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旭;成翠珍;刘付冬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于各组,高低顺序依次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补体C3值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各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值低,高低顺序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越重,差异越大.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C3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玉萍;许亚辉;孙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索更有效的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佳方法.方法:在剖宫产术前进行产后出血的预测评分,有产后出血病理因素者124例,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即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常规于胎儿娩出之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 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实验组在剖宫产术中除常规用药外,术前给孕妇肛门塞入米索前列醇200μg,胎儿娩出清理完宫腔后,立即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于宫底部.失血量用容量法和纱布、专用纸垫计量法.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 h内出血量.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结论:米索前列醇具有应用简单、效果可靠、易掌握、安全、副作用小、价格优等特点.
作者:樊淑珍;卫梅征;张英亮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急性腹痛占急诊科就诊人数的1/4左右[1],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急,病因复杂,在短时间内确诊有一定困难,本文回顾总结30例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与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霍奇金病(HD)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HD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在围化疗期施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分别于化疗前、后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制订)[1]进行测评.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后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提高HD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提供系统的、有计划的、全程的护理援助.
作者:杨晓旭;成翠珍;刘付冬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的技术要点以及对质量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55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后处理用东芝VITER工作站分别进行VRT、CPR、MPR、MIP、三维重建及血管探针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达诊断要求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结果:在熟悉冠状动脉解剖,患者充分准备和配合以及合理地扫描参数选择,扫描时间窗的把握及图像后处理的保证下,冠状动脉成像主干和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筛查,以及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熟悉检查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各种参数,充分的准备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技术保证.
作者:钱会绒;胡晓明;陶仅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和他们原始的普通X线摄片相对比.结果:32例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中,单纯肋骨骨折25例,肋骨骨折并发气胸2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25例单纯肋骨骨折中,11例患者的原始普通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结论:DR作为一种新的X线摄影成像技术,为我们的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
作者:闪荣;张子齐;高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通过82例粘连性肠梗阻回顾性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2例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38例,肠破裂修补术后22例,子宫切除术后12例,脾破裂脾切除术后3例.肝破裂修补术后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腹腔感染史4例.单纯性肠梗阻68例(切除粘连带,松解粘连,其中小肠折叠缝合术1例),绞榨性肠梗阻14例(粘连松解肠管功能恢复8例,肠坏死肠切除4例).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痊愈80例,死亡2例(1例老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及肠破裂修补术后为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1例~2例.许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才能解除梗阻的;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只有通过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治疗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张宏生;阎建军;阎小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术前均做了CT平扫,其中18例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20例均做病理检查.进行术前CT与病理标本对应切面的对照研究,观察不同CT征象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病灶内的延迟强化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病理为大量纤维组织伴少量散在腺癌组织,部分病灶延迟强化区内的无强化区为凝固性坏死或同时含有大量黏液的存活癌组织.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对其诊断及在与肝细胞型肝癌等多种常见肝肿瘤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萍;方华盛;黄春芹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疾病谱的变化,血液透析人群呈递增趋势[1],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使其平稳度过从终末期肾病的保守治疗到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期尤为重要.诱导透析期是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条件下进行小剂量、短时间、多次数透析,多数患者大约在1周~2周内完成.这段时期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从临床护理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蓉;张建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妇科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更为显著.通过及时、系统地化疗,可提高5 a生存率,甚至痊愈.在化疗过程中抗癌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不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因此,护士必须为患者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其减少恐惧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进行化疗的1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琴;黄秀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经产后证实为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的病例26例,回顾性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26例病例中,超声检查出先天性马蹄足内翻21例,符合率80.77%(21/26);漏诊5例.结论: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的简便而有效的首选方法,在减少出生缺陷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赖秋荣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抗感染雾化治疗,治疗组60例,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连用7 d.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点滴盐酸氨溴索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跃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蛋黄油外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作用.方法:将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22例,采用蛋黄油外涂硬肿部位的护理方法.结果:效果满意.结论:外用蛋黄油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安全、简便、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卿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苯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长期接触苯的作业工人,易发生苯中毒.慢性苯中毒患者诊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依据,因此苯中毒患者拔牙发生感染率高.现对苯中毒患者拔牙情况和健康者拔牙情况相比较.
作者:徐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分析α-巨球蛋白对不同年龄段凝血酶的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TG测定方法年龄1个月~1岁、1岁~5岁、6岁~10岁、11岁~15岁,以及成年4个组各20例正常人进行总ETP、与结合α-巨球蛋白结合的凝血酶EPT、游离凝血酶EPT测定.结果:在11岁~15岁年龄段的与结合α-巨球蛋白结合的凝血酶EPT显著低于成年组;而总ETP和游离凝血酶EPT与成年组也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游离凝血酶EPT随年龄逐渐增高.结论:α-巨 球蛋白对ETP的测定有影响,游离ETP的测定是必需的.
作者:李盛丽;罗红权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瑞芬太尼(remifenfanil,REU)是人工合成超短效能的阿片α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为此,我们将REU(商品名瑞捷,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出产)复合丙泊酚应用住院手术患者,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沁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本文通过对167例老年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了老年上消化道术后进行全方位护理,对促进疾病痊愈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所治的老年上消化道手术患者共167例,其中外伤所致68例,胃穿孔62例,肠梗阻所致17例,胃癌所致14例,其余6例.年龄60岁~70岁占162例,70岁以上5例.男153例,女14例.
作者:陈崤;赵俊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重度骨髓抑制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危及生命,针对患者各种症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不同护理决策,目的是使患者能安全、快速地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陈丽霞;蔡小莉;徐燕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对367例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蛋白芯片检测法对恶性肿瘤检测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2.85%、75%、75.02%,以结肠癌、肝癌和胰腺癌检测率高,达90%以上.良性肿瘤总的检测率为25%,明显低于恶性肿瘤.蛋白芯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结论: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对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范凝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查阅老年公寓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病历分析总结.结果:在143名老年人中,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66例,冠心病53例,高脂血症52例,慢性胆囊炎44例,慢性气管炎慢阻肺23例,糖尿病21例,脑血管疾病21例,其他(颈椎病、支气管哮喘、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疾病、脂肪肝、肿瘤术后、陈旧性肺结核)42例.有许多老年人患多种慢性病.结论:针对老年公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积极采取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了防病治病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王奋萍;阿依夏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