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22例

王刚;周朝娟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辅助治疗, 放射性肺炎, 皮质激素治疗, 现报道如下, 常见并发症, 应用, 胸部肿瘤, 对照观察, 放疗后, 参芪液
摘要: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998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液)治疗放射性肺炎22例,并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枳朴汤促进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2003年8-10月我们用枳朴汤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5例,符合:(1)采用硬膜外麻醉;(2)术后患者使用自控止痛泵(PCA泵);(3)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止血药物及维生素类等(癌症患者术中腹腔给予化疗药).排除:(1)合并其它脏器的严重疾病;(2)近期使用过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

    作者:李力;刘婷;姜慧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方法论的思考

    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国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谢竹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8例,属脾胃湿热证者53例(其中湿重于热19例,热重于湿14例,湿热并重20例),脾虚证者15例.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黏膜AQP 3、4的基因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AQP 3基因表达的水平高于健康人组(10名)和脾虚证组,但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QP 4基因表达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脾虚证组(P<0.05或P<0.01);脾虚证组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脾胃湿热证各亚型之间比较呈湿重于热 > 湿热并重 > 热重于湿的趋势;治疗后脾胃湿热证患者及湿重于热亚型AQP 3、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健康人组及脾虚证组水平.结论 AQP 3、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中药可能通过影响AQP 3、4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更新;劳绍贤;黄志新;胡玲;胡斌;张诗军;黄列平;罗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塞通软胶囊辅助治疗髌骨软骨病38例

    髌骨软骨病又称髌骨软化症,是以膝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2001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在应用关节镜下软骨面修整、髌骨钻孔减压(简称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髌骨软骨病38例,并与单纯手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张佐伦;张伟;孙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22例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998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液)治疗放射性肺炎22例,并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刚;周朝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

    2001年10月-2003年8月我们用中药合并阿普唑伦治疗失眠症50例,并与单用阿普唑伦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慧鹏;霍军;于海亭;孔德荣;刘俊德;王俊;孟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单个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与应用

    随机对照试验根据分配单位的不同,可以是单个病例(随机分配治疗)、多个病例(随机分组),也可以是群组如家庭、班级、社区.中医药擅长治疗慢性病,其辨证论治的特点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单个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以其便于观察,减少个体差异,研究费用低廉,适用于慢性病的对症治疗研究.其特点是对两种治疗方案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多次交叉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该设计的原理、方法、步骤、适用对象和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鱼金注射液辅助治疗流行性喘憋性肺炎54例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一种.2003年11月-2004年1月,我院儿科用鱼金注射液治疗本病54例,并与病毒唑治疗的5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强英;王伟;王庆军;赵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愈附红细胞体病2例

    例1 陈某,男,6岁,因疲乏、困倦加重2个月,于2002年8月5日就诊.经查:巩膜无黄染,结膜及口唇稍苍白,心尖部1级缩鸣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肋下1.5 cm,边厚质软,脾未扪及.舌红少苔,脉细数.实验室检查:Hb 90 g/L,RBC 3.0×1012/L,红细胞比容0.28L/L,网织红细胞20%,WBC及TPL均在正常范围;血总胆红素38 μmol/L,直接胆红素3 μmol/L,空腹血糖3.3 mmol/L,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胸片未见异常;末梢血片吉姆萨染色,油镜观察受感染的红细胞表面有数量不等的附红细胞体附着.临床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中医辨证属感染瘟疫之毒并兼气血亏虚,阴虚内热.治宜泻火解毒,补气养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5g 黄柏8g 大青叶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当归5g 黄芪10g,每日1剂水煎服,4剂后诸证减轻,复查附红细胞体减少,继服10剂,诸证消除,复查附红细胞体阴性.

