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48例临床分析

王海鱼;王传家;霍开秀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心电图,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PP)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血钾下降程度、肌力改变、肌酶及心电图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①血钾1.15 mmol/L~1.95 mmol/L组和2.02 mmol/L~2 .80 mmol/L组分别与3.04 mmol/L~3.30 mmol/L组比较,双下肢肌力减弱,血钠、血氯及血肌酶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改变常见有U波出现、T波低平、P-R段延长、ST段压低及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多见,其改变与血钾下降呈正相关.补钾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poPP的肌力、血钾下降程度,肌酶升高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判断病情.心电图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对 HypoPP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治疗和早期良好的体位摆放.康复组50例,缺血性脑卒中入院1 d~2 d,出血性入院7 d~14 d即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46例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级评定,康复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亓玉媛;亓长梅;张杰;张国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谈病案信息资源对医院发展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案的内容日趋丰富,病案所包含的信息量日益增多 ,作用越来越显著.病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医疗、教学、科研、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评估和衡量医院管理,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芳;闫旭云;黄振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腕舟状骨骨折的急诊X线分析和治疗

    目的:增强对腕舟状骨的认识,预防急诊中腕舟状骨骨折漏诊.方法:随访舟状骨外伤病人,常规操作.结果:舟状骨正侧位未见骨折,而舟状骨位可发现骨折;常规X线片未见异常,而CT可发现骨折.结论:凡腕舟状骨外伤的急诊病人 ,应摄腕正侧位和舟状骨位,必要时应CT检查和随访.

    作者:孙宗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乳腺病变1 218例冷冻切片诊断分析与体会

    目的:为提高乳腺病变冷冻切片诊断的正确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就我科1995年至2000年间1 218例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218例乳腺病变的的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对照比较得出确诊率为98.60 %,(其中完全符合96.92 %,基本符合3.08 %)未确诊率1.31 %,1 218例病例中良恶性病变之比为3.05∶1,将本组统计资料与国内外同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讨论了我院确诊率较高的经验以及细胞学诊断与冷冻诊断相结合二者具有互补作用,产生误诊的原因,延迟诊断中存在的困难 .

    作者:赵润珍;田金红;田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析第二产程延长的分娩方式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延长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 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7例第二产程延长(阴道自娩组33例,胎吸助娩组7例 ,产钳助娩组59例,剖宫产组8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阴道自娩组产时产后并发症较少;②胎吸助娩组新生儿窒息率较高(57.14 %);③产钳助娩组切口感染率较高(3.39 %);④剖宫产组产褥病率较高(50.00 %).结论:第二产程延长的分娩方式, 尽量争取阴道自娩.在采取手术分娩时,对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的因素或趋势存在时,宜选择胎吸助娩.对有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或趋势存在时,宜选择产钳助娩或剖宫产.

    作者:杨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肾炎反复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终将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我科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开展突出重点的做法,对慢性肾炎多次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进一步提高床边及手术中摄片质量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床边及术中摄片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12月间床边及术中摄片50例作为试验组严格按制定的佳摄片条件表及争取病人、病人家属和相关医护人员配合进行拍片,与2003年1月至6月间未按新法实施的床边及术中摄片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甲片率提高15 %.结论:制定佳床边及术中摄片条件表, 争取病人、病人家属和相关医护人员配合的方法能较好的提高甲片率.

    作者:杨新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伤性ARDS病人应用PEEP的监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急性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以肺顺应性降低、双肺弥漫性浸润性改变为病理基础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我院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8例ARDS病人.死亡2例,病死率为25 %,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病死率为50 %~60 %)[1],在临床监护中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姜春爱;孙向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骨折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 帮助患者掌握骨折康复的知识和技巧,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将骨科病区的52个病床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主管护士负责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另一组实施功能制的护理(对照组).250例的骨折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康复理念、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信念、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明显降低.结论:骨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凤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00张颈椎斜位片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颈椎斜位片质量,提高甲片率 .方法:抽查3 00份颈椎斜位片,每份片的缺点为统计内容.结果:300份颈椎斜位片中,甲级片占32 %; 乙级片占61 %;丙级片占5 %;废片占2 %.结论:加强专业学习,重视质量,设法固定头颈部,做好解释,得到病友配合,提高照片质量.

