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赖世隆;饶燕
目的:观察黄芪通脉合剂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ASO患者(Ⅰ、Ⅱ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黄芪通脉合剂,对照组用γ-月见草-E胶丸和复方丹参片,疗程1个月;观察黄芪通脉合剂降低血液粘度、血脂和血浆血栓素B2(TXB2)、血浆内皮素(ET-1),升高一氧化氮(NO)等作用;并做相应的实验研究.结果:黄芪通脉合剂治疗ASO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1.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治愈率36.67%.动物实验表明,黄芪通脉合剂能明显降低鹌鹑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NO的含量;降低血浆TXB2、ET-1的含量.结论:黄芪通脉合剂治疗早期ASO疗效较好,并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液粘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等作用.
作者:鲁东志;荣文平;周涛;孙敬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顽固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病情复杂,治疗效果差.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新途径,我院自1994年1月~2001年1月,对7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国民;陈川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1年1月~2001年6月,应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食管癌,并有钡餐透视、X线摄片、内窥镜或CT检查所见;(2)不适宜手术、放疗和常规化疗或拒绝上述治疗及上述治疗后复发转移者;(3)年龄≤70岁;(4)KPS评分≥50分;(5)预计生存≥3个月;(6)心肝肾功能及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7)知情及同意治疗者;(8)有随访可能.排除标准:(1)1个月内作过其他抗肿瘤治疗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
作者:焦智民;王俊生;杜景富;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乙型肝炎病情迁延不愈,为寻找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尚建中;马龙飞;姚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从1995年开始,我们采用活络止痛片治疗骨痹,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5例,均在中医老年病专科门诊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42~78岁,平均61.6岁;病程1~14年,平均5~8年;部位:膝关节退行性变46例,腰椎退行性变18例.对照组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43~76岁,平均63.1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5~6年;部位:膝关节退行性变39例,腰椎退行性变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黄霖;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复脉液对缺氧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内皮素(ET-1)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缺氧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给予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含维生素C兔血清,10%的含补肾复脉液兔血清,除空白组外,同时通入95%N2加5%CO2混合气孵育(缺氧)4h,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以GAPDH为内对照,将RT-PCR扩增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紫外灯下观察各组细胞eNOSmRNA和ET-1mRNA表达情况,对照凝胶拍照,并对底片条带光密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缺氧组ET-1/GAPDHmRNA水平高而eNOS/GAPDHmRNA水平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阻抑其异常表达(P<0.01,P<0.05),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复脉液能抑制缺氧内皮细胞ET-1mRNA转录,促进eNOSmRNA转录,维持ET-1mRNA/eNOSmRNA之间的平衡,从而对缺氧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梅;张慧祺;温廷益;鲁彬;郭利平;杨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8年1月~2000年7月,我们用本院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宽心通脉饮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10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加明;冀萍;王树京;徐伟;刘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方对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Meynert核损毁作为AD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体视学分析方法观察大鼠脑内β-APP的变化.结果:补肾益智方能显著降低AD模型大鼠脑内顶叶皮质、海马CA1区、齿状回β-AP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积分光密度值(P<0.05,P<0.01).结论:补肾益智方能减少或抑制β-APP的过度产生,这可能是其减少β淀粉样蛋白(β-AP)沉积,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高洁;赖世隆;饶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892年加拿大著名医学教育家William Osler曾感叹: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医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或许遗传药理学近年的迅速发展会使医学有望真正成为科学.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正是研究机体遗传变异如何影响患者药物反应[药代(动)、药效和毒副反应性等]差异的学科,并针对患者的遗传结构差异设计佳药物治疗.
作者:毕晶珠;蒋文跃;黄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致残率高,对患者危害极大.1995年2月~2000年10月,笔者对4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选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并与葡醛内酯片及未用保肝药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中医证型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94例,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肝郁脾虚组42例,脾胃虚弱组30例,脾胃阴虚组22例,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胰高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脾虚组患者血浆VIP、Glu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增高,NPY、S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NPY含量明显高于脾胃阴虚组,SP含量则显著低于脾胃阴虚组;脾胃虚弱组患者血浆VIP、Glu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SP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脾胃阴虚组,NPY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脾胃阴虚组患者血浆SP、Glu较健康对照组增高,NPY则低于健康对照组,而VI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BS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有一定的变化.其中NPY和SP的变化有证型的特异性,而VIP、Glu的变化无明显的证型特异性.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从热爱中西医到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我在读私塾时,就读了<药性赋>.我的私塾先生很喜欢中医,每天大声朗读<国医砥柱月刊>杂志,也给了我一些影响.现回忆起来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可以说我热爱中医,并把两种医学结合起来的想法,这也算是早的思想萌芽吧.
