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蒋健穗

关键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畸形,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筛查和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孕13周~38周系统胎儿超声检查254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畸形28例,消化系统畸形29例,泌尿系统畸形26例,呼吸及循环系统畸形69例,其他畸形96例,双胎畸形6例,所有病例均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基础是胎儿形态上的改变,其作用巨大,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均可以由超声检出,超声是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TURBT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护理

    膀胱肿瘤居高不下,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其生理学特点表现为空间上的多中心生长与时间上的反复发作[1],为了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进展,并延长病人存活时间,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对8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人采用丝裂霉素定期膀胱内灌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珠;陈佩燕;张丽韶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弥补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端,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作者:方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外伤性小脑出血10例分析

    分析10例外伤性小脑血肿的临床表现,受伤机制及依靠头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根据病情,意识状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对于血肿较小,意识较好,采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赵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肺结核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1].由于结核病的治疗疗程长,以往又缺乏全程健康监督,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规定剂量,时间服药,亦缺乏有关药物副反应知识,症状缓解或消失自行停药所致的药物剂量不足[2].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ABX60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血液学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以往单靠手工计数血细胞和凭肉眼识别细胞形态的常规检验已逐步被多功能、多参数的血液分析仪所代替.它所提供的各项参数和分布直方图,能更迅速、更精确地协助对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我院1998年购置了美国瑞士罗氏ABX60血液分析仪1台.在使用过程中,对仪器的重复性、日间变化、线性、总变异、WBC仪器分类和显微镜目测比较等各项参数的临床意义做认真的观测和比较,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作者:李琳;赵君刚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低场强MRI诊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25例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的低场强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方法:分析25例鼻咽癌放疗后诊断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病人MRI表现和临床资料及随诊观察.结果:25例REP中累及单侧颞叶9例,累及双侧颞叶16例.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并局灶性坏死:病灶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T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7例经治疗后行MRI复查,1例症状改善,MRI异常信号消失,5例病灶无变化,其中2例症状有改善,3例症状体征无变化,1例病灶增大.结论:低场强MRI对诊断NPC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系统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筛查和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孕13周~38周系统胎儿超声检查254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畸形28例,消化系统畸形29例,泌尿系统畸形26例,呼吸及循环系统畸形69例,其他畸形96例,双胎畸形6例,所有病例均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基础是胎儿形态上的改变,其作用巨大,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均可以由超声检出,超声是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健穗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

    临床对GFR的评价通常使用内源性血液物质,如UREA、SCR、Ccr等,尽管应用较广,但作为肾脏标志物,有诸多不足.胱抑素C(Cystain Cys C)是新进发展起来的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害的一个灵敏标志物.优点是方法简便,血清浓度稳定,可随时进行检测.

    作者:江舂娇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六年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持续提高我室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测能力.方法:对2003-2008年连续六年我室参加全国和广西尿液分析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我室连续六年13次(61 批)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且稳定,检测能力评价8次得满分,占61.5%;5次得90分,占38.5%.但少数项目仍存在检测偏差,2003年至2005年主要是尿胆原偏差,其他年度偶然有尿糖、尿比重测定偏差.结论:虽然尿液分析室间质评取得合格成绩,但做好临床尿液分析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在细节上还需要加强.

    作者:陈国添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老年人急腹症13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诊治特点和规律,提高老年人急腹症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急腹症.结果:138例老年人急腹症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120例(86.9%),非手术治疗18例(13.1%),治愈125例(90.5%),好转7例(5.1%),死亡6例(4.3%).治愈率与文献相近,病死率略低于文献报道.结论:老年人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一致,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多种疾病并存,因此对老年人急腹症要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认真检查,加强会诊制度,及早诊断,正确把握治疗原则,及时手术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海宏;姚鹏;樊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是四肢骨折中常见病,合并有血管损伤时容易在临床漏诊,根据临床症状,提示手术探查血管的措征,避免漏诊至灾难性后果.

    作者:袁兵;曹盛生;傅云根;苏敏锐;秦育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CA6000和CA1500两台全自动凝血仪实验性能对比

    目的:对日本希森美康(Sysmex)株式会社生产的C A 6000和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实验性能对比.方法:在Sysmex CA6000和CA1500血凝仪上进行重复性试验、准确性试验、抗生物性干扰物影响试验,所测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所测指标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当标本出现严重.中度.轻度溶血时,三项结果影响度都不大,都小于2%.讨论:两台仪器性能优良,具有可比性.

    作者:黎瑞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50份输血病历调查分析

    通过对太原市内30余家医院150份输血病历现状检查,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医院存在对输血工作重视不够,输血病历记录不规范,存在很多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输血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加强临床医生对输血工作的培训,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李海宏;张晓华;李迎春;杨文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悬浮床辅助治疗大面积烧伤合并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大面积烧伤合并腓骨骨折的患者不但有皮肤损伤而且合并骨折,护理难度较大.睡普通床或翻身床不但创面容易受压,骨折部位固定不牢,患者有恐惧,疼痛等不适,延长了治愈时间.

    作者:殷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静脉肾盂造影肾脏不显影的处理办法

    目的:对于静脉肾盂造影双肾不显影的病人探讨更好的当时明确诊断办法.方法:对5例IVP 30min后双肾仍不显影的病人,采取解除腹带后在检查台上翻滚转动2周~3周.仍不显影的立即CT扫描.结果:5例中1例解除腹带后很快双肾显影,1例在检查台上翻滚转动2周~3周后双肾显影,2例通过CT扫描明确了梗阻部位和梗阻性质,1例结合CT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对于IVP 30min后双肾仍显影的病人,可以解除腹带观察,如果双肾仍不显影可以嘱病人在检查台上翻滚转动2周~3周,再不显影的可以在征得病人同意后立即CT扫描,另外好用数字胃肠机做IVP检查.

    作者:陈书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褥疮的护理体会

    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自制的烧伤油,云南白药局部换药+红光局部照射的方法,治疗中重度褥疮12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股骨干下段骨折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干下段骨折伴膝关节前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对36例股骨干下段骨折及膝关节前叉韧带损伤患者选择倒打旋入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同时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其中12例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股骨髁附着点断裂,24例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中段断裂.

    作者:臧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目的:报告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总结了32例(32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和眼部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2.80±4.52)mmHg,,针刺分离后次日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是(9.04±1.38)mmHg和100%,(10.77±1.48)mmHg,和96.9%,(13.49±1.60)mmHg和87.5%,(15.83±2.26)mmHg和81.3%.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韩真;常青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分型、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响学治疗、手术方式.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14例,近全切3例,无死亡,术后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偏瘫等症状减轻.结论:准确的手术方式及精良的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正操;徐伟东;周新民;潘鹤鸣;冯东侠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37例分水岭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WI的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病等.

    作者:张莉娜;刘喜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