    作者:魏岚;刘学辉;姚崇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心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BT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通讯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重量、NF-κB p65表达、血清中TNF-α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连接蛋白Cx43大量降解.SSTG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减轻;血清中TNF-α、ICAM-1水平下调(P<0.05);NF-κB p65表达及Cx43降解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严重,NF-κB信号途径可被激活,Cx43降解严重.SSTG能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血清中TNF-α、ICAM-1的过量分泌和抑制Cx43的降解,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作者:刘建勋;韩笑;马晓斌;王杨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癌痛平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舒尔芬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相关情况,血浆β-内啡肽(β-EP)、环核苷酸(cAM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减轻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次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止痛作用起效时间,延长止痛作用维持时间,减少压痛、叩痛积分,提高血浆β-EP、降低cAMP水平等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肯定,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浆β-EP含量、降低cAM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作者:吴勉华;周学平;程海波;周红光;周仲瑛;王瑞平;许尤琪;葛信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便秘60例

    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们用电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便秘患者60例,并与口服番泻叶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海;王宝华;张仲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西洋参叶总皂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西洋参叶总皂苷(PQS)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除假手术组10只大鼠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但不作结扎外,其余40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PQS(大、小剂量,即54 mg/kg和27 mg/kg)、开搏通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Fa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46.48%)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03%,P<0.01);与模型组比较,开搏通组和PQS大、小剂量组3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分别为23.53%、17.58%、25.17%,均P<0.01);开搏通组和PQS大、小剂量组Bcl-2基因表达均上调, Fas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 PQS能明显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下调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具有抗缺血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殷惠军;张颖;蒋跃绒;罗兰;刘颖;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核因子-κB在黄芩甙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黄芩甙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以中药单体黄芩甙作为主要诱导剂,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和NF-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结果黄芩甙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同时表达多种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对照组无类似情况,但出现P65由胞浆向胞核移位,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为(28.2±6.1)%;黄芩甙诱导后P65信号主要仍在胞浆中表达,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少,细胞凋亡率[(12.2±2.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甙可抑制NF-κB的活化,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琴;贾延颉;杨军;董为伟;杨于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薄荷脑止痛剂注射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肛门病术后肛门部疼痛临床较为常见,笔者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肛门病术后患者采用复方薄荷脑止痛剂行肛周局部封闭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铎;郑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对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常规西药(对照组)、常规西药加用葛根素(葛根素组)和常规西药加G-CSF(G-CSF组) 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心肌梗死面积、血浆G-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与G-CSF、MMP-9、IL-6、TNF-α呈正相关(r=0.45、0.42、0.44、0.42,P<0.01);治疗28天时,葛根素组、G-CSF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1);治疗7天时,葛根素组G-CSF、MMP-9、IL-6、TNF-α均降低(P<0.05),G-CSF组则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及G-CSF均可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但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完全不同.

    作者:肖立中;高凌俊;马绍椿;赖少燕;林晓云;曾兆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全血细胞减少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强烈化疗的常见并发症.2001年11月-2003年12月我院血液科对1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大剂量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并与合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的102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英;钟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长期服用牛黄宁宫片致慢性砷中毒2例

    2003年8月-2004年2月,我们收治2例因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牛黄宁宫片致慢性砷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例1 边某,女性,35岁;主因皮肤变黑0.5年,发热、四肢无力、麻木20天,发现血象改变1天,于2003年8月8日入院,住院号64328.患者因患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氯丙嗪、舒必利、舒乐安定.近两年来,加服牛黄宁宫片,每日9~12片(每片重0.34g),预防复发.

    作者:王利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我院使用的中药饮片看饮片的标签和包装问题

    目前,医药市场上的中药饮片标签与包装多存在不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情况.以我院使用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我院从贵阳市某3个单位采购中药饮片,这3个单位提供的中药饮片包装袋内均用合格证代替标签,但我们从3个单位所送的中药饮片中随机各抽取5张合格证,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发现所抽取的合格证及饮片包装都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耿维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银杏叶提取物1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5例)用强的松30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氧分压、CT、白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动脉氧分压治疗后均改善(P<0.05),IL-6、IL-8和TNF-α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肺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

    作者:何明;张晓梅;苑惠青;钟湘;刘薇;郝素英;杨效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