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长宏;刘忠平;王晓燕
概念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 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
作者:陈治水;张万岱;危北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黄芩甙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以中药单体黄芩甙作为主要诱导剂,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和NF-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结果黄芩甙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同时表达多种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对照组无类似情况,但出现P65由胞浆向胞核移位,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为(28.2±6.1)%;黄芩甙诱导后P65信号主要仍在胞浆中表达,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少,细胞凋亡率[(12.2±2.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芩甙可抑制NF-κB的活化,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琴;贾延颉;杨军;董为伟;杨于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会议于2004年10月24-2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本次大会由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承办.大会共收到论文73篇,其中专题讲座7篇,大会发言10篇,书面交流56篇,并已汇编成册.来自全国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沈自尹院士为祝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欣然题词:理想是人生之路标,创新乃科学的灵魂.这次会议学术交流主要涉及中西医结合基础创新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关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进展及展望,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我国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鹏;王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9-11日在昆明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65名,征集论文93篇,其中有关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论文70篇,基础研究论文23篇.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1)讨论中医血液学学科的病证名,建立明确的、排他性的、中西医界均能接受的相对统一的中医血液病病证名,有利于临床研究和交流.与会代表针对此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命名基本上取得了共识.(2)展示近两年来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治疗和实验研成果.(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白血病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目前中医药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面探索出了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毒副反应小的特点,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因此会议认为应大力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界对MDS采取前瞻性、大样本、对照治疗研究,为MDS的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
作者:刘锋;麻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全血细胞减少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强烈化疗的常见并发症.2001年11月-2003年12月我院血液科对1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大剂量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并与合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的102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英;钟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用自制的抗疮凝胶治疗Ⅱ度溃疡型褥疮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仓生;张军;张捷;李红;高佩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医药市场上的中药饮片标签与包装多存在不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情况.以我院使用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我院从贵阳市某3个单位采购中药饮片,这3个单位提供的中药饮片包装袋内均用合格证代替标签,但我们从3个单位所送的中药饮片中随机各抽取5张合格证,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发现所抽取的合格证及饮片包装都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耿维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机对照试验根据分配单位的不同,可以是单个病例(随机分配治疗)、多个病例(随机分组),也可以是群组如家庭、班级、社区.中医药擅长治疗慢性病,其辨证论治的特点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单个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以其便于观察,减少个体差异,研究费用低廉,适用于慢性病的对症治疗研究.其特点是对两种治疗方案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多次交叉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该设计的原理、方法、步骤、适用对象和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支气管动脉插管的介入疗法已成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1].1999年1月-2002年10月我们将这一技术与中医学相结合,用于治疗32例肺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苑静波;刘兆勋;刘冲;贾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8-10月我们用枳朴汤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5例,符合:(1)采用硬膜外麻醉;(2)术后患者使用自控止痛泵(PCA泵);(3)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止血药物及维生素类等(癌症患者术中腹腔给予化疗药).排除:(1)合并其它脏器的严重疾病;(2)近期使用过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
作者:李力;刘婷;姜慧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一种.2003年11月-2004年1月,我院儿科用鱼金注射液治疗本病54例,并与病毒唑治疗的5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强英;王伟;王庆军;赵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心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BT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通讯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重量、NF-κB p65表达、血清中TNF-α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连接蛋白Cx43大量降解.SSTG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减轻;血清中TNF-α、ICAM-1水平下调(P<0.05);NF-κB p65表达及Cx43降解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严重,NF-κB信号途径可被激活,Cx43降解严重.SSTG能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血清中TNF-α、ICAM-1的过量分泌和抑制Cx43的降解,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作者:刘建勋;韩笑;马晓斌;王杨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8月-2004年2月,我们收治2例因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牛黄宁宫片致慢性砷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例1 边某,女性,35岁;主因皮肤变黑0.5年,发热、四肢无力、麻木20天,发现血象改变1天,于2003年8月8日入院,住院号64328.患者因患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氯丙嗪、舒必利、舒乐安定.近两年来,加服牛黄宁宫片,每日9~12片(每片重0.34g),预防复发.
作者:王利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肛门病术后肛门部疼痛临床较为常见,笔者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肛门病术后患者采用复方薄荷脑止痛剂行肛周局部封闭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铎;郑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1年10月-2003年8月我们用中药合并阿普唑伦治疗失眠症50例,并与单用阿普唑伦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慧鹏;霍军;于海亭;孔德荣;刘俊德;王俊;孟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简称中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中药加化疗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脾虚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9.5%和33.3%;中医脾虚证候疗效:控显率治疗组(72.1%)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对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刘静;王维平;周奕阳;方震宇;侯凤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配合使用中药神农33号注射液(简称神农33号)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治疗,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Ⅲ)评分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12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57例).两组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使用中药神农33号(静脉滴注,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第3、5、7天的APACHEⅡ、Ⅲ评分变化趋势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存活50例,死亡22例;对照组患者存活25例,死亡32例.死亡患者APACHEⅡ、Ⅲ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Ⅲ评分第5、7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水平第3、5、7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DS患者经加用中药神农33号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PACHE评分下降.APACHE评分系统可以作为判断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且以APACHEⅢ评分更确切.
作者:常文秀;高红梅;曹书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探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个证型组:即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每组24例,另设一健康人对照组(24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的ICAM-1、CD62P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ICAM-1、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其中痰瘀阻络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组和痰热腑实型组(P<0.01);痰瘀阻络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热腑实型组(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的ICAM-1、CD62P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ICAM-1反映了体内痰阻或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而CD62P则反映了体内血瘀状态.提示痰瘀阻络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作者:祝美珍;李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11月-2003年6月,我们用安康口服液治疗抑郁症患者41例,并与用阿米替林治疗的39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彪;刘友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国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谢竹藩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