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口腔科, 健康教育, 门诊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发展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1].医院门诊是接受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2].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血压变异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肥厚组与无肥厚组,同时选择5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或无肥厚组24 h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压变异性除白昼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前者对后者的风险性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消化不良360例分析

    目的:剖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器质性消化不良(OD)的临床特点,探讨消化不良的诊治.方法:通过360例内镜检查分类,总结分析FD和OD各型的症状.结果:FD组、OD组分别为63%和37%患者年龄平均分别为47.5岁、60岁.两组性别女>男、OD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FD组.结论:消化不良特征对判断FD和OD有较高的价值,根据进餐试验及分型有助于消化不良的诊治.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TCA护理配合

    良好的全方位的护理配合,不仅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还能降低手术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影响实验室分析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

    对影响实验室分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提高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体力劳动逐步得到解放,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竞争意识,计划生育成功实施增加了对孩子的溺爱,加之高脂高糖饮食、吸烟酗酒增多,打牌、看电视时间增多,使目前社会中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病增多,心脑血管事件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给社会、家庭及个人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爱维治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爱维治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将73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加用爱维治0.8 g~1.2 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用1个疗程~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5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爱维治对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有明显治疗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维治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激励护理在分娩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对自然分娩影响的作用.方法:将380例产妇随机分为激励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激励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给予激励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产率为2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x2=16.4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激励护理可明显地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大大地促进健康分娩.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维护

    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生产,其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工作中检查和维护好仪器,对提高仪器的可靠性,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仪器的无效时间,降低总维护费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作好仪器的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早期地找出并修复故障处,确保检测质量和保持工作畅顺.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病案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的探讨

    介绍与病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本文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与病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联系病案书写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对所存在缺陷剖析,不少缺陷是由于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与病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重视病案书写造成.减少病案书写与管理缺陷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重视、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病案书写行为、严格执行病案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与奖惩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常见差错出现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结果:保证患者的安全,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选择一种快速、有效、副作用小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5人,将其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25人,利多卡因组80人.异丙酚组静脉推注异丙酚2.5 mg/kg,1 min~2 min推注完毕,进行手术操作,如术中出现肢体动作或手术时间延长,追加异丙酚2 ml~3 ml.利多卡因组于宫颈3点、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后各注入2%的利多卡因2.5 ml,并用棉签浸透2%利多卡因液插入宫颈内口,5 min后取出棉签行人工流产术.结果: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1),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少(P<0.05),没有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快速、效果理想、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78例分析

    为进一步认识机械通气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提高对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们ICU对4 a来收治的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等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餐、大量饮酒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心肌梗死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病案管理人员应如何做好病案复印工作

    增强法律意识,制定好病案复印细则,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改变病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观念,更好地完成病案复印工作,使病案信息更全面为社会服务.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学教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

    课堂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思考,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略谈

    运用板书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使难于理解的生化机制通过图像、图片、数据及动画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更轻松愉快.同时,多媒体教学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延长CT机X线球管使用寿命的探讨

    球管是CT中昂贵的消耗性核心部件,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正确合理使用,做好维护保养,既能保证优质图像,又可大大延长球的使用寿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1例脑卒中球麻痹患者管饲饮食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患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患者度过脑卒中危险期后,家庭是其康复休养的主要场所.其中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常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构音障碍,经鼻胃管给食是球麻痹患者的首选方法,严重的吞咽困难需要终身管饲[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1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1例直肠癌患者的采用经腹一直肠癌切除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再造人工肛门的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治愈30例,死亡1例.结论:护士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加强人工肛门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手背浅静脉网穿刺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背浅静脉网穿刺方法.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使患者手背自然放松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握拳式穿刺操作,其余操作步骤一样,观察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进针时间及液体外渗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既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又减少了液体外渗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