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癌超声误诊八例分析

刘晓蓉;杨学文

关键词:胆囊癌, 误诊原因, 症状不典型, 诊断准确率, 声像图表现, 胆囊切除术, 诊断方法, 早期发现, 手术疗效, 临床资料, 临床确诊, 分析报告, 恶性肿瘤, 胆囊疾病, 超声检查, 病情进展, 病理证实, 中晚期, 预后差, 误诊率
摘要:胆囊癌并不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0.3%~6.0%[1],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无特异性.临床确诊者已多属中晚期,手术疗效差,切除率低,预后差.超声检查被公认为胆囊癌的首选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为 63%~82%,但误诊及漏诊仍较多,主因绝大多数胆囊癌患者合并结石和息肉或胆泥淤积等改变,早期缺乏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因其早期发现困难,病情进展较快,转移出现早,确诊时多属晚期.本研究收集 2008-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各种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106例,其中胆囊癌13 例,8例为术中或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误诊率达61.5%.分析误诊者临床资料,就其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省古交市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病普查是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重要一环,是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途径,是有计划进行防治,降低发病率,有效控制妇女病发展,保护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我院2012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氧明与阿托品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增多,如何保证围手术麻醉期间母婴的安全是每一个麻醉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是椎管内麻醉,而低血压又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是威胁母婴安全常见的因素之一[1],多种因素均可引起不同程度低血压的发生,究其防治措施也是多种多样.本研究旨在比较甲氧明及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血液酸碱平衡影响的差异,为临床麻醉中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用药方法.

    作者:程连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声像图特征分析

    在我国,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的内部结构,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图像资料,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探讨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浮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治疗的优缺点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诊可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也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负担,影响正常生活.

    作者:曾庆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分析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快速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广泛渗透,已从过去原始手工操作逐步迈向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1].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出来,如何选择适宜技术进行项目检测,已经成为检验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对2种方法学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攀;李雪;喻荣华;吴雁;郑家深;杨昌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道炎在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分布情况

    阴道分泌物能直接反映阴道是否存在炎症及感染情况,可为阴道炎类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少许0.9%氯化钠注射液做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找到霉菌,即可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找到滴虫即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2012年我院妇科门诊对18 00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了常规检测,并将其按年龄段分为3组进行数据统计,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允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心理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的出现及颅底手术技术的发展,三叉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仍较高,永久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86%[1].伽玛刀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颅内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三叉神经鞘瘤放射外科治疗.现就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护理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张炜;张霞;沈春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成分输血技术不断发展,血小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增多,随着血小板的大量使用,同时也面临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问题.为探讨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对本院的120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红;贾卫青;李德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在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肝癌(P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CT动态增强是诊断小肝癌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肝动脉期扫描,可以很好地反映肝癌的动脉血供特点.本研究主要探讨小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

    作者:亢世栋;李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健康教育是医院中推行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疗给患者以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而且要结合患者的身、心需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常识、用药注意事项及饮食、活动、休息等如何合理安排以取得佳效果.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好评.但是,正如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健康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层次和水平.本文就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作者:赵淑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福建省宁德市门诊女性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至今已经分离鉴定出100多种HPV病毒的亚型,其中有40多种可感染生殖道上皮,约20种与肿瘤相关[1].根据HPV亚型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险性大小不同,可将HPV分为低危型、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主要导致尖锐湿疣和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如HPV6、11、42、43、44等亚型;高危型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宫颈癌和CIN2、CIN3,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因此,研究HPV感染对防治宫颈癌等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对我院检验科收集的524份宫颈细胞刷片标本进行了HPV21种亚型检测,旨在通过了解宁德市门诊女性就诊人群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情况,为宁德市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对该市女性人群的宫颈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兰;张捷;魏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脑膜瘤包括肿瘤起于岩骨后面,或侵及小脑幕者,但不含起源于斜坡的脑膜瘤,占CPA肿瘤的6%~8%,居颅后窝肿瘤第3位.因其位置深在,术野狭窄,邻近后组颅神经、脑干和重要的血管,故手术对肿瘤进行彻底切除难度及手术危险性较大,致残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对CPA脑膜瘤的患者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平;黄建军;仝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母亲婴儿的母胎期干预和新生儿护理

    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受孕母高血糖影响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为降低IDMS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与妇产科联合,从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母控制血糖开始进行早期干预,到进入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规范护理进行流程化管理,在降低IDMS的新生儿并发症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移动式数字摄影系统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临床工作的需要,移动式数字摄影系统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危重患者及其他原因不能到放射科检查的患者需要放射科技术人员到病房进行床边摄片.床边摄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方便了患者,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影像检查方法.然而,床旁摄片的图像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照片质量有待提高.本文结合我院床边摄片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影响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陈德华;赵家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外伤中的价值分析

    在骨与关节外伤性疾病中,膝关节外伤属常见多发性疾病,诊断时除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随着低场磁共振设备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使用,膝关节外伤后X线、CT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已作为常规辅助检查手段.因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尤其是脂肪抑制序列,能敏感地反映骨髓异常信号变化,有效地显示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发现X线、CT 不能明确的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挫伤等,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是膝关节外伤后较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积春;石敏琴;马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青海省西宁市儿童腹泻流行情况分析

    为了解西宁市不同年龄儿童腹泻常见的细菌及病毒流行状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数据便于临床医生及时治疗,收集2011-2012年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儿童患者的粪便标本392份,采用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检测方法,获得满意的调查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多脏器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时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本研究以血浆D-二聚体测定为观察对象,旨在了解这些指标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守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正确采集和送检实验标本的分析

    标本采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现代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的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起结果正确与否.另外,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及同等级别医院检验结果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从而延误了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影响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给医院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就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增加医护人员对该问题的了解,有助于获取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作者:李俊峰;李霞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周围神经鞘瘤的CT磁共振表现分析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是起源于胚胎期神经脊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周围神经鞘瘤占全身良性软组织肿瘤的5%.关于周围神经鞘瘤影像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认识有限[1].本研究通过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16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神经鞘瘤影像表现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艳梅;周洁;梁治平;陈松;钟敏芝;曾旭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银丁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而抑制病毒复制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基础[1].我们应用国产拉米夫定(银丁)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了抗病毒治疗的观察,并以同期保肝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锐;窦婷婷;郑帮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