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疫苗三次免疫应答结果分析

董昭强

关键词: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阳性率
摘要:目的:观察乙肝疫苗0、1、6注射前后抗体阳转率.方法:对我院门诊前来就诊患儿按月份分为三组,<1个月33例、1个月~6个月88例、6个月~1岁124例,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1个月、1个月~6个月、6个月~1岁,HBsAb阳转率分别为45.45%、82.95%、94.3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接种一定要规范全程免疫.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CD24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卵巢浆液性肿瘤中CD24表达情况的检测,从分子粘附方面研究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并检测CD24对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预后判断.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20例及浆液性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12例中CD24蛋白表达.结果:CD2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表达阳性率为55%,明显高于良性肿瘤(0%),并低于恶性肿瘤(85%,P=0.038 4).在浆液性恶性肿瘤中,CD24胞浆表达情况与肿瘤分级显著相关(P=0.015 3).结论: CD2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是有一定作用的,CD24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预后.

    作者:王亚萍;邹娜;湛丽;刘玲;李广慧;宋光耀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156例

    我科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用微波治疗仪行双下鼻甲划痕治疗变应性鼻炎1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宝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加葱白热敷治疗产后尿潴留64例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加葱白热敷膀胱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加葱白热敷膀胱区治疗,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肌肉注射[1].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93.75 %;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65.63%,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加葱白热敷膀胱区治疗是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新征;林兰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议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为培育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何美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是骨科术后患者治疗的重要阶段,不论何种手术及手术方式都要进行功能锻炼,只是锻炼的方式、力度、结果不同,其目标是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本文以我院骨科开展的工作情况为基础,对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云;王青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APRPCT)测定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制备激活的APRPCT试剂,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溶栓治疗组,观察差异有无显著性,并将溶栓治疗组的APRPCT、PT、APTT、TT、Fib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硅微粒激活的APRPCT测定,正常对照组、溶栓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组的测定结果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PT、APTT呈正相关(r 分别为0.816和0.871).结论:激活的APRPCT可用于溶栓治疗的实验观察,并与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刘更夫;尹义军;毕红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石泉地区1 331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孕妇TORCH感染状况.方法:血清学反应(金标法)法检测了1 331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结果:受检测孕妇血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I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0%、0.9%、0.3%和1.1%.结论:孕妇体检时进行常规TORCH血清学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或再检测胎儿脐血,以提高优生率.

    作者:杨家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吉安市孕妇TORCH感染检测与优生优育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吉安市孕妇TORCH(TOX、RUV、CMV、HSVⅠ、HSVⅡ)感染状况,为孕妇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自愿接受检测的产前孕妇1 716例进行TORCH-IgM 抗体检测和分析.结果:TOX、RUV、CMV、HSVⅠ、HSV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6%、2.25%、2.12%、2.26%、1.98%.TOX感染率高,与其他4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TORCH感染率市郊显著高于市区(P<0.01).结论:孕妇应进行TORCH感染检测,以避免出现先天畸形、弱智、流产、死胎、发育迟缓等综合征,对少生优生、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彭和平;王志容;周玉环;王小平;曾淑群;肖小玲;简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瘢痕子宫中孕引产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观察组,以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非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流产率增加.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是一种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梦兰;余丽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血液灌流(HP)、HP联合血液透析(HD)两种血液净化方式与常规治疗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8例,其中血液净化治疗38例(HP 16例,HP+HD 22例),未行血液净化常规治疗20例,按患者转归分为治愈(无后遗症)和非治愈(死亡或留有认知障碍)进行疗效总结.结果:HP+HD组疗效较单纯HP组好,较早实行血液净化效果明显;血液净化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比较,神志转清醒及抽搐停止时间均显著提前(P<0.01).结论:HP、HP联合HD两种治疗方式均为临床上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有效的救治方式,HP所需设备为简单,基层医院容易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89 Sr对骨转移癌止痛效果观察

    89Sr发射纯β射线,对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89Sr半衰期为50.6 d,β射线大能量为1.46 Mev,笔者对此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高校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介绍了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有利条件,并针对图书馆参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褚希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同时性原发性食管癌和乳腺癌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未经任何诊治来诊,病来无发热,无声嘶,无胸背部疼痛.查体:右乳腺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2 cm×2 cm的肿物,质硬,活动欠佳,无触痛,食管胃钡透示食管中下段见钡剂充盈缺损,长约4.5 cm,对应黏膜中断,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考虑食管癌.胸部CT检查发现食管中下段管壁环行增厚,右乳腺上区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较清.乳腺彩超示右乳腺实性肿物.乳腺钼靶示右乳腺肿物.完善术前检查后,全身麻醉下行右乳腺肿物切除,术中右乳腺上象限可见大小约4 cm×2 cm的肿物,质硬,浸润性生长,切开肿物见切面呈灰白色,无包膜,术中冰冻病理示恶性.遂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食管占位性病变位于主动脉弓下4 cm,长约3 cm,质地硬,上距肿物5 cm,下至贲门,完整切除中下段食管,行胃底食管主动脉弓后吻合术,纵隔淋巴结节清扫.

    作者:史建华;栗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纳对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8例住院的高粘滞血症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用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内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纳能有效地改善高粘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乙肝疫苗三次免疫应答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0、1、6注射前后抗体阳转率.方法:对我院门诊前来就诊患儿按月份分为三组,<1个月33例、1个月~6个月88例、6个月~1岁124例,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1个月、1个月~6个月、6个月~1岁,HBsAb阳转率分别为45.45%、82.95%、94.3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接种一定要规范全程免疫.

    作者:董昭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60例脑梗死患者饮食指导与临床预后关系的观察

    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控制,降低了致残率,减少了再次复发率,对脑梗死的临床预后有一定影响,积极进行饮食指导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卫俊云;荆红赞;谷小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影像表现特点的认识,以期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表现特点. 结果:老年结核以Ⅲ、Ⅳ型居多,且不典型表现多.结论:X线仍是老年肺结核的主要检查手段,对不典型老年肺结核应密切结合CT、CT增强及其他相关检查,相互补充,以提高诊治率.

    作者:冉允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应用B超测量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B超诊断宫内节育器(IUD)位置异常的价值.方法:在膀胱充盈的条件下,仰卧,在下腹部探查,纵断面和横断面扫查,在所显示的子宫范围内见到IUD.观察了解IUD位置正常与否,询问IUD放置时间,及时发现IUD下移、脱落等情况.结论:B超能准确可靠地测量IUD在宫内的位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

    作者:张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氯胺酮582例小儿手术麻醉的探讨

    目的:小儿手术基层医院多采用氯胺酮麻醉,本文对其麻醉方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582例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分别采用肌肉注射法和静脉滴注法,以确定用药量后,进行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记录,以及HR、 BP的观察进行处理.结果: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滴注法苏醒时间较肌肉注射时间较快,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胺酮仍适为基层医院所采用,对小儿手术麻醉安全系数大,易于掌握方式.

    作者:冯王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金州区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450例结果分析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诊断妇女乳腺疾病.方法:采用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450例受检者中,193例为乳腺组织增生,占42.9%,年龄多在30岁~50岁;乳腺纤维腺瘤84例,占18.8%,年龄多在40岁以下;乳腺癌65例,占14.3%,年龄多在40岁以上;乳腺炎、乳汁潴留与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别占10.3%、9.1%、2.8%,还有8例间变细胞占1.8%.结论:穿刺细胞学检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乳腺病的鉴别诊断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阮红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