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
目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比较替尼泊甙(VM-26)、卡氮芥(BCN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蝶呤(MTX)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肿瘤病理类型、性别、年龄、术前机能状态KPS评分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化疗筛选药物、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体外化疗药物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较脑胶质瘤细胞对替尼泊甙(VM-26)、卡氮芥(BCN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蝶呤(MTX)5种化疗药物单一或联合化疗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42例获得药敏结果,成功率达84%(8例因取材、污染等原因未取得预期结果).42例胶质瘤细胞对单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VM-26≥BCNU≥CDDP≥VCR≥MTX.两种联合化疗方案(BCNU+VM-26+CDDP)和(BCNU+VCR+MTX)对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用,且对绝大多数胶质瘤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性别差异、年龄分布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影响;除VM-26外,术前机能状态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MTT比色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替尼泊甙、卡氮介、顺铂联用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优于单用,且用药剂量小;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磊;周福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了解盘锦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情况,同时评价献血者HIV筛查策略的效果,我们时盘锦市2000年以来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HI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招募和选择无偿献血者提供依据,确保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周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综合征.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亦居高不下,为使糖尿患者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寿命,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近年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如胰岛素笔的应用、胰岛素泵的应用、新药格列美脲的应用、老药阿司匹林的新用途以及FDP的应用.
作者:金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胆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25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为胆石组,30例肝硬化无胆石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胆囊非特异性炎症、脾肿大程度.结果:结石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胆石组患者的胆囊非特异性炎症、脾肿大程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脉高压性胆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胆汁酸代谢异常、胆囊非特异性炎症、脾亢等因素有关.
作者:朱炳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痛风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总结近几年来医院健康查体者中随机抽取20岁以上正常人1 6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另以在流行病调查中筛选出符合痛风其中一项以上诊断标准者923例为高危人群,用尿酸酶/TEINDER法检测血清尿酸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中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32.29±93.10)IxmoL/L,女性均值为(266.95±69.72)Ix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人群中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71.3±93.7)μmol/L,女性为(292.6±82.40)μmol/L,,高危人群中尿酸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高原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既往调查结果.结合痛风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定期检测血尿酸,可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胜玉;杨学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虽然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信度也较高.但是如果完全依赖仪器检测结果不加以分析和复查直接发出报告会向临床发出一定数量的错误报告,造成误诊或导致不合理治疗.
作者:李莉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4年以来,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窒息后各脏器的损害,我科应用纳络酮、沐舒坦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50例,取得满意疗效,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杜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照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与常规组相对比,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人性照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高于常规组(78%),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着不同于其他疾病的复杂性,人性照护提供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人文生活护理、整体化的基础护理,以及有实质举措的健康教育,使乙型肝炎患者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和人性回归,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保证慢性乙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玉云;林佩纯;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过变换体位处理头位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上半年住院分娩的产妇154例头住难产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通过在产程中,间断采取蹲位(或坐位)20 min~30 min,仰卧位20 min~30min,当宫口开大8 cm后,在仰卧位时由助产士协助双手抱膝、屈大腿法、徒手抬头、扩张宫颈、扩压阴道后壁等方法.对照组不进行上述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4.2%,对照组剖宫产率为80.6%,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1.5%,对照组为8.0%,两组相比P≤0.01具显著差异.结论:不同体位处理头位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疗效显著.
作者:樊淑珍;任国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给予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选方用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显著差异,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曹怡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有生育要求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预后,肯定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75例,分腹腔镜病灶清除保守性手术治疗(A组)、肌肉注射氨甲蝶呤(MTX)药物保守治疗(B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治疗成功率、随访2年再次宫内妊娠率.结果:A组较B组成功率高(P≤0.05),再次宫内妊娠机会高(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有较MTX保守治疗成功率、再次宫内妊娠率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慧;何小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胃扭转的临床及X线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胃扭转中,器官轴型10例,表现为胃大弯上翻位于胃小弯之上,形成一凸面向上、凹面向下的胃形,食管膈下段延长并开口于胃的下方、食管黏膜及胃黏膜交错、幽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双胃泡和双液气平面;网膜轴型2例,表现为胃窦部翻向左上方,致使胃大弯翻向右、胃小弯翻向左,胃黏膜呈十字交叉状、胃食管前庭段下移并拉长与十二指肠相交.结论: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确诊胃扭转的主要方法.
作者:莫瑞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在糖尿病患者急性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5例不能经肠获得营养或经肠不能获得足够营养的糖尿病急性期患者实施个体化PN支持,强化胰岛素治疗和低糖摄入.每天提供20 kcaL/kg~25 kcal/kg热卡,热氮比为150:1~180:1,糖脂比为1:1~1.5:1;糖胰比为3:1~6:1.临床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糖、尿糖、血脂、白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记录住院天数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在PN期间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伤口愈合良好,无继发性感染;血糖5.55 mmolL/L~11.1 mmol/L,尿糖(-)~(+);肝肾功能、血脂、白蛋白、电解质等无明显变化;平均住院天数(24.96±6.3)d,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文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向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38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采用双向斜扳法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5例,占65.8%;显效5例,占13.2%;有效4例,占10.5%;无效4例,占10.5%.结论: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双向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效果明显,其原理是通过反向旋转腰部椎间关节,增大其关节间隙,纠正紊乱的上下关节突的位置,使之恢复正常的解剖状态,从而消除临床症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增加了新的治疗内容.
作者:吴振坤;阎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胎盘的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作用,并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途径刺激滋养层细胞增殖及分化.当妊高征时,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异常,滋养层细胞分化不良,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蚀能力下降,使胎盘浅着床,造成了子宫-胎盘血流障碍.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每天2.5 mg~5mg口服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应用比索洛尔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心率明显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也显著降低.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贾晓伟;刘克成;黄晨;唐兆杰;李一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21004年9月山西省首家按ISO/IEC-17025 1999标准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地市级疾病预防机构.
作者:董燕;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加深对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研究.方法:以往治疗病例结合文献研究分析.结果:实践与医学理论、文献结合,可筛选出佳治疗方案.结论:对今后脑出血患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文艺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测定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健康对照组160例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护理.方法:对3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护士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操作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胸腔积液的患者康复迅速.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患者感觉舒适、拔管方便、创口感染机会小等优点.
作者:唐育才;张秀玲;李建全;张秀英;石临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