伤患者13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并探讨相关因素以提高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护理水平.
作者:王秀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准确、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是治疗和控制梅毒蔓延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既能避免漏检又适合大批量标本的筛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这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适用范围都存在差异,现将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列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