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辉;贾锐;刘宝娟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 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KD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IL-6、CTN 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CTN Ⅰ值均逐渐下降,但IVIG组血清CRP、IL-6、CYN Ⅰ值变化更为显著,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VIG治疗KD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血清CRP、IL-6、CTN Ⅰ变化可作为判定KD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变化与病情变化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定.
作者:司徒超;孙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邱旋英;陈妙盈;李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06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采用TCT制片技术,结合Bethesda 2001报告,随机对162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62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c-US)45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H)1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43例,病理符合率为93.48%.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姚学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自体骨髓移植(ABMT)患者预防便秘较为重要,从患者进行ABMT前进行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起到预防便秘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协助ABMT顺利完成作用.
作者:刘燕珍;吴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胫腓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伴有骨缺损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应用内固定治疗有的相当困难.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江苏武进生产的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各类胫腓骨骨折131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检测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分析和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的测定水平,在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反映机体储存铁细胞摄取率与转铁蛋白受体数量呈正相关.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作者:鲁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链阳霉素类(MLS)的耐药表型.方法:用K-B法测定葡萄球菌属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D试验,测定链阳霉素类耐药表型.结果:在258株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分别为62.8%和83.4%.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磷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率在74%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195株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耐药,84.1%(69/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结构型耐药;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56.6%(64/113)为结构型耐药,32.7%(37/113)为外排型耐药.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的62株葡萄球菌中,18株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论:临床分离的萄萄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易产生多重耐药,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案.
作者:王洪珍;陈凤;孙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我院出生42d婴儿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980例足月产婴儿,进行出生时~42 d时的喂养方式调查,小儿生长监测,分别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结果:42 d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0.4%;母乳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平均增长均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受健康教育者母乳喂养率高达80.5%,自然产者母乳喂养率81.5%,高于剖腹产者.结论: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明显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作者:周雪琴;李淦玲;陈敏;徐婉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预防和降低糖尿病(DM)足的发生,减少截肢率.方法:建立足病护理计划,包括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皮肤擦伤的护理、感染及疾病的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本组35例DM足部疾病的患者,痊愈者25例,病情减轻者10例,无一例继续发展.结论:通过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门护理,是可以达到预防DM足的目的,减少DM足的发生.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医院,我们急诊静脉点滴患儿较多,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静脉点滴患儿4000余人,其中1个月~12个月的患儿2000余人,现将我们在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芬;赵洪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例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并伴CINⅡ级病例的诊治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圆形及类圆形似上皮样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5个/HPF,并见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局灶+),PCNA(局灶+),CD 68(局灶+)等.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可用于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但制定佳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还需要更多病例支持.
作者:王亚萍;刘玲;湛丽;李广慧;邹娜;宋光耀;陈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球和尿沉渣结果,探索乙肝病毒感染对血球计数和尿沉渣结果的影响.方法:用CELL-DYN 1700血球计数仪对1019例征兵体检男性青少年进行静脉血球计数测定,并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结果: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血球参数中,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中间细胞百分率、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的尿沉渣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组的泌尿系感染率高于阴性组,且会导致血液学指标中部分参数改变,红细胞的数量下降,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中间细胞百分率升高.
作者:洪晓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术后有尿不能自解者,称为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总结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根据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采用相府的护王单措施,为患者解决了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马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气虚证之常用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桂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外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2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于乳腺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行碘油栓塞,2周~4周后行Halsted根治术.观察术前原发癌灶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的变化,并对术后标本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结果:23例患者经灌注化疗后,原发癌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88.4%;19例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镜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区,组织学有效率79.1%.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原发癌灶,减低临床分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加手术机会,是抗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籍敏;高润芳;王玉仙;杨璇;张亚芬;王嘉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人体寄生虫液体标本的适当处理来保存人体寄生虫虫卵和幼体.方法:利用液体法制作成玻片标本.结果:可长期保存并能方便携带和显微示教.结论:通过该方法制作的标本能方便的应用于临床教学等各领域.
作者:左华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SNRT/CSNRT为测定窦房结(SAN)功能的主要指标,因SNRT受基础心率影响,故现测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的CSNRT,以了解CSNRT随年龄增长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按年龄分为三组,下食道电极,测SNRT/CSNRT.结果:随年龄增长,并未出现相应的CSNRT的延长.结论:正常人在未用药物阻断自主神经的情况下所测CSNRT随年龄增长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薇;孙超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烟酸缺乏病,俗称糙皮病(或癞皮病),是由于长期食用玉米,而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被吸收利用,且玉米中色氨酸少,不能满足人体合成烟酸的需要.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