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中
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们用自拟养阴益气利湿汤治疗口腔扁平苔癣18例,并与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的12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钦再;韩燕;周乐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八纲辨证则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笔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中医八纲辨证的发展谈些看法与反思.
作者:周光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东西方教育体系与方法、英语与汉语之间、中医术语与普通汉语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古老的中医理论,用简单明了、恰如其分的英语表达清楚,使学习者能全面而深刻地领悟中医的精髓,提高对外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在经过几年的国外中医英语教学后,笔者愿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抛砖引玉,以期与同道切磋,共同提高中医的英语教学水平.
作者:贾德贤;李兴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简称中药)对腹膜透析(PD)腹腔巨噬细胞(MC)功能的影响.方法:(1)将MC置于含当归、丹参和川芎嗪的腹膜透析液(CDS)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测定3个中药组、CDS组和对照组MC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能力.(2)MC分别置于含2、10、100μg/ml的3个中药的CDS中培养24h,观察不同浓度中药对MC吞噬能力、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的影响,对照组为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CDS组MC的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CDS组比较,川芎嗪组的MC NO含量和3个中药组MC MTT还原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并随着培养液中的中药浓度的提高,3个中药组MC吞噬能力和NO含量均有显著增加.结论:在CDS中加中药能改善腹膜腔MC的防御功能,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对提高PD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继承;杨泽然;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1954年毕业于西医院校,毕业后在西医医院作内科医生,5年后晋升为西医主治医师,对临床工作很有兴趣,自己由于受中医家庭的熏陶(曾祖父是清代太医,祖父是著名中医),自小聆听祖父的教诲,青年时代曾经常随祖父为患者看病,尤其临证一些慢性痼疾,西医难以救治的疾病(如哮喘、顽固性失眠、慢性胃肠病,施用几付中药后,逐渐出现转机),耳闻目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中医学术种子便埋藏下来.
作者:许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8年4月~2000年3月,我们用山绿茶降压片与卡托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并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惠元诚;束志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分别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于缺血15min再灌注48h后,以Northern blot检测脑组织HSP70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可使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mRNA表达减少,补阳还五汤的抑制作用强于有效部位组方;但两者对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蛋白表达的增加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可能通过抗缺血作用而抑制了缺血后HSP70mRNA的表达.
作者:邓常青;王敏;贺福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缺血性中风中脏腑、中经络证候与高凝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能反映胰岛素抵抗结果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血高凝状态水平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蛋白原(FG)、体外血栓长度(VTL)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来论证中风病证候与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中脏腑组中,风证、痰湿证、火热证及阴虚阳亢证证候评分值及PAgT、VTL、FG等测定值均高于中经络组(P<0.05或P<0.01),而其ISI值则显著低于中经络组(P<0.01).结论:本病中脏腑及中经络证候与胰岛素抵抗及高凝血症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创鹏;谌剑飞;彭敏;张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6年3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囊炎10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10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常勇;宋民兰;薛亚萍;韩金江;陶玉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软胶囊对产后出血的双向治疗作用.方法:6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血塞通软胶囊和安慰剂治疗7天,观察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及心脏指数产后第3天均低于产前(P<0.05或P<0.01);网织细胞:治疗组产后低于产前,但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产后低于产前(P<0.05).出血时间:治疗组产后较产前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后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血液粘度:对照组产前和产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30min、1h、2h、24h出血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子宫缩复情况:产后第2、4、7天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对产后止血确有疗效,并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恶露,加速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刘冬岩;范玲;黄醒华;王琪;王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个补肾复方(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及活血复方下调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模式.方法:用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研究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T淋巴细胞抗凋亡和促凋亡基因(Fas、FasL、Bcl-2、Bax、TNFR1、TNFR2)的表达以及凋亡级联反应中半胱氨酸蛋白酶(如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的差异,及比较两个补肾复方和活血复方对老年大鼠T细胞抗凋亡和促凋亡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对Cas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两个补肾复方均能够有效地降低老年大鼠T细胞的过度凋亡,下调FasL及TNFR1基因的转录和Caspase8及Caspase3的活性.而活血复方对于T细胞的过度凋亡无显著作用.结论:激活诱导的T细胞过量凋亡与肾虚密切相关,两个补肾复方均可下调促凋亡基因FasL和TNFR1的转录,从而抑制老年大鼠过度的T细胞凋亡,是补肾法所特有的对老年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模式.
作者:郭为民;沈自尹;陈瑜;陈伟华;应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5年5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108例,并与用常规西医治疗的10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1)以喘憋、喉中痰鸣、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2)双肺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3)胸片:肺纹理增强,肺透亮度降低,两肺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可伴肺气肿或肺不张.
作者:罗志英;卿国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作者:董莉;李斌;章云;韩志芬;王振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7年9月~2000年12月,我们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47例,并与常规用西药治疗的39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少杭;刘雪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老年人22对(44名),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给药(补肾方即补肾益寿胶囊和安慰剂);实验研究则比较两个补肾方(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和活血方(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补肾组T细胞凋亡率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动物实验显示两个补肾方组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而活血方组均无变化.结论:补肾法对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FasL基因的转录具有负调控作用,这是补肾法下调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分子机理之一.
作者:沈自尹;郑振;郭为民;陈伟华;应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简称丹参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霞;岳宗柱;李艳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和青蒿素抑制狼疮性肾炎复发的作用.方法:61例经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已无狼疮活动的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虫草粉每日3~4g,分3次空腹口服;青蒿素粉每日0.6g,分3次餐后口服,连续服用3年.对照组(3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和(或)保肾康片等药物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5年,监测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抗核抗体等实验室有关指标及有否狼疮活动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83.9%),有效4例(12.9%),无效1例(3.2%);对照组显效15例(50.0%),有效8例(26.7%),无效7例(23.3%),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补体C3持续稳定在(1.21±0.20)g/L正常水平,肌酐清除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同时减少了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结论:冬虫夏草和青蒿素可以抑制狼疮肾炎的复发,保护肾功能.
作者:卢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前列腺炎综合征(prostatitis syndrome, PS)是中青年男性高发的难治性慢性疾患.本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西医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PS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贾金铭;张亚强;张蜀武;张敏建;丘勇超;周智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1年1~6月,我们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IBS)20例,并与西药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的2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茹;何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所致出血是内科急诊的危重病症之一,如何迅速控制出血、抗休克、保护脏器,为急诊纤维内镜、手术治疗羸得时间,是内科急诊抢救必须考虑的问题.1997年5月~2000年12月,我科对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在使用奥曲肽的同时,加用大剂量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欣伟;骆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