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木利美
提起养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自然也不例外.我是个“茶桶”,茶水从早喝到晚,但我的书房里只有水杯,没有饮水机,这是我的故意安排.我的书房在房间的这一端,饮水机放在那一端,好比南极北极.杯中水少了,就不得不踱过长廊到另一端打水,然后再走回来.这样一来,既休息了双眼,又活动了腿脚.我是个书痴.起床后,午饭前,都会坐于书房读书,雷打不动,于油墨间品味人生.读到好诗、好文章,放声朗诵,既愉悦精神,又调理气息.
作者:杜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父亲到宜兴,住进一家旅社.因走得匆忙,没带换洗衣裳.傍晚,我们到附近一家布料店,想买点料子做几件褂子裤子.店老板略有迟疑,随即满脸堆笑地说:“先生,明天送到你客房.”第二天中午,小伙计夹着布料,急匆匆赶来,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我父亲见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奇怪地问:“就这几步路,怎么跑成这样?”
作者:颜煦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光绪二年,也就是张焕英的“荣顺馆”开张后的第二年,宝山人金阿毛在上海老城厢小东门外大街(今方浜中路)开了爿“一家春菜馆”.此时的金阿毛和离他不远的张焕英一样,多只能算是个饭摊帮主,但既然敢从郊区闯进城来开饭馆,当然要有几手绝活.烂糊肉丝成招牌宝山位于上海北部,川沙位于上海东部,金阿毛的口音与张焕英应该还是有一点不同的,但“一家春”和“荣顺馆”的两道乡下小菜的手筋却惊人地一致,尤其是烂糊肉丝.
作者:周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入秋后,每每在菜摊上与成堆的老黄瓜相遇,总让我想起“美人迟暮”一词.黄瓜迟暮,与美人的尾声竞惊人相似.这时的它们不再青翠光鲜,变得通体暗黄,裂纹横生,沦为名副其实的“黄脸婆”.不同的是,迟暮的美人,到头来总免不了要与浓得化不开的悲凉与幽怨相伴,而迟暮的黄瓜就淡定多了,似乎没时间感伤,它们要争分夺秒地把“余热”全都发挥出来,在这世间,留下一抹温暖.
作者:姚利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前不久,当我把一摞父亲的新著《烽火年轮》抱回村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纷纷来我家索书,异口同声地夸赞我“有眼力”“做了件有意义的事”.一号工程我的父母均已年近八旬.二老一生坎坷,阅人无数,历事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份无价瑰宝,极具“收藏价值”和“传承价值”.面对岁月侵蚀的二老,如何“抢先抓早”,在二老有生之年,将其一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出来,形成文字,流传社会,成为我家的“一号工程”.
作者:刘泳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槛时,就朝人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
作者:王安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985年8月下旬,高考放榜,我收到了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还未到开学时间,我自然还得帮着家里干活.一天,我一早便把背心搭在荷叶上,光着背,赤着脚,穿着大裤衩(彼时乡下夏日没条件讲究,大裤衩既外穿,也是内裤),在村后自家的藕地里摸藕.摸藕有技术,什么样的叶子下面才长藕,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但于我而言,一看就知该从何入手.摸藕大的问题是,时间长了,手指生疼,而且污泥浸染指甲后,指甲颜色会黑很久,怎么打肥皂都洗不掉,多少天后才能恢复本色.
作者:朱学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儿子鲲鲲小时候没有耍过用钱买来的玩具,他的玩具全是我钉包装木箱时抽空给他做的.还记得的有:木刀二,木剑二,弓箭一,弩箭一,秤一,木制手枪一,木制汽车二,竹蜻蜓若干,纸鸢若干,木制弹射滑翔机一,木制装有滚珠轴承的滑车三——其中一辆性能特佳,有手扶的类似自行车龙头的方向操纵杆,有前轮和后轮各一,都是用滚珠轴承代替的.鲲鲲左脚踏在车板上,右脚蹬地,一蹬可滑行两三丈远.
作者:流沙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养生顺其自然我年过七十时,不少人看到我没有老态,或者把我实际年龄少看了一大截,便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其中有熟人,也有在旅途中萍水相逢的,我如实回答:平常生活、平常心态而已.有位老同事说我是“三不主义”:一不锻炼,二不戒烟,三不戒酒.关于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之类的健身运动,我承认有益身心,可以延年益寿.有位作家朋友说,过去因为政治运动,丧失宝贵时间太多,做健身运动需要付出时间,宁可少活些岁数也得写作.这位作家的观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者:谢蔚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北京调查抗癌明星,有一千多人,医生当时说只能活半年,多一年,没想到有些病人却活了14年.医生说,不可能的,怎么会呢?后弄清楚了,没有一个病人说,大夫,我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你开的药好;也没有一个人说,我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你开刀开得好.所有病人得出两条经验:第一条,我能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我心态好,我不怕,我有信心.我相信我的病能好,我一点也不恐惧.第二条,我的家庭特别和谐,老伴对我特别好,关心我、照顾我.单位领导来看我,同志们来看我,给我报销.有一个很好的社会小环境支持我.这两条才是决定人的抵抗力的关键因素,后才是与医生的密切配合.