    作者:邓兴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种改良幽门螺杆菌液体培养方法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液体培养方法培养幽门螺杆菌( Hp).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瓶,装少量含有10 %小牛血清、0.5 %淀粉、10 mg/L万古霉素和 2 500 U/L多粘菌素B的脑心浸液肉汤,在厌氧罐中通过抽气换气建立微需氧环境,37℃振荡培养,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生长情况.结果:培养24 h~48 h,液体中活菌水平超过108 c fu/ml,涂片染色细菌形态典型.结论:此Hp液体培养方法简便可行,细菌生长良好,能满足对Hp的毒力因子、菌体成分的研究需要.

    作者:史全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B-D试验失败原因分析

    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普遍应用于大中型医院.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彻底,工作效率高,对物品损坏程度较轻,操作室内温度正常,灭菌可靠,节省能源、人力和物力,是一种优良的灭菌器械[1].为了保证灭菌质量除了正规操作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监测,有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试验.其中B-D试验是专用于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通过B-D试验可以检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因为B-D试验必须在使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前进行,所以可以及时了解灭菌器运转性能,以保证灭菌效果 .我科在购进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后,在做B-D试验时,出现了几次不满意的结果,现总结了做B-D试验失败的几个原因.

    作者:方彩云;何胜军;孙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在慢性冠脉闭塞病变PCI中的应用

    笔者从2000年至2004年选取50例慢性冠脉闭塞病变病人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 ,术前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验证心肌是否存活。术后随访0.5 a通过彩超测E F值及室壁活动对比分析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在慢性冠脉闭塞病变PCI中的应用。

    作者:田恒松;周庆国;邵芳;侯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多丽-P与阿托品眼液散瞳后电脑验光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美多丽-P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对180例屈光不正儿童患者,按年龄分为4岁~7岁和8岁~12岁两组,先予美多丽-P散瞳, 然后用TOPCON-710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 %阿托品眼液每日2次,连用3 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美多丽-P散瞳后球镜均值、等效球镜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柱镜均值与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12岁以下儿童屈光检测美多丽-P仍不能取代阿托品,可作为儿童散光检测,筛选弱视、预防弱视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翔;李瑞庄;严灿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 .方法: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对5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血糖监测与局部溃疡的关系、药物治疗、胰岛素的使用、预防继发感染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57例患者不同程度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症状明显改善,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有效率100 %.结论:健康教育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功能.

    作者:谢建英;蔡岱青;何燕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回顾总结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小儿各种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采用控制预充总量,部分使用超滤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 min~130 min,体外循环时间20 min~168 min,心脏自动复跳9 6例,电击7例,术中转流过程平稳,无与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和故障,全部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99例痊愈出院,4例术后死亡.结论:根据小儿病情以及生理状况,减少预充量,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必要时同时使用超滤技术,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莫异;林群;丁景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乙型肝炎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免疫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多项,本文就这些检验指标作了简单介绍.

    作者:黄宗;黄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五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5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分离培养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结核抗体法检测93例确诊结核病人,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种方法检测93例确诊结核病人的阳性数分别为29、35、41、70、60.结论: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低而PCR 法阳性率高.

    作者:乔世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已婚育龄妇女9 638例弓形虫感染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及感染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方法:于2001年5月至2003年12月由我站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体,同时抽取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弓形虫特异性抗体(TOX-IgM、IgG)进行测定.同时对筛查对象作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本县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率6.1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已婚未育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83,P<0.05);异常妊娠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6.52,P<0.01)且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动物接触史及无生食习惯者(P<0.01).结论:弓型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确保生一个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作者:冯东艳;陈美荣;王