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胰汤和汉防己甲素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血药浓度测定

李永渝;高占峰;兑丹华;张红;罗蔷华;李莉娟;魏玉;刘佳云

关键词:清胰汤, 汉防己甲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胰汤及汉防己甲素(Tet)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测定血清大黄素、血浆Tet的含量,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胰管逆行加压推注牛磺脱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均分4组,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并在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各组动物门静脉和腔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血清大黄素及血浆Tet的含量;光镜观察制模后96h胰、肺等组织病理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胰汤和Tet均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香猪的死亡率(联合组动物全部存活),减轻其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活性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清IL-1、IL-6的含量(P<0.05或P<0.01),且联合组各时间点血浆Tet含量显著高于单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清胰汤及Tet可通过多个环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并在疗效上体现出协同效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贞芪扶正颗粒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强化及维持化疗期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1998年2月-2003年2月,我们对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强化及维持化疗期联合应用贞芪扶正颗粒,并与单用强化及维持化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封蔚莹;钮易蓓;钟永根;邵剑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天灸疗法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2例

    2000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中医天灸疗法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岩;李南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栝蒌根提取物对Hela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栝蒌根提取(简称栝蒌根)物体外对Hela细胞毒作用,探讨其抑癌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栝蒌根对Hela细胞毒作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其生化特征改变.结果:Hela细胞经栝蒌根作用24~48h后,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明显,呈量效、时效关系(r>0.880,P<0.01);电镜观察可见Hela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或消失,胞膜发泡,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并出现凋亡小体;细胞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带.结论:栝蒌根提取物对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豆长明;李继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种基因在人群中至少有2种表型,出现频度均>1%,它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同个体生物学形状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差别的原因.对基因多态性的认识,使现代医学走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医学根据证候的不同而辨证论治有相似之处.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方面的探索性研究,本文拟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理论问题.

    作者:陈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清胰汤和汉防己甲素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血药浓度测定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胰汤及汉防己甲素(Tet)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测定血清大黄素、血浆Tet的含量,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胰管逆行加压推注牛磺脱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均分4组,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并在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各组动物门静脉和腔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血清大黄素及血浆Tet的含量;光镜观察制模后96h胰、肺等组织病理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胰汤和Tet均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香猪的死亡率(联合组动物全部存活),减轻其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活性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清IL-1、IL-6的含量(P<0.05或P<0.01),且联合组各时间点血浆Tet含量显著高于单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清胰汤及Tet可通过多个环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并在疗效上体现出协同效应.

    作者:李永渝;高占峰;兑丹华;张红;罗蔷华;李莉娟;魏玉;刘佳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上升趋势,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各国卫生保健的重要问题[1].我国多年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长,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兹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对本病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林兰;倪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尿毒清配合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40例

    1999年8月-2002年8月,我院采用尿毒清配合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40例,并与单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三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新癀片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肛窦炎50例

    2000年3月-2002年3月,我们应用新癀片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肛窦炎50例,并与单用双氯芬酸钠栓治疗的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学斯;陈赞庆;赵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当归芍药散加味方及其拆方对中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味方(DSS)及其拆方对中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中老年大鼠(18月龄),分组灌服DSS全方及其拆方水煎液,3周后,各组大鼠脾细胞分别加入ConA、异丙肾上腺素(ISO)、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用四氮唑蓝比色法比较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A值)变化.结果:全方组、君臣药组、佐药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ISO后全方组各ConA浓度A值明显减少(P<0.01),再加入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后,A值又恢复到未加ISO水平.结论:DSS及其拆方均可促进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增殖,DSS可拮抗ISO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作者:何宏文;王传恩;谢瑶;姚志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路优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路优泰(neurostan)是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又名贯叶连翘的提取物,其中含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和黄酮醇甙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抑郁、焦虑和烦躁不安等作用.2002年7月-2003年2月,我们对路优泰进行了抗抑郁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6(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影响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巍;王战坤;黄淑如;卢震亚;楼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沙棘油外敷治疗Ⅱ、Ⅲ度烧伤患者151例

    1996年9月-2002年9月,我科用沙棘油治疗Ⅱ、Ⅲ度烧伤患者151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富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了探索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我科于1997年10月-1998年10月应用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癌症患者31例,并与单用化疗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卫兵;王家辉;李中文;李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脾生血丸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健脾和胃疏肝、益气养血活血之健脾生血丸,对其减轻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新红;刘政;姚长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格雷夫斯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他巴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格雷夫斯病,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他巴唑用量.

    作者:李雪梅;曹永芬;杨娟;郭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更年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用纯中药制剂--更年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并与单用维生素E等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雪芬;蔡雪霞;余平;董月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药复方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

    目的:验证中药复方肠吉泰(简称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用肠吉泰(治疗组30例)和得舒特(对照组15例)治疗,采用症状尺度表、大便性状表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3.3%.肠吉泰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减少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急迫感天数方面,其疗效均优于得舒特(P<0.05),同时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沈芸;蔡淦;孙旭;赵昊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常规加参麦注射液治疗(31例),并对慢性心力衰竭进程中各项实验室指标[cAMP、cGMP、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进程中,早期血浆cAMP/cGMP比值升高,晚期血浆cAMP/cGMP比值降低;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龙明智;王迪斌;杨季明;周丽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便必清对虚证便秘患者结肠传输时间的影响

    2001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自拟方便必清治疗中医辨证属虚证的慢通过型便秘患者51例,与采用西沙必利治疗的47例作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结肠传输时间(colonic transit time, CCT)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燕;谢炜;陈宝田;杨洁;吴宇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补气活血中药,疗程均2个月,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NCV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空腹血糖及NCV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治疗DPN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显著提高其NCV.

    作者:苗桂珍;梁秀珍;王亚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用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喜得镇,每次2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明显优于对照组(72.4%,P<0.01);在智能量表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元通胶囊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俊山;林求诚;黄荣璋;郑关毅;林智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