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R数字摄影在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闪荣;张子齐;高伟

关键词:胸部外伤, 计算机, 数字摄影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和他们原始的普通X线摄片相对比.结果:32例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中,单纯肋骨骨折25例,肋骨骨折并发气胸2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25例单纯肋骨骨折中,11例患者的原始普通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结论:DR作为一种新的X线摄影成像技术,为我们的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83例2型糖尿病与血脂关系探讨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的空腹及餐后2 h的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与94例健康人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空腹及餐后2 h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HDL-CH餐后2 h比空腹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T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更高.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新疆民政老年公寓143例老年人健康调查及疾病的康复指导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查阅老年公寓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病历分析总结.结果:在143名老年人中,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66例,冠心病53例,高脂血症52例,慢性胆囊炎44例,慢性气管炎慢阻肺23例,糖尿病21例,脑血管疾病21例,其他(颈椎病、支气管哮喘、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疾病、脂肪肝、肿瘤术后、陈旧性肺结核)42例.有许多老年人患多种慢性病.结论:针对老年公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积极采取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了防病治病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王奋萍;阿依夏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的观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7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锌、铜、钙、铁、镁五种元素及血糖进行测定比较.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铜/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糖呈正相关;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糖呈负相关,血清钙、铁、镁两组无差异.结论:血清微量元素,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患者纠正糖代谢紊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银红;倪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006年运城市乙脑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运城市2006年乙脑发病的流行病特点.方法:利用2006年运城市乙脑发病的全部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乙脑发病97例,死亡19例.发病率为18.9/10万,病死率0.32/10万.病例分布于全市12全县市,60个乡镇,95个村,发病年龄2岁~87岁.0岁~15岁的10例,占10.31%(10/97).16岁以上成年人87例,占89.69%.其中50岁以上76例,占78.35%.结论:与以前乙脑发病以15岁以下,特别是10多以下为主不同,应引大家足够的重视.

    作者:邢运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霍奇金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霍奇金病(HD)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HD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在围化疗期施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分别于化疗前、后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制订)[1]进行测评.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后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提高HD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提供系统的、有计划的、全程的护理援助.

    作者:杨晓旭;成翠珍;刘付冬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苯中毒患者拔牙情况的临床观察

    苯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长期接触苯的作业工人,易发生苯中毒.慢性苯中毒患者诊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依据,因此苯中毒患者拔牙发生感染率高.现对苯中毒患者拔牙情况和健康者拔牙情况相比较.

    作者:徐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肾细胞癌的应用

    目的:探讨孤立性肾细胞癌在多层螺旋CT肾脏皮质早期扫描及血管成像技术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孤立性肾癌5例的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数据,显示肿瘤和邻近肾内动脉分支的关系、肿瘤血管、肾动脉有无变异和其他病变以及肾静脉等.结果:5例孤立性肾癌中5例病灶均在皮质早期呈明显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5例均见邻近动脉分支的受侵受压改变;1例见确切的一支或多支粗大的供血动脉及瘤体内肿瘤血管影;2例患肾出现静脉早显;2例肾有副肾动脉;无一例患肾动脉狭窄.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孤立性肾癌的定性诊断,更有利于孤立性肾癌的术前治疗方案的评估.

    作者:桑俊勇;马秀琴;申艳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三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材料在修复楔状缺损(楔缺)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535颗楔缺牙分别用GCFujiⅡ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3 M公司Z350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卡瑞斯玛光敏树脂修复,2年后评价其疗效.结果:充填2年后,玻璃离子组的成功率为96.51%,Z350纳米树脂的成功率为92.96%,卡瑞斯玛光敏树脂的成功率为90.24%.结论:楔缺修复治疗的临床成功率与所使用材料有关.

    作者:王颖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30例急性腹痛误诊分析

    急性腹痛占急诊科就诊人数的1/4左右[1],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急,病因复杂,在短时间内确诊有一定困难,本文回顾总结30例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与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采用炎琥宁针剂治疗,对照组102例,采用病毒唑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靳爱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休克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创伤、出血、感染、过敏、心血管机能不全等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恒定,引起了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流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致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改变.

    作者:卫春娥;李兴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小病死率.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168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发年龄在50岁~70岁,平均年龄58.2岁,死亡69例,占41.09%.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脑出血急性期的高病死率与脑出血继续出血有关.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

    作者:杨云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医院供应室在监控病区自备消毒包质量中的作用

    自备消毒包是临床工作人员根据各科室的特点进行打包,并送供应室进行消毒灭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医院尚未完全取消自备消毒包,而由于各临床科室自行清洗、打包的物品缺乏专业指导及监管,自备消毒包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自2006年1月以来,我院对自备消毒包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莺;夏凤仙;郑志芳;蒋兴娣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手法复位治疗尾椎错位23例分析

    目的:探索运用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尾椎错位引起的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3例因尾部触地而致尾骨错位疼痛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方法.23例根据X线拍片检查,排除骨折骨裂,脱位.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经济、安全、创伤小,立竿见影.

    作者:姚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症状、CT、治疗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8例小脑出血病例,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眩晕及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均行头颅CT检查.结果:CT检查血肿直径≤4 cm或出血量≤15ml者,不论保守治疗或早期手术治疗其预后均较好;血肿直径≥4 cm,出血量≥15 ml,昏迷时间长者则预后差.结论:小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的多少,昏迷时间的长短及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作者:赵晓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肺下叶结核又叫肺底结核或肺门旁结核.该病较少见,文献报道占肺结核的1.9%~5.3%[1],由于肺下叶是非结核疾病好发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笔者通过对31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为提高肺下叶结核的诊断减少误诊,提供帮助.

    作者:张义同;周祝谦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恶性肿瘤患者Ⅳ度骨髓抑制调查分析与护理决策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重度骨髓抑制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危及生命,针对患者各种症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不同护理决策,目的是使患者能安全、快速地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陈丽霞;蔡小莉;徐燕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脂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脂蛋白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奥林帕斯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该公司提供的原装试剂及质控和定标液.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B,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TC、TG、HDL-C采用酶法测定.结果:T2DM合并冠心病组、肾病组的ApoB、HS-CRP分别高于正常组(P<0.01):ApoA1/B比值均低于正常组.结论:ApoA1、ApoB与T2DM动脉硬化关系密切,ApoA1/B比值,HS-CRP联合检测是反映T2DM脂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静;唐秀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6年经治的47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47例随访6个月~3 a.除1例患者随访7个月斜视未恢复,其余症状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作者:杨花荣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或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危重、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做好脑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是降底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途径.我科从2002年至2006年共收住62例脑出血患者,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当的护理,及早预防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武林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