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高敏;高聪;杨宁

关键词:地黄合剂, 多发性硬化, 患者, 外周血, 脑脊液, 淋巴细胞亚群, Multiple Sclerosis, Cerebrospinal Fluid, 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 尚未完全清楚, 治疗, 硬化斑块, 胶质增生, 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 原发性, 性疾病, 继发性, 特效
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特点为脑与脊髓的白质中散在的多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胶质增生所形成的硬化斑块.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治疗上仍无特效疗法.1998年1月~2001年6月我们采用地黄合剂治疗MS,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地黄合剂对MS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甙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GS)是否具有诱导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方法:取不同浓度的GS处理HL-60细胞,观察GS所致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并进行DNA片段分析(DNA Ladder);用Annexin V-FITC试验法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人参皂甙能够抑制HL-60细胞生长,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可引起细胞凋亡.结论:提示人参皂甙能特异性地诱导HL-60细胞凋亡,可为临床应用人参皂甙作为化疗药物的辅助剂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牛泱平;高瑞兰;Helen Tao;B.H.Chong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长期小剂量应用关木通对部分肾切除大鼠肾脏的影响

    目的:了解长期小剂量应用关木通是否可加重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损害.方法:采用5/6肾切除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第1组给予与药典剂量相当(1g/kg)的关木通煎剂,第2组给予关木通3g/kg,第3组给予相同量的自来水,均每天灌胃1次,共8周,观察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含量以及肾脏形态变化.结果:8周后,第2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排泄量显著高于第3组[分别为(165.0±15.6)和(109.8±10.0)μmol/L,(27.8±3.6)和(18.7±2.5)mmol/L,(68.2±10.1)和(44.6±8.5)mg/24h,P值均<0.05],肾间质病变和肾小球硬化程度也较重.结论:慢性肾衰竭大鼠对小剂量关木通的肾脏毒性作用的易感性增加,长期小剂量应用关木通可显著加速慢性肾衰大鼠肾脏损害进程.

    作者:叶志斌;许静;梅小斌;陆国才;王忠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0例UAP患者用通心络胶囊(60例)及复方丹参片(3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0.05);复方丹参片治疗后ET明显下降(P<0.05),CGRP无明显改变(P>0.05);通心络组降低ET、升高CGRP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调节ET、CGRP代谢失衡状况,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作者:梁铁军;张才擎;张伟;贾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益肺健脾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作用的研究

    我们从气道炎症角度去探讨益肺健脾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胜;张念志;季红燕;李泽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医症状量化及其疗效评定方法探讨

    中医诊断的核心是根据中医症状归纳出中医证候,即辨证.目前的辨证存在两个问题:(1)每个证候的各项中医症状只有定性描述;(2)只描述了可能存在的各项症状范围,未明确规定症状怎样组合才能诊断为某证候,并非各项症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这样就使人有不同的理解,既为诊断的统一标准、又为中医疗效评价统一标准带来了障碍.为此,我们借鉴国外西医学处理症状量化的方法[Nickej JC. Effective offic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ostatictis. Ur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8;25(4)∶677-684],提出中医症状量化方法.

    作者:官君达;万霞;胡立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补肾与健脾复方调节皮质酮鼠T细胞凋亡的对比研究

    目的:补肾复方与健脾复方调节皮质酮鼠T细胞凋亡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激活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T细胞凋亡(%)为45.87±7.22,正常对照组34.25±6.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右归饮组T细胞凋亡(%)为35.90±7.39,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补肾益寿胶囊组为36.20±9.14,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君子汤组T细胞凋亡(%)为36.92±11.82,与皮质酮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质酮鼠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敏感性显著增高,两个补肾复方均可显著降低皮质酮鼠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而四君子汤对皮质酮鼠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无显著的下调作用,提示下调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可能是补肾法改善皮质酮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瑜;沈自尹;陈伟华;应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茶的研究进展

    肾茶为唇形科肾茶属clerodendranthus植物,又名猫须草,全世界约5种,我国仅有一种即肾茶[C.Spicatus (Thunb).C.Y.Wu],主产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民间认为全草有利尿、抗菌、消炎、溶石、排石作用,常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咽炎及风湿性关节炎.下面就近年来肾茶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李月婷;黄荣桂;郑兴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与中西医结合免疫调理治疗的探讨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并非独立疾病.两者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改变,作为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ARDS是ALI发展严重的极端阶段(1).尽管机械通气等器官支持性治疗进展显著,ARDS仍然是ICU内严重的肺疾患,成为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难点和焦点.

