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
人一上五十岁,就会明白许多事情.不到明白的年龄,就不会明白.孔老夫子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只有经历过,你才能知道的呀!五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像二十岁时那样美好,也不像三十岁时那样悲观,亦不像四十岁时那么复杂.五十岁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既不美好,也不悲观;既不简单,也不复杂,如是而已.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利往.几千年的人类都是这样走的呀!那么让它继续走好了.你可以成为参与者,你也可以成为旁观者,但是你没有必要成为评判者.
作者:高建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西餐不讲究食得及时,即不懂得鲜.西方人一个大冰箱,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这里说的是大概,别较真儿.中餐就不一样,讲究“得其时”.比如关中人给你下一碗捞面,面不是干捞,要带一点儿汤,搅拌起来有一种黏黏的感觉,这叫“然”面,这就要随捞随吃,不能等,再等就坨了,不好吃.所以,在北方,饭桌上常听人劝您:“趁热吃!”关中人说“闻热吃”,一个意思.四川水煮肉片,不趁热吃的话,就赶紧倒了吧.
作者:许石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
作者:林清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预判经济走势,有很多指标.除了官方的统计数字、华尔街的调研报告和股市的V线图外,在民间,也有很多另类的经济信号.您瞧,一位内科医生判断经济走势的信号是栓剂的使用量.财务焦虑会引起饮食缩减,饮食缩减会引起胃肠失调.因此,当栓剂销量增加时,半年后经济必然下滑;相反,当栓剂使用量下降时,经济则会上涨.
作者:一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认识玛丽亚时,她已经四十出头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干着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有个当医生的丈夫和一对十几岁的儿女.这样的生活在一般人眼里几乎是完美的,但不知足的玛丽亚硬是开始了艰难的中文和中医学习.那时她虽然才开始学中文,但打太极拳已经好几年了,而且动作非常漂亮规范.
作者:朱丽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用“奇人、奇事、奇招”来概括毛泽东的养生习惯,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按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他跟医生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保健医生们经常会听到他说这样的话:“要是都按照你们说的去做,那我就没得活了.”他就是这样,原则上配合医生,又时不时同医生搞搞小“摩擦”.摩擦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套既吸纳了医生的部分意见,又有他自己个性特色的“毛氏养生术”.
作者:顾英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在北京生活的3年里,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关于中国国内伪劣食品的报道.每次看到这些报道,我都会洋洋得意地向身边的中国朋友吹嘘:“看吧,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伪劣食品问题.中国有这么多伪劣食品,大家每天都担惊受怕,但住在日本列岛上却不用这样,真是幸福啊.”然而如今,再也没有日本人可以说这种风凉话了.6个月前,席卷整个日本的伪劣食品“大型台风”,使日本这个国家的诚信一瞬间荡然无存.
作者:近藤大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男人治国,女人烹小鲜,那是古话,现在男女平等,女人可以治大国,而且治得很不错,女总统就不少;男人烹小鲜也很出色,顶级大厨男人尤多.男人走进厨房,心态不尽相同,可谓是条条道路通厨房,不管路上有什么崎岖和风景.一类是,有些男人在家没身份、没地位,被河东狮吓进去的;二类是,因老婆厨艺拙劣,不堪忍受,只有自己操刀,逼进去的;三类是,经不起老婆孩子的甜言蜜语,骗进去的;四类是,怕烟熏火燎折损爱妻娇嫩的肌肤,自己权衡利弊进去的;五类是,我不进厨房谁进厨房,奉献进去的,如此等等.
作者:赖广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越是不起眼的东西越考验真功夫.其实像佛跳墙这类“高级杂烩”的东西,讲究的是一个备材料的实力,如果我手头的货齐,照本宣科也差不到哪里去.反而是像凉菜这样一些“雕虫小技”的东西足以考验出厨师的功夫.粤菜不怎么讲究凉菜,而川菜和淮扬菜里凉菜要配专门的师傅.川菜中凉菜成功的地方就是发明了红油这一概念,泡菜上淋一点红油就不觉得太斋,水煮的白肉拌进一匙红油便回味绵长.
作者:闫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四季食单”.“小满河歪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说的便是违时之食.清明前,刀鱼刺软,河蚌浆足,夏用鲤、虾,秋鲈霜蟹,都是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肥味美,养分充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鳜鱼、河豚的佳食用时机.
作者:刘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美味靠等.有时候,等很长时间才能享受到的食物,因为积蓄了太多的欲望和想象,味道会变得格外鲜美.现在上海商务楼里有不少饭店,扎堆营业,规模不大,生意奇好.顾客一般都是白领和准白领,反正三十岁上下的小青年,在下午五六点的样子就聚集在落地大玻璃门门口.这种饭店,你说它属于什么帮派,不好说.寿司、刺身、红豆冰沙、大肠煲、京酱肉丝、蛋炒饭、咖喱鸡、冬阴功、咖啡、奶茶都有,整个儿一个混搭,但他们的生意就是好到要排队.你再看这些小青年在等座位时的表现,用手机玩游戏,或者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地琢一口.他们心里有底,美味就是在这种气氛中诞生的.
