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众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中药炮制研究室原思通研究员主编的<医用中药饮片学>,近期已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喜事.
作者:李英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病毒重叠感染、胆红素代谢障碍、合并感染等)可出现重度肝内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1997年9月~2000年12月期间我们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方,根据中医辨证加减共治疗35例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海波;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临床疗效与T细胞受体Vβ7(TCRVβ7)基因表达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慢乙肝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和解汤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TCRVβ7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5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并均出现HBV-DNA、HBeAg阴转;对照组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无一例出现HBV-DNA、HBeAg阴转.HBV-DNA、HBeAg未阴转的患者,虽肝功能恢复正常,但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和解汤对TCRVβ7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诗军;陈泽雄;黄必军;劳绍贤;秦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和围绝经期健康妇女的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比较雌激素类药物和补肾中药对提高记忆力的作用.方法:用补肾中药更年青胶囊和雌激素类药物分别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6例(中药组32例,西药组24例),并进行治疗前后记忆商测试、雌激素水平测定及健康妇女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测定.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的记忆商、雌二醇均明显提高,卵泡刺激素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西药组和中药组疗效相同.结论:记忆力下降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及补肾中药治疗能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作者:景苏玉;魏美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2000年9月~2001年5月我们用中药保妇康泡沫剂和微波组织凝固疗法联合治疗宫颈糜烂60例,并与两者单独应用治疗的各6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敏;艾继辉;闻良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9年8月~2001年8月我们采用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用甘利欣和单用丹参治疗的70例和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以法;王林伦;尹蔚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2000年3月~2002年1月我们对靖咽丸原方进行了新的剂型改造,将原来的丸剂改为袋泡茶,并对166例急性咽炎患者进行了靖咽袋泡茶与靖咽丸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桦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0例,并与西医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7年1~12月,我们用苓丹片、青蒿琥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患者25例,并探讨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剑勇;钟嘉熙;史志云;戴馨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均已证实了对无排卵的生育期女性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有促排卵作用.动物实验还发现,对于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针刺后肾上腺重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内侧区细胞嗜银颗粒增多,血皮质酮含量升高.大鼠的阴道脱落细胞堆积.这一切变化均提示我们在去除性腺后针刺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作用,从而可能改变体内雌激素水平.但是它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调节以求达到神经内分泌平衡的呢?对人体是否有相同的作用呢?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是急剧增长的人口老龄化,人类寿命延长,更多的妇女将经历更年期、老年期的生命时期.国家和个人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治疗.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能在人体上得以验证,无疑是对广大妇女的一大幸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杨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和18F-2-脱氧葡萄糖(FDG)研究针刺时人脑内能量代谢的生化过程,进一步阐述针刺信号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名和脑梗塞患者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选择右侧,患者选择瘫痪侧上下肢体,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使用GE Advance ⅡPET系统,同一患者同体位下接受针刺前和电针状态下2次PET显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健康志愿者针刺前双侧大脑皮层、丘脑、基底节和小脑的葡萄糖代谢基本对称,当电针右侧诸穴位时,对侧丘脑、对侧额叶和顶叶的运动和感觉皮质区葡萄糖代谢增高.4例脑梗塞患者针刺前PET所示的病灶区葡萄糖代谢明显低下(和头颅CT或MRI所见相同),但病变范围更大,电针时左内囊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病灶区明显缩小.较大动脉梗塞患者电针时病灶区葡萄糖代谢增高,皮质增宽,水肿区明显缩小.定量分析见病灶区局部脑/全脑葡萄糖比值变化明显和葡萄糖代谢变化率增高.结论:(1)针刺健康人肢体穴位时,脑的局部葡萄糖代谢增高.(2)针刺瘫痪侧肢体穴位时,除对侧丘脑、对侧额叶和顶叶皮质区葡萄糖代谢增高外,针刺前所见的葡萄糖代谢低下区也明显增高,病灶缩小或消失.(3)针刺可激发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提高葡萄糖代谢.
作者:贾少微;王全师;徐文贵;吴湖炳;黄祖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梗塞后的康复机制.方法:用易卒中型双肾双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走平衡木法评价大鼠康复功能.于电刺激治疗后第1、3、6、9周末在脑梗塞灶边缘区观察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神经丝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神经元凋亡及脑微血管舒张情况.结果:治疗组从3~9周末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在脑梗塞边缘区上述表达及脑微血管舒张数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增强神经元活性,激发脑微血管舒张.
作者:方燕南;黄海威;陶玉倩;李玲;丁明晖;李花;曾进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贾金铭;郭军;常德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生成表示含药血清对LDL的氧化作用,用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结果:0.12g/kg绿谷灵芝一次给药组0.5h、1h、2h、3h,两次给药0.5h、1h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对LDL氧化作用无明显影响,两次给药2h、3h以及0.12g/kg、0.24g/kg、0.72g/kg绿谷灵芝连续给药10天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均可降低LDL的氧化作用(P<0.05);0.24g/kg、0.72g/kg绿谷灵芝连续给药10天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均可抑制由ox-LDL和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P<0.05).结论:绿谷灵芝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LDL的氧化作用,减轻由ox-LDL和AGE诱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作者:张红梅;姚伟娟;田辉凯;林志彬;李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们用自拟止泻散治疗婴幼儿迁延性非感染性腹泻40例,并与单用西药口服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杰梅;王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毒素清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毒素清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积分降低更明显.老年患者外周血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组;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降低,而IL-2水平上升并接近健康老年人水平.对照组上述两项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毒素清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肺炎具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提高IL-2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过度分泌的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李建生;程龙;马利军;孔桂莲;李素云;王凯;陈献亮;吴记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验证降压脉净液对高脂饮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降脂作用及肾脏的病理变化.方法:将42只SHR分为5组:A组用普食,B组用高脂饮食,C组用高脂饮食加降压脉净液治疗,D组用高脂饮食加西药治疗,E组用高脂饮食加牛黄降压丸治疗,F组为正常大鼠(WKY)用普食.观察治疗后14周血压、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1)血压变化:A、B组血压升高明显;C组用药后第5周开始血压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比A、B、D、E组为低(P<0.01).(2)一氧化氮(NO):C、D组较B、E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3)胆固醇(CHO):C、D组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1),而C组降低更明显(P<0.01和P<0.05).(4)肾脏病理改变:B组病变为严重(P<0.01);C组病变改善为明显(P<0.01).结论:(1)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其病变程度比单纯高血压严重.(2)降压脉净液对SHR血压具有控制其发展的作用,其降压机理可能与提高血中NO有关.(3)降压脉净液具有降脂作用.(4)降压脉净液通过降压、降脂,从而减轻了肾脏病理改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黄力;史载祥;张久亮;毛建生;罗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2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急诊科用热痛宁灌肠液辅助治疗胆石症并感染52例,并与用常规治疗的5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8年9月~2001年9月,笔者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丹参、凯时、多巴胺加酚妥拉明等扩血管中西医药物分别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各30例,并与单用西药综合治疗的3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露茜;王小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国内及日本生产的抗心绞痛急救中药制剂有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冠心丹参滴丸、苏冰滴丸、苏心丸、通心络胶囊、护心丹、日本救心丹、环心丹、麝香苏合丸、麝香含片、珠麝消栓胶囊、活心丹、益心丸、心灵丸、心宝、麝香心脑乐(片剂)、宽胸气雾剂、心痛气雾剂、复方细辛气雾剂、冠心膏、心绞痛宁膏、救心油等(注射液未在本文讨论之列),其中麝香保心丸和速效救心丸被国家中医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首批必备中药.现将这类药物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吴时达;李成林;陈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