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对外英语交流的经验与体会

贾德贤;李兴广

关键词:中医术语, 英语交流, 经验与体会, 英语教学水平, 对外英语教学, 东西方教育, 英语与汉语, 体系与方法, 中医理论, 文化背景, 国外中医, 共同提高, 表达清楚, 质量, 学习, 精髓
摘要: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东西方教育体系与方法、英语与汉语之间、中医术语与普通汉语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古老的中医理论,用简单明了、恰如其分的英语表达清楚,使学习者能全面而深刻地领悟中医的精髓,提高对外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在经过几年的国外中医英语教学后,笔者愿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抛砖引玉,以期与同道切磋,共同提高中医的英语教学水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1998年2月~2000年5月,我们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灯盏花素治疗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58例,并与用常规溶栓治疗的5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俊玲;张小民;孙文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八纲辨证则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笔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中医八纲辨证的发展谈些看法与反思.

    作者:周光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养阴益气利湿汤治疗口腔扁平苔癣18例

    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们用自拟养阴益气利湿汤治疗口腔扁平苔癣18例,并与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的12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钦再;韩燕;周乐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简称丹参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霞;岳宗柱;李艳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60例

    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1999年5月~2001年5月,我们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莲;杜秦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房颤动47例

    1997年9月~2000年12月,我们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47例,并与常规用西药治疗的39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少杭;刘雪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108例

    1995年5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108例,并与用常规西医治疗的10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1)以喘憋、喉中痰鸣、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2)双肺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3)胸片:肺纹理增强,肺透亮度降低,两肺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可伴肺气肿或肺不张.

    作者:罗志英;卿国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

    2001年1~6月,我们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IBS)20例,并与西药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的2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茹;何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纳洛酮加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7例

    1999年1月~2001年2月,我们用纳洛酮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7例,并与单用纳洛酮(97例)及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者(83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安清;毕朝芬;刘丰泉;吴明瑞;张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消癃通闭对大鼠前列腺平滑肌一氧化氮合酶及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消癃通闭对大鼠前列腺平滑肌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还原型辅酶Ⅱ组化染色结合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中NOS神经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检测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凋亡百分率.结果:消癃通闭高剂量组在用药3周后,前列腺组织中NOS神经的长度密度(Lv)为0.113±0.023,与其他3组(消癃通闭低剂量组、保列治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消癃通闭高剂量组及保列治组在实验第7天时,凋亡细胞百分率达到高峰(分别为9.27%、5.65%),第14天时稍减少,第21天时有所恢复.去势组大鼠在第7天时凋亡细胞即出现,到第14天时凋亡细胞百分率达到高峰,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消癃通闭可增加模拟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中NOS含量,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

    作者:贾金铭;马春涛;王勒渝;毕振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滋肾口服液对IgA肾病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近十年来,不断有报道证实IgA肾病患者尿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重点观察益气滋肾口服液对IgA肾病患者(30例)尿IL-6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莉芳;王洪霞;李艳荣;刘京华;余仁欢;于大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雷公藤多甙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联合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8例M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TⅡ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周围血B淋巴细胞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及周围血B淋巴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Ⅱ联合强的松治疗MG疗效较单用强的松更好,其免疫抑制作用比单用强的松更强.

    作者:李作孝;谭华;熊先骥;彭建一;陈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对外英语交流的经验与体会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东西方教育体系与方法、英语与汉语之间、中医术语与普通汉语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古老的中医理论,用简单明了、恰如其分的英语表达清楚,使学习者能全面而深刻地领悟中医的精髓,提高对外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在经过几年的国外中医英语教学后,笔者愿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抛砖引玉,以期与同道切磋,共同提高中医的英语教学水平.

    作者:贾德贤;李兴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撤减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缓解期撤减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对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SLE患者4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急性进展期均用皮质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治疗组于缓解期加用益气养阴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免疫指标(IgG及补体C3)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强的松维持量治疗组为(7.08±5.26)mg/d,对照组为(11.72±6.48)mg/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缓解期SLE能较为顺利地撤减皮质激素,消除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郭竹秀;喻文球;宋丙杭;赵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简称中药)对腹膜透析(PD)腹腔巨噬细胞(MC)功能的影响.方法:(1)将MC置于含当归、丹参和川芎嗪的腹膜透析液(CDS)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测定3个中药组、CDS组和对照组MC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能力.(2)MC分别置于含2、10、100μg/ml的3个中药的CDS中培养24h,观察不同浓度中药对MC吞噬能力、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的影响,对照组为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CDS组MC的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CDS组比较,川芎嗪组的MC NO含量和3个中药组MC MTT还原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并随着培养液中的中药浓度的提高,3个中药组MC吞噬能力和NO含量均有显著增加.结论:在CDS中加中药能改善腹膜腔MC的防御功能,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对提高PD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继承;杨泽然;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炎症性细胞因子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丹参单体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以及水溶性丹参单体MP-1(简称MP-1)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窦内皮细胞体外低温缺氧再氧化模型和大鼠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损伤情况,用放免法分析透明质酸吸收率来反映肝窦内皮细胞的功能,用ELISA方法检测肝窦内皮细胞产生的TNFα和IL-8水平,以胆汁流出速率和ALT、AST、LDH的变化反映肝脏功能.结果:低温缺氧再氧化期间,肝窦内皮细胞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TNFα和IL-8的释放也随之增加,但肝窦内皮细胞的功能下降;肝窦内皮细胞死亡率分别与TNFα和IL-8的释放呈正相关(r=0.949,P<0.05和r=0.892,P<0.05).加入TNFα抗体低温缺氧再氧化6h的内皮细胞死亡率降低;重组TNFα处理的肝窦内皮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离体大鼠肝脏的功能随低温保存和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MP-1能明显降低人肝窦内皮细胞的死亡率及TNFα和IL-8的释放,同时可以减轻离体大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TNFα直接参与肝窦内皮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MP-1可能通过抑制TNFα和IL-8的途径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洪超;张华;周童亮;乔军;胡晓明;赵武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随中医老前辈临证学习的日子里

    我1954年毕业于西医院校,毕业后在西医医院作内科医生,5年后晋升为西医主治医师,对临床工作很有兴趣,自己由于受中医家庭的熏陶(曾祖父是清代太医,祖父是著名中医),自小聆听祖父的教诲,青年时代曾经常随祖父为患者看病,尤其临证一些慢性痼疾,西医难以救治的疾病(如哮喘、顽固性失眠、慢性胃肠病,施用几付中药后,逐渐出现转机),耳闻目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中医学术种子便埋藏下来.

    作者:许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作者:董莉;李斌;章云;韩志芬;王振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1995年10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6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罡;潘尚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格林-巴利氏综合征1例

    病历简介患者,女,56岁,住院号:1009718.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活动障碍伴胸闷,呼吸困难2周,于2000年5月25日入院.1个月前曾因感冒、发热、咽痛,服感冒药片而愈;2周后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麻木,皮肤过敏,肌肉压痛明显,双下肢活动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闷、气促、不能站立行走,卧床不能主动翻身.

    作者:陈长江;章平富;魏国兰;杨吉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