作者:李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加减四逆散组(C1)、人参皂甙组(C2).电子天平称重并计算大鼠胸腺重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目、核转移率.结果:与C组比较,M组胸腺重量指数显著下降,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CR)的数目略有上升的趋势,胸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核转移率显著上升(P<0.01).与M组相比,C1组与C2组的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移率均显著降低,胸腺重量指数显著提高(P<0.01或P<0.05).在受体核转移率下降方面,C1组优于C2组(P<0.05).此外,C1组各项数据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减四逆散能显著减轻糖皮质激素对胸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慢性心理应激大鼠GCR由胸腺细胞胞浆向胞核转位来实现的.
作者:严灿;徐志伟;史亚飞;李艳;吴伟康;邓中炎;潘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加味玉屏风汤对地塞米松磷酸钠(Dex-p)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检测手段,观察加味玉屏风汤作用前后对胸腺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胸腺细胞既可发生自发凋亡,又可由Dex-p诱导凋亡,细胞凋亡率与Dex-p呈浓度依赖关系,佳诱导浓度为10-7mol/L.加味玉屏风汤(200~400μg/ml)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由Dex-p(10-7mol/L)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P<0.01);而低浓度(<100μg/ml)的加味玉屏风汤则对Dex-p(10-7mol/L)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加味玉屏风汤200、400μg/ml可使胸腺细胞的自发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浓度加味玉屏风汤(200~4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胸腺细胞的自发凋亡及由Dex-p(10-7mol/L)诱导的凋亡.
作者:杨燕萍;段登志;胡冬根;陈新;未炎;李小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AFC)对人α1(Ⅰ)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含人α1(Ⅰ)前胶原基因上流2.3kb,0.8kb,476bp,173bp启动子片段为研究靶序列,以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为报告基因,构建基因重组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NIH3T3),建立稳定的α1(Ⅰ)前胶原启动子转染细胞体系,用抗纤复方和(或)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处理NIH3T3细胞,测定CAT活性.结果:(1)抗纤复方能够抑制α1(Ⅰ)前胶原启动子报导基因质粒phCAT-Cα1(Ⅰ)2.3,phCAT-Cα1(Ⅰ)0.8,phCAT-Cα1(Ⅰ)0.4的活性,不能抑制α1(Ⅰ)前胶原启动子报导基因质粒phCAT-Cα1(Ⅰ)0.1的活性;(2)TGFβ1能促进phCAT-Cα1(Ⅰ)2.3的活性,抗纤复方能拮抗TGFβ1这一促进作用.结论:抗纤复方能够作用于胶原α1(Ⅰ)基因调控片段,抑制胶原合成.
作者:赵钢;张斌;陈建杰;王灵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我们根据前列腺的解剖学及临床特点,采用前列栓经肛门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患者284例,并用野菊花栓156例作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学忠;刘建平;张建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0年3月~2002年3月,笔者应用复方柴枳黄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20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经电子胃镜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在井冈山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
作者:李克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总结我科1996年~2001年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62例(治疗组)均采用早期腹腔灌洗加中医药辨证治疗,与我科1991年~1995年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仕祥;范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肾病合剂对儿童单纯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影响.方法:以肾病合剂配合强的松治疗儿童单纯型肾病综合征68例(中西药组),并随机设立强的松组33例(西药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年复发率中西药组为14.3%,对照组为59.3%,中西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治疗前血清皮质醇、IgG、IgA及CD3、CD4、CD4/CD8、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或P<0.05);中西药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上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肾病合剂可减少肾病复发,其作用机制与其调整T细胞功能紊乱,改善体液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等多种途径有关.
作者:李新民;马融;李少川;孙希焕;郝瑞芳;任勤;胡淑萍;袁志毅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