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UF-100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杨志珺

关键词:尿液检测, 临床疾病诊断, 手工镜检法, 送检标本, 尿沉渣镜检, 干化学检测, 干化学分析, 住院病人, 有形成分, 尿液常规, 疗效观察, 检验人员, 化学特性, 常用指标, 工作量, 应用, 误差, 收集, 漏诊, 理学
摘要:尿液常规是临床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常用指标.尿液的干化学检测的仅仅是尿液的理学、化学特性.而不能对尿液中各有形成分作出鉴别和计数.手工镜检法由于工作量大,无法做到每一份标本都作镜检,有相当标本容易造成误差及漏诊.UF-100的应用可为临床检验人员解决这一缺憾.我室随机收集了各科住院病人送检标本474份,同时进行了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UF-100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为膈肌痉挛,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后,使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以喉间呃道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不定,持续数日甚至数十日不愈者,称为顽固性呃逆.本例采用认知行为整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以发热、意识障碍、抽搐、机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在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要点说明如下.

    作者:马勤敏;赵秀芹;夏庆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恩平市儿童中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恩平市部分幼儿园的膳食调查分析,通过生长监测及科学添加膳食营养预防、治疗儿童贫血.方法:用F-82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P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对营养性贫血的性质和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结果:监测组贫血患病率由53.3%下降至37%;缺铁性贫血由40.7%下降至29.1%;由于与缺铁有关的贫血的下降,而使得大细胞性贫血混合性贫血的构成比亦相应下降.结论:经监测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通过生长监测,科学性添加膳食营养物质等措施,使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降低.说明通过生长监测及科学添加膳食营养监测来预防、治疗儿童贫血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作者:唐金悦;郑妙嫦;吴健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philips-HDI 1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2例高血压早期患者及40例正常组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而左房内径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尤以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显著.

    作者:李明;欧华林;李云锋;陈丹;张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82例穿刺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液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两种方法细菌检出率的比较,探讨细菌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送检的82例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82例标本细菌培养检出菌48例阳性率为58.5%(48/82 ),涂片镜检检出菌45例,阳性率为54.9%(45/82).涂片镜检阴性而细菌培养阳性的有7例(16.3%),涂片镜检阳性而细菌培养阴性的有4例(8.9%).结论: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为临床正确分析细菌学检验结果提供参考.

    作者:范柳青;程红革;杨志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海港职工体检情况分析

    2005年,我们医院对全港1 000余名职工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对血标本的采集,处理及测定等都采用了标准化程序,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作者:官娜;解思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方法.方法:对20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采用切开复位,末节指骨过伸位,顺行克氏针固定,再加抽出钢丝固定骨块及伸肌腱止点的方法.术后骨折复位良好.4周后拔除克氏针6周拔除钢丝.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6例、良4例、骨折完全愈合、伸肌腱愈合好.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撕脱骨折,能够治疗锤状指.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好.

    作者:刘娟妮;吴翔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3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总结经验及体会小结报告如下.

    作者:钟振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侧上后牙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设计与观察

    对于双侧上后牙缺失,义齿需要两侧连成一整体者,采用塑料基托加腭杆修复,已逐步被广大的患者认可并被临床应用.自1999年8月至2005年8月,笔者对部分或大部分牙列缺失患者选择性地采用此法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汉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短波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弱,病程迁延所致.治疗方法多为药物消炎,但效果不佳,患者很痛苦.我们采用超短波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全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过期流产绒毛组织水泡样变与部分性葡萄胎超声鉴别

    过期流产绒毛组织水泡样变与部分性葡萄胎在超声声像图上极为相似,且临床表现亦相同,均有停经史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常难以鉴别.笔者通过数例观察与分析,发现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CDFI对其鉴别有重要价值.本观察水泡样变与葡萄胎共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小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施尔康辅治6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解小施尔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我们将12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小施尔康(施贵宝公司生产)口服,对照组仅予一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治疗前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在发病次数减少、病情减轻、病程缩短上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可选用小施尔康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郭玉兰;陶虹;殷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鉴别发热是由细菌感染或是由其他因素引起常较困难,因病原微生物检测时间较长(普通血培养常需时1周),而对于发热病人来说,能否尽快明确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近年大量研究结果显示[1,2],降钙素原(PCT)这个指标能够诊断性地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这为微生物检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降低了资源浪费的同时可快速明确病原学诊断,为抢救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振华;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人的家庭保健

    目前,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年幼时血压偏高者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现象.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虽不宜根治,但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家庭保健,在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家庭保健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崔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新观念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复发、产生并发症.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饮食护理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一种全新的饮食护理新观念,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海风;杨建英;章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超对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UB-525超声诊断仪,对55例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肝脏损伤12例,其中轻度裂伤6例,浅表裂伤4例,实质裂伤2例.脾脏损伤33例,其中轻度挫伤6例,实质深部血肿5例,包膜下血肿7例,完全性损伤15例.肾脏损伤10例,其中肾挫伤5例,包膜下裂伤3例,粉碎伤及肾蒂伤2例.结论:B超诊断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既简便、经济、快速有效又可动态的观察损伤部位的严重程度.既对外科临床医师决定是否急诊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又是对小的血肿及范围较小包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随访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赵文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确诊为UC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包括:每周举办一次UC知识讲座、人手一册发放UC健康教育小册子,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等.对照组只在执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相关指导.将健康教育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对UC知识的知晓度为100%,对照组为75%,对医嘱的遵从率、症状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UC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复发.

    作者:张定芬;肖生翠;李春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较多(47.2%).发病年龄以3岁~7岁多(42.5%),其次为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体征依年龄而异.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结论:支原体肺炎在学龄前儿童中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较以往的报道有提前趋势.冬季发病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及发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金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18例患者临床急救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清除毒物、解毒剂治疗、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全防护等.结果: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117例抢救成功,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林振素;唐元久;陈楚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直肠黏膜内套叠的吻合器治疗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内套叠吻合器切除术(P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直肠黏膜内套叠经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的诊治12例资料.结果:痊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83.3%,平均住院时间6 d.结论:经肛门镜下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姚占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