作者:洪昭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病人:“医生,我耳朵疼……”医生:“来,试试吃点这种草根,感谢伟大的部落守护神赐予我们的神药!”(公元前1800年)医生:“别再吃那种草根,简直是野蛮不开化、不尊重上帝,这是一篇祈祷词,每天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一次,不久就会治愈你的疾病.”(公元900年)医生:“祈祷?封建迷信!来,只要喝这种药剂,什么病都能治好!”(公元1650年)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怀孕初期胃口不好,所幸家有老妈,施出一招,让食欲恹恹的我胃口大开.这妙方其实很家常,据妈妈说已经传了四代.早在上世纪20年代,奶奶的母亲怀孕时,那时候填饱肚子实属不易,对于孕妇是没有什么特殊优待的.为了尽可能让妻子吃得好一点,奶奶的父亲把干地瓜秧切碎,用石磨把黄豆磨碎,两样食材一起翻炒,吃起来居然很香.奶奶的母亲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补充了蛋白质,养育了六个儿女.
作者:李晓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湖南省株洲市的甘德珍老人,现已103岁高龄,虽满头白发,但修剪得很精神,面色红润,皱纹也不多,看上去不过八十岁左右.“我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老人自豪地说.一旁的儿媳妇陈安定却笑说她是在“吹牛”.陈安定告诉我,婆婆唯一一次入院记录是在前年,因为得了白内障.对于小病小痛,她一贯都是不看医生也不打针吃药,慢慢自然痊愈.
作者:李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小区里有一个女人,五十多岁的样子,天天早晨穿大红的运动服,在小区里打太极拳,跑步,做操,旺盛的青春活力感染了很多人.平常,她喜欢穿长靴、八分裤,围长丝巾,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别人都说她“装嫩”,她也不恼,说:“本来我就不老,还用得着装嫩?至少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年轻,不信咱们比一比.”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村里,傻爷辈分高,这也是他被乡亲们称为“爷”的原因.之所以还冠个“傻”字,那多少沾了黄鼠狼一点光.建国初的几年,乡亲们虽然分得了土地,可村里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庄稼多半有种无收,人们并没能完全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傻爷一家就更惨了,他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又常年抱着个药罐子,苦汤苦水把家里喝得冬天连件棉衣也穿不上,更别提温饱.还多亏傻爷脑瓜灵,土里刨不出食儿,他从活物上找,打黄鼠狼.腊月里,一张黄鼠狼的皮,能卖上两三块钱.两三块呀,够母亲抓三服药的,另外还能换回一家人一天的吃食.
作者:武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仍然一面想着你——我的初中同桌,一面咒骂着老师家里那只该死的老鼠.当初,我是一个顽皮的初中男生,上课时,不是和同学讲话、做小动作,就是和老师捣蛋.班主任特意把你安排在我身边.你娴静寡言,同学们背后叫你“哑美人”,同桌三年,你和我说过的话不满十句.我每天忍受着一个又一个45分钟的寂寞煎熬.你不跟我说话,不给我抄作业,考试不让我偷看,我恨死了你,因此,我要让你吃足苦头.
作者:山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不想养个信托儿摇滚歌手斯汀、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都拥有大笔财富,都不打算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斯汀近表示,不会把他三亿美元财产的大部分留给六个已成年的子女.“我当然不想给他们留什么信托基金,不想让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位大名鼎鼎的歌手6月份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说.“他们得去工作.所有的孩子都深知这一点,而且很少向我伸手要东西,我真的很佩服和感激他们.”
作者:罗克珊·罗伯茨;杨宁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站出效率在国外待过的中国人,都会感受到双方行为方式和心理方式上的差异.就拿日常的站与坐来说,西方人不怕站着做事,而中国人却认为坐着总比站着好.你可以说“请到我家来坐坐”,而绝不能说“请到我家来站站”.西方人就不同了.法国人邀请他人做客时会说:“你愿意到我家来吗?”这就回避了坐与站的问题,起码在他们头脑里,没有坐比站好的想法.相反,在某些场合,西方人对站还有一种偏爱,并练就一身好站功,例如站着开会,站着吃饭,站着聊天.
作者:张启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不久前,我去加拿大旅游.在该国定居多年的小叔驾着车,载我从魁北克赴蒙特利尔游玩.轿车驶入一段高速路,刹那间失去平稳,左侧车轮似悬空般地飘起来.我立刻攥紧把手,战战兢兢地盯住小叔.他嘿嘿地笑,说:“没事儿,我们准是进入限速路段,车子超速便失去了平衡.”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杨朝麟的判词常有不落窠臼、令人发噱之处.某古董商生性狡诈,讹真为假,以假为真,机关算尽,后反而被别人所骗,倾家荡产,便来知府衙门告状.杨知府将情况一一了解,判道:“尔自谓识古董,骗人财物,今亦遭人骗.观戏场上大骗小骗,甚至胡须多被割去,其下场时,不过大骂一场而已,几曾见其告状?尔何不携陋巷之瓢,行乞吴市中,尽可谋生,不必兴讼.”骗人者被人骗,真如做戏;当乞丐去吧,告什么状!
作者:曾昭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