作者:沈嘉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很多女性发现,自己的皮肤在晒黑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白皙状态,同伴在晒黑后,肤色却可以慢慢地变白.这是为什么呢?皮肤在经过日光照射后,皮肤内的黑色素会根据肤质和晒后皮肤的保养方式,形成不同的状态.这些不同的形态会影响皮肤的颜色,形成真晒黑或假晒黑.若是皮肤在晒伤变黑之后,过了几天又慢慢地变白了,就是所谓的假晒黑.
作者:周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奥列格是二战时苏军的一位大尉.1942年4月的一天,他奉命带领一个排,向伏尔加河左岸的一小股纳粹德军发起突围反攻.可遗憾的是,反攻终失败了,他和另外三名幸存下来的士兵,被德军围困在一栋三层高的房子里,进退两难.更让奥列格没想到的是,这栋易守难攻的房子里居然还住着一个人——17岁的美丽少女莉娜.莉娜的家人全死于德军的炮火,无依无靠的她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孤单和绝望中.
作者:牧徐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前苏联高加索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乡之一,现在由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几个国家分辖,这里每10万人就有50人在庆祝自己的百岁寿辰.六个永恒几个世纪以来,高加索地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稳定不变的饮食习惯.法国一个研究机构对该地区进行了六年调研后发现,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有六个永恒的因素.一、食不过量.高加索人认为肥胖是一种病态,不吃“后一口”,养成按时进餐、吃饭时心情愉快的习惯.
作者:吴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的朋友聂勒是个佤族人,黑脸,写诗.他在冬天开始的时候送我一盒茶叶和一百多个核桃,他交代说,核桃是他家种的,茶是佤山产的.我把他送我的茶放些在茶杯里,倒上开水,少顷,水色变成了深秋的颜色,褐黄,重些的茶叶,已经沉到了底,轻些的浮在水面,降落伞一样缓慢地一片片打开,然后旋转着落下去.茶是清心的.到了清心,就进入了境界.茶是慢的,水是快的.
作者:于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部队刚移防金门时,她每天都会写一封情书给我.如此半年,忽然就音讯全无.我心知肚明,她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我觉得快要罹患忧郁症了,每天早晨醒来都失去起床的力量,不知如何鼓起勇气去过新的一天.很难想象,如果金门没有高粱酒和贡糖怎么过日子?我几乎夜夜喝高粱酒,喝酒时含泪想念着恋爱三年的芭蕾舞女伶;也常常吃贡糖,那糖似乎能瞬间帮助人暂忘痛苦.我在金门居住了18个月,这辈子的贡糖配给,恐怕早就消耗光了.
作者:焦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迁入新居不到两年,小区内住在顶层的几乎所有户主,都已在楼顶砌起池子,栽上了花木果蔬.妻子每有闲暇,便逐户参观取经,希冀后来居上.2010年孟秋,小孙子檀檀入托后,我渴望修建的农家院,方付诸实施.如何充分利用楼顶的面积,是颇费脑筋的事儿.丈量,构想,可行性研究,请业内人士指导、点化,耗时月余,才拿出了效果图.越两月,于隆冬时节,砌好了花池,防腐木搭起了可供藤本植物攀爬的棚架,浇水设施也安装停当.
作者:李存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蒲虔贯是宋代养生学家,他认为前人所著的一些养生书“拘忌太多,节目繁多,行者难之”,便编写了一本“其术简易,乘闲可行”的养生书《保生要录》.由于其所述内容切于实用,所以被当时的皇帝作为摄生颐养的参考书.该书分为八个门类: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居处门、论药食门、果类、谷菜类、肉类.现摘取其精华,供读者参考:
作者:周贻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医院退休后,我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经常到各个社区,告诉那些老姐妹、老兄弟,应该如何正确用药.这些老人中,80%的需要药物治疗,而25%的需要服用4~6种药物.然而,很多老人却因为用药错误导致令人惋惜的后果.为此,我把一个又一个案例用故事的形式告诉老人们,让他们听得懂、用明白.
作者:张继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变老,真是一个新鲜的经验呀!”这是近常让我惊叹的事.曾有人针对女性做过访查,一生中惬意的年岁竟然是五十二岁左右.成家的,儿女多已独立自主;未婚的,也已摆脱两性的角力,身心闲适下来.回首半百人生,有未尽之处的,可重整旗鼓,去完成梦想;再不济,也可和同年龄层的姊妹到处溜达,重温年轻时闺密情,同性情谊是更入佳境了.
作者:朱天衣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