    作者:陆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自体表皮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

    自体表皮移植易于成活,应用范围广泛,1997年6月~2001年6月,笔者收集本院各类行自体表皮移植术患者67例,其中39例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飞;马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煎汤热擦洗治疗扁平疣98例

    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煎汤热擦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自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证候和危险因素调查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常见病,尽管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已有数十年,但辨证分型始终没有统一.我们采用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思路,对北京部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候及危险因素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泉;于向东;崔玲;金仁根;崔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证的研究设想

    编者按进入21世纪,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现代化研究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为此,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对证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设想及看法,以抛砖引玉,希望对证的研究工作有所促进.证是中医学术特点和优势在临床的主要体现,对它的研究,首先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重点在临床.目的是:了解证的临床意义;总结证的宏观规律;揭示证的微观变化;明确证的现代含义,为创立现代中医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奠定基础.

    作者:杨春波;陈家旭;王洪琦;陈蔚文;杨宇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49例

    1998年5月~2000年9月,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特点为脑与脊髓的白质中散在的多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胶质增生所形成的硬化斑块.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治疗上仍无特效疗法.1998年1月~2001年6月我们采用地黄合剂治疗MS,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地黄合剂对MS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高敏;高聪;杨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8例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眼病,目前国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健胃舒颗粒分煎与合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分煎与合煎是否存在疗效、药效不同差异.方法:采用自拟复方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分为分煎组与合煎组各50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效.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2%和70%,总有效率均为96%,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两组在抑制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调节小鼠胃功能,促进小肠推进度及镇痛药理实验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胃舒颗粒分煎与合煎疗效、药效保持一致,从一个侧面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在临床辨证施治中,灵活配方及加减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戈焰;崔景朝;周瑞玲;陈玉兴;孙兰;凌方明;陈潞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黄提取片等治疗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122例

    我们采用大黄提取片等治疗122例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雅萍;焦东海;沈学敏;王梅莉;王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蒜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及变形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a)表达及白细胞滤过指数(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取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粒细胞于体外37℃孵育,采用抗体荧光标记,测定CD11a表达率;并测定粒细胞通过核孔滤膜的时间,并计算滤过指数.结果:CD11a表达率(%)健康人组(34.64±25.34)与空白对照组(55.35±30.5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蒜素组(49.16±31.68)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粒细胞滤过指数健康人组、空白对照组、大蒜素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为0.87±0.46、6.42±6.40、3.47±3.67及5.03±3.72,大蒜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蒜素可有效地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粒细胞CD11a表达率及改善其变形性.

    作者:张久亮;孙瑞娟;史载祥;黄力;杜金行;毛建生;曹启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语言中充满了文学、哲学和宗教术语.这些术语在丰富了中医语言表达力的同时,又影响了中医的发展、翻译和对外交流.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雷公藤多甙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WP)对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以TWP治疗为主;对照组50例,以乙双吗啉治疗为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IL-2及TNF-α水平含量检测,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L-2及TNF-α水平含量分别为(1.31±0.27)μg/L及(1.20±0.65)μg/L,治疗后为(1.19±0.27)μg/L及(0.96±0.5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22及2.00,P<0.05);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31±0.26)μg/L及(1.22±0.66)μg/L,治疗后为(1.20±0.27)μg/L及(0.98±0.51)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08及2.03,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IL-2、TNF-α治疗前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而治疗后均接近健康组(P均>0.05).结论:(1)AAU患者存在IL-2及TNF-α异常改变;(2)TWP对AAU患者IL-2及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3)TWP治疗AAU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黄庆山;张兆来;刘玉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