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庄绪霞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健康教育, 患者
摘要: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当患者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时,往往焦虑恐惧、悲观绝望.因此,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缓解,减少疾病复发都有着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经验,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应以保持乐观的态度,预防感染和出血,合理的膳食指导和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为主要内容.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注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和防治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本组60例患者在注射鱼精蛋白中、后观察心脏充盈程度、心率、心脏表面颜色、CUP、MAP、肺动脉根部张力、手指末梢循环及颜色、皮肤及眼睑黏膜、呼吸道阻力,呼吸道分泌物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52例出现心脏前负荷不足为主的表现,6例出现心脏充盈过胀,2例心脏停止跳动.结论:选择合适的注射途径,缓慢注射,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注射鱼精蛋白前给钙剂和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是防止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作者:熊红燕;潘龙毅;冯关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应用B超测量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B超诊断宫内节育器(IUD)位置异常的价值.方法:在膀胱充盈的条件下,仰卧,在下腹部探查,纵断面和横断面扫查,在所显示的子宫范围内见到IUD.观察了解IUD位置正常与否,询问IUD放置时间,及时发现IUD下移、脱落等情况.结论:B超能准确可靠地测量IUD在宫内的位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

    作者:张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晚期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体会

    目的:减轻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及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62例不同类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使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RNS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然后进行心理辅导护理并给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结果:结合以上治疗方法和心理关怀,癌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癌痛晚期患者迫切需要更高超的治疗技术和心理护理.

    作者:陈晓萍;冯丽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干燥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6例SS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结论:护士不仅需要密切配合医师观察病情,而且需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病的转归与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患者出院时应做好出院指导,有条件者做好随访.

    作者:包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论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医院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举措.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椰露止咳口服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椰露止咳口服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溶剂萃取后分离,在波长入S=380 nm,入R=560 nm下测定含量.结果:椰露止咳口服液每100 ml槲皮素的含量范围在2.4 mg~3.7 mg.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稳定,可作为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郭委;黄耀海;陈秀娟;赖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石泉地区1 331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孕妇TORCH感染状况.方法:血清学反应(金标法)法检测了1 331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结果:受检测孕妇血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I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0%、0.9%、0.3%和1.1%.结论:孕妇体检时进行常规TORCH血清学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或再检测胎儿脐血,以提高优生率.

    作者:杨家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纳对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8例住院的高粘滞血症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用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内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纳能有效地改善高粘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高校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介绍了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有利条件,并针对图书馆参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褚希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口服思密达冲剂联合干扰素肌注,观察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就我院2003年9月至12月份收住的72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观察组37例,根据用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和性状改善情况进行判断.结果:治疗组35例中有效32例,好转3例;观察组37例中有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4例.结论: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较好.

    作者:臧迎春;苏鹤;张彩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对11例包裹性、粘连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结核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胸膜炎患者均胸痛、胸闷症状消失,引流处伤口愈合良好,胸透和B超检查无胸水及胸膜粘连.提出做好胸腔境前物品准备、患者准备、胸腔镜术、胸腔闭式引流配合、胸腔闭式护理、及时健康指导等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卢和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96例,对照组100例分为老、中、青三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结果:青年组: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中年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全血低切变率和血浆粘度有差异,而老年组血流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锁良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SVR)影像表现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稳定性判定和椎体后缘的碎骨片后移导致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椎体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1 mm螺距15螺旋扫描,获得原始数据进行MPR和SVR重建.结果:椎体向心性爆裂;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垂直或横向骨折;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部分伴有关节突、棘突骨折;大部分脊柱后凸.神经损伤与椎管狭窄的程度有关.结论:MSCT的MPR和SVR能更好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显示脊柱屈曲、旋转及脱位,是判断脊柱稳定程度极其精确的方法,并对治疗方案选择及神经损伤的估计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卓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清总胆汁酸对肝胆疾病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胆汁酸水平是反应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TBA测定结合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肝胆疾病诊断上的意义.

    作者:肖启群;邓文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吉安市孕妇TORCH感染检测与优生优育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吉安市孕妇TORCH(TOX、RUV、CMV、HSVⅠ、HSVⅡ)感染状况,为孕妇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自愿接受检测的产前孕妇1 716例进行TORCH-IgM 抗体检测和分析.结果:TOX、RUV、CMV、HSVⅠ、HSV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6%、2.25%、2.12%、2.26%、1.98%.TOX感染率高,与其他4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TORCH感染率市郊显著高于市区(P<0.01).结论:孕妇应进行TORCH感染检测,以避免出现先天畸形、弱智、流产、死胎、发育迟缓等综合征,对少生优生、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彭和平;王志容;周玉环;王小平;曾淑群;肖小玲;简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60例脑梗死患者饮食指导与临床预后关系的观察

    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控制,降低了致残率,减少了再次复发率,对脑梗死的临床预后有一定影响,积极进行饮食指导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卫俊云;荆红赞;谷小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的实验结果.方法:采用深圳市惠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537例被检女性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UU)阳性标本229例,阴性标本308例,检出率42.6%;药敏试验:12种抗生素对UU的敏感率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司帕沙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红霉素、洛美沙星.结论:有条件的医疗防疫机构在治疗支原体时应参考药敏结果,如未做药敏试验,则应多把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等敏感率较高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黎薇;罗卓跃;邹义春;柯俊;祁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议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为培育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何美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瘢痕子宫中孕引产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观察组,以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非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流产率增加.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是一种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梦兰;余丽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低剂量与薄层扫描螺旋CT在检出肺结节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及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和诊断肺结节中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方法:对72例体检经常规剂量扫描中发现肺结节患者行肺部低剂量和局部薄层螺旋CT扫描,所得图像分别按<5 mm,5 mm~10 mm,>10 mm不同大小分组记录结节数目,并记录结节形状、内部特征以及边缘特点及形态,结节内钙化,支气管征、界面征及邻近改变等,并部分做出定性诊断,再与动态增强扫描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低剂量、薄层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三者在检测肺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内部与周边特征差异无显著性,而薄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结节的检测结果在总体上略占优势,但是三者在定性诊断方面均有差异.结论:低剂量加薄层螺旋CT扫描技术值得在人群普查、肺结节检出中推广应用,但仍需努力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东;葛湛;何学军;黄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