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熊家轩
对疾病分类和证候分类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疾病的证候分类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之一,并指出可以从基于疾病诊断的中医证候分类和基于疾病疗效的中医证候分类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吕爱平;陈可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麦味地黄口服液对激素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病情处于活动期的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为0.5~1mg/kg,持续6~8周后,根据病情尽可能减量.治疗组同时加服麦味地黄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2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两组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治疗组为优(P<0.05),激素用量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麦味地黄口服液能提高激素对SLE疗效,并减少激素用量,可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旭燕;许东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7天,制备含药血清,用MTT法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HSC-T6生长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NF-κB蛋白抑制因子IκB磷酸化水平,用凝胶阻滞实验(gel shift assay)检测药物作用30min后NF-κB与DNA的结合水平.结果中药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快速抑制IκB磷酸化,30 min达到高水平,6 h恢复至基础水平;可改变NF-κB与DNA结合水平,使其与DNA结合能力下降.结论中药复方保肝宁能抑制IκB磷酸化,降低NF-κB活性,并改变NF-κB与DNA的结合水平.
作者:谭焱;吕志平;欧素能;张绪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背俞穴治疗CFS患者40例,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结果FAI及SCL-90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背俞穴为治疗CFS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倩;熊家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按3:1比例随机分组,与心律宁片(苦参总碱)对照观察,病例完成治疗组165例,对照组56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冠心病室性早搏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HRV)和QT离散度(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SDNN、SDANN、SDNN Index、PNN50变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博和中医证候有明显疗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谷春华;吴以岭;田书彦;高学东;齐晓琳;贾振华;杨立波;李云鹏;徐贵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将34例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激素、抗病毒、抗细菌、对症及支持疗法等联合用药,对照组未给予中药治疗,其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18例,痊愈15例,好转2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16例,痊愈8例,好转2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术后肺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近年国内文献报道的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归纳分析.本品可致多系统(如:免疫、血液、泌尿、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因此,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绍德;莫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用机制的报道做一综述,试图寻找中药治疗COPD的优势靶点和优势环节,以期提高COPD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作者:姜云香;吴金峰;杜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复杂肾结石特别是鹿角形或铸形结石伴多发肾结石的手术难度大,结石不易取净,残留的结石可并发反复感染,引起腰痛不适,宜早期处理.但是患者手术后体质较弱,短期内常不能耐受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或再次开放手术治疗残留肾结石.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在术后早期促使残留结石排出,值得研究.现将57例复杂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患者接受排石中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光;卢海庆;李异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用益气温肾、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2000年7月-2002年7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45例,其中有1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M,行姑息手术后复发,其他29例为临床诊断,其中15例有进行性加重痛经症状,22例可触及后穹窿质硬触痛结节,7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均<5cm);
作者:吕晓顺;张立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1例因抗结核药物致HBsAg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童德臣;王健;段智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癌前期病变(GPL)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GPL,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血瘀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康胃颗粒治疗,对照组32例予胃复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和抗HP疗效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胃颗粒是一种治疗GPL的有效药物.
作者:吴耀南;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复合液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镜局部喷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将UC患者86例,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52例)在第1、3个疗程前应用结肠镜局部喷注复合液A(由生理盐水、致康胶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配制而成)加思密达各1次,第1个疗程用复合液A加思密达,第2个疗程用复合液A,第3、4个疗程用复合液B(由生理盐水、致康胶囊、庆大霉素配制而成),每晚保留灌肠,每个疗程15天,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4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完全缓解3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对照组34例,完全缓解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致康胶囊复合液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镜局部喷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较好.
作者:张杰;曾宇锋;肖斌琼;王娟;赵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强迫症患者65例分为氯米帕明组33例和穴位刺激调控组32例,进行对照研究.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氯米帕明组痊愈率为24.2%(8/33例),显效率为27.3%(9/33例).穴位刺激调控组痊愈率为37.5%(12/32例),显效率为34.4%(11/32例).第4周末起两组间的Y-BOCS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穴位刺激调控组疗效优于氯米帕明组.氯米帕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穴位刺激调控组.结论穴位刺激调控组疗效优于氯米帕明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作者:冯斌;刘兰英;徐方忠;陈炯;王佩蓉;陈文松;于恩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针对中晚期肝癌普遍存在的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的临床特点,采用清热解毒为主、健脾行气活血为辅的自拟方中肝合剂治疗5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初明;龚黎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单用西药,治疗组(35例)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或肺康冲剂加百令胶囊;3个月后根据COPD生活质量评估软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淬灵;武维屏;万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内科于2000-2003年对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3种脾虚证模型小鼠在消化吸收方面的改变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力竭游泳组和劳倦过度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胃排空、肠推进速度、血清胃泌素含量、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种方法塑造的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D-木糖排泄率降低、胃排空、肠推进速度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劳倦过度组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力竭游泳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脾脏指数降低不显著,大黄组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胸腺指数变化不显著.结论劳倦过度法塑造脾虚证动物模型各指标的变化显著,大黄泻下法和力竭游泳法变化不显著.
作者:胡琳琳;高云芳;何志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们根据肾性蛋白尿有湿热、毒、瘀、虚的病理特点,创制了保肾消白散用以治疗肾性蛋白尿5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树宽;耿迎春;徐文莲;郭月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