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镇
目的:对DS5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和DCA2000免疫法两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X)和免疫法(Y)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回收率、精密度、干扰因素、相关性及参考范围的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4%以内,批内、批间的平均变异系数(CV)均<5%;10.2mmol/L三酰甘油、8.0mmol/L胆固醇、10.1%HbF对两种仪器均无干扰,684 umol/L总胆红素对DS5的层析柱有破坏作用,对DCA2000无干扰;两者结果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957(P<0.01),n=50,直线回归方程Y=1.09X+0.1%;DS5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较DCA2000偏低;DS5和DCA2000两者参考范围分别为4.0%~6.0%和4.3~6.5%.结论:DCA2000测定结果比DS5偏高.
作者:董永康;张恒;汤俊明;邵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BC-3000血液分析仪是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多参数血液分析仪.它能同时测定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PLT(血小板)等18项参数,并提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经过近1年的使用认为BC-3000血分析仪不失为基层应用的优良仪器.
作者:苟兴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及安全教育.方法: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起搏电极,在右胸上部皮下制作襄袋埋入起搏器.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起搏功能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文丽;柴炜红;屈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二维与彩色多谱勒超声结合诊断乳腺癌.方法:35例乳腺癌患者,先用二维超声明确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及内部结构等一般情况,用Stauros的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标准进行判定.然后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记录血流分级,用频谱多谱勒测定病灶内多处血流并记录高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等参数.结果:35例乳腺癌患者33例符合乳腺癌声像图特点;所有患者均检出血流信号,且以Ⅱ级~Ⅲ级为主33例,且峰值流速>12 cm/s,阻力指数(RI)>0.7搏动指数(PI)1.2;两者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论:二维与彩色多谱勒超声结合诊断乳腺癌准确、简便;综合分析和评价CDFl血流Adler分级、肿块内血流速度、PI、RI等指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卓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详细阐述了基层医院常用尿液分析仪的操作,保养,维护.特别基层医院尿液分析仪的工作环境一般相对较差,防尘、防湿条件多不满意,因此必须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
作者:钟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a多来经头部CT或外院MRI检查证实的15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12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64%(12/157),其中部分发作发展为全身强直阵孪发作(sGTCS)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sps)3例,复杂部分发作(cps)2例,癫痫持续状态(SE)1例.2周内癫痫发作7例,占58.33%,均临时或短期用抗癫痫药.2周后癫痫发作5例,占41.67%,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和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大多数有致痈灶存在,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李建锋;陆丽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点,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7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40例,分析其感染来源、细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体温、化验结果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0例34例痊愈,因并发症而救活无效6例死亡,病死率15%.结论: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全身症状严重,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早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主张联合、足量,加强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时切开引流,处理原病灶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尽快治愈.
作者:王凤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工作压力以及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症状腰腿痛已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青壮年.目前,临床上绝大部分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然而,由于一些病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以及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原因,使其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靳晚玲;靳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乙型肝炎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12例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BV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和临床医学观察6个月.结果:12例医务人员暴露后检测HBsAG1例阳性,11例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石福荣;赵月凤;曹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通过对人本理论的剖析,针对后勤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的薄弱环节,分析在后勤设备维修和保养人员中应用人本理论的重要性;探讨在个人需要、激励、用人等方面如何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医院为一线服务.
作者:孙来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儿科病房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8例,对可疑患儿进行溶皿全套筛查,确诊新生儿溶血病4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惠芳;袁志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Postoperative Discitis,POD)的发病原因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7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术后腰椎间盘炎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7例病变均在腰椎,行矢状位和横断位SE序列T1WI、T2WI扫描,部分病例做了冠状位扫描;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包括:椎间隙变窄,髓核内低信号裂隙消失;相邻两个椎体终板侵蚀及终板下松质骨有小的脓肿;椎旁软组织肿胀;注射Gd-DTPA后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是术后椎间盘炎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任岩;王新宇;周鹏;吕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我院10例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经积极治疗、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处理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作者:康孔枝;许会玲;张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采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治疗,但这两种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或有禁忌证,其他处理有官腔填塞纱条、骼内动脉结扎甚至子宫切除.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对收治的13例顽固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800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治疗产后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赵晋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对川崎病(简称KD)患儿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对40例K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黄芪、丹参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同时用ELISA法分组测定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患儿血浆P-选择素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治疗后发现A、B两组血浆P选择素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B组比A组下降更显著,并且它们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黄芪、丹参对川崎病患儿血浆P-选择素含量有明显调节作用,故二药联合应用对KD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易晓青;卫荣江;毛云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例肺撕裂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单发6例,多发5例.除1例合并出现肺血肿外,其余均表现为气囊肿及气液囊肿.囊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囊腔,气液囊肿可见液平.肺血肿表现为球形高密均匀度影.11例中5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合并气胸,2例合并血气胸.治疗后复查CT显示肺撕裂伤均逐渐吸收消失.结论:CT是明确肺撕裂伤诊断及严重程度的敏感特异的检查手段.在判断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玉香;肖海松;高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同期172例溃疡及胃黏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既往史、出血前服药史、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5.2%(58/230),多发生在服药后2周内,NSAIDs组年龄偏大、多有心脑血管病吏、出血前临床症状不明显、Hp感染可能加剧NSAIDs诱发胃肠黏膜损害,两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治疗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易发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应加强预防措施.
作者:岳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的超声图像及血象变化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变频超声对125例可疑阑尾炎进行的超声和血象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与血象诊断阑尾炎的敏感性分别为92%和56%.结论:超声对大多数阑尾炎诊断阳性率明显优于血象检查,并对阑尾形态可直观显示.
作者:付焕秀;邓仕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气管内插管是临床麻醉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治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致使插管径路上发生解剖异常,造成插管困难.
作者:丁建国;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关节损伤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关节损伤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表现,评估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意义及特点.结果:19例中17例X线平片和CT未见异常,2例X线平片可疑骨折而CT诊断隐匿性骨折,19例MRI均能显示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但未能显示骨折,部分病例显示韧带损伤及关节囊积液.结论:MRI能全面反映关节各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但不能明确区分骨挫伤与隐匿性骨折,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有独特作用,但不能显示骨挫伤,X线平片诊断价值有限.
作者:邓红兵;成官迅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