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曾宇锋;肖斌琼;王娟;赵爱华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本C区启动子(basal core promoter,BCP)联合点突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未经拉米夫定及干扰素治疗的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瘀血阻络型,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肝脏生化指标及BCPnt 1762A-T和nt 1764G-A联合点突变.结果实证组的变异株检出率明显高于虚证组,其中湿热中阻型患者变异株的检出率高.结论实证者可能较易发生BCP联合点突变,其中湿热中阻型患者可能更为显著.
作者:周飞;王灵台;陈建杰;赵钢;张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西药组(32例)、西药组(31例).西药组以口服达英-35(Diane-35)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服右归丸加减.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及治疗停药后第6个周期患者体内相关的内分泌激素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和B超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但停药后第6周期,西药组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和状况,而中西药组仍保持治疗后的水平和状况(P<0.01),且月经恢复正常,排卵恢复及妊娠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不但能收到近期明显效果,而且能使疗效得到巩固.
作者:陈丽笙;周金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们根据肾性蛋白尿有湿热、毒、瘀、虚的病理特点,创制了保肾消白散用以治疗肾性蛋白尿5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树宽;耿迎春;徐文莲;郭月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单用西药,治疗组(35例)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或肺康冲剂加百令胶囊;3个月后根据COPD生活质量评估软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淬灵;武维屏;万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0-2004年我科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川芎嗪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04例患者来我科就诊,均经电测听检查后确诊,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明确诊断后治疗分两组.观察组53例(62)耳,男31例,女22例,年龄10~54岁,平均37岁,病程1~30天,平均18天,伴耳鸣48例,眩晕恶心呕吐11例.近期呼吸感染9例,高血压11例,颈椎病10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51例(58耳),男28例,女23例,年龄13~61岁,平均39岁,病程1~35天,平均20天,伴耳鸣42例,眩晕恶心呕吐10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6例,高血压10例,颈椎病7例,糖尿病2例.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经检验均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周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自2003年3月-2004年10月,笔者采取低温射频等离子体消融联合金喉健喷雾剂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8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志立;丁秋云;孔锋;严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片)20mg,每日2次;治疗组(35例)加服加味黄连温胆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肌酶谱、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6%,31/35)和对照组(56.7%,17/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累计时间、与活动有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RBCAI)、红细胞变形指数(RBC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仅全血黏度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呼永河;李静;武娜杰;吴深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用机制的报道做一综述,试图寻找中药治疗COPD的优势靶点和优势环节,以期提高COPD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作者:姜云香;吴金峰;杜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疾病分类和证候分类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疾病的证候分类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之一,并指出可以从基于疾病诊断的中医证候分类和基于疾病疗效的中医证候分类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吕爱平;陈可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心绞痛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及对照组(60例,常规抗心绞痛西药治疗).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及部分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78.3%,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18.2%,对照组30.0%;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治疗组无,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及部分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邱忠霞;马贺军;王涤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温里药配伍对活血药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理.方法将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灌胃小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各复方在小鼠血浆中芍药苷血药浓度,以单用赤芍为对照,计算各配伍复方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芍药苷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7.22%、123.62%、108.39%、226.02%和116.73%.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峰浓度(Cmax)、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存在差异(P<0.05),而达峰时间(tmax)无差异(P>0.05).结论温里药胡椒、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能提高赤芍主要效应成分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从复方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作者:杨祖贻;裴瑾;刘荣敏;程佳;万德光;胡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近年国内文献报道的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归纳分析.本品可致多系统(如:免疫、血液、泌尿、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因此,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绍德;莫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3种脾虚证模型小鼠在消化吸收方面的改变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力竭游泳组和劳倦过度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胃排空、肠推进速度、血清胃泌素含量、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种方法塑造的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D-木糖排泄率降低、胃排空、肠推进速度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劳倦过度组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力竭游泳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脾脏指数降低不显著,大黄组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胸腺指数变化不显著.结论劳倦过度法塑造脾虚证动物模型各指标的变化显著,大黄泻下法和力竭游泳法变化不显著.
作者:胡琳琳;高云芳;何志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针对中晚期肝癌普遍存在的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的临床特点,采用清热解毒为主、健脾行气活血为辅的自拟方中肝合剂治疗5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初明;龚黎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复合液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镜局部喷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将UC患者86例,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52例)在第1、3个疗程前应用结肠镜局部喷注复合液A(由生理盐水、致康胶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配制而成)加思密达各1次,第1个疗程用复合液A加思密达,第2个疗程用复合液A,第3、4个疗程用复合液B(由生理盐水、致康胶囊、庆大霉素配制而成),每晚保留灌肠,每个疗程15天,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4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完全缓解3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对照组34例,完全缓解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致康胶囊复合液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镜局部喷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较好.
作者:张杰;曾宇锋;肖斌琼;王娟;赵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背俞穴治疗CFS患者40例,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结果FAI及SCL-90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背俞穴为治疗CFS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倩;熊家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疸湿、热病因的本质,寻找黄疸辩证的客观指标.方法 95例成人黄疸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其中61例不伴细菌或真菌感染,34例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观察其血清生化指标、黄疸颜色、舌象、脉率.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DBIL/IBIL≥1),皮肤多呈暗黄色,舌质红或正常,苔白;肝硬化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出现贫血,而使舌质变淡;合并感染的患者出现脉数、苔黄.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DBIL/IBIL<1),皮肤多呈鲜黄色,舌质红,苔黄.结论 DBIL/IBIL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的证型,DBIL/IBIL≥1者多湿重于热,DBIL/IBIL<1者多热重于湿; DBIL/IBIL≥1患者如出现脉数、苔黄提示湿郁化热.
作者:吴雄志;陈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1例因抗结核药物致HBsAg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童德臣;王健;段智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与手术相结合对原发性肝癌Ⅲ期患者的协同作用.方法综合组42例在手术前7天口服中药解毒消癥饮并于术后7天继续口服扶正抑瘤方2年,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手术后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综合组术后4、8周NK细胞活性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组6、12、24及36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7.6%(41/42例)、85.7%(36/42例)、52.3%(22/42例)、40.5%(17/42例),而对照组依次为96.7%(29/30例)、83.3%(25/30例)、50.0%(15/30例)、30.0%(9/30例),其中两组3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24个月复发率比较(综合组:54.8%,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中药在肝癌Ⅲ期围手术期中应用有明显作用,能够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及提高累计生存率.
作者:陈立武;林晶;陈文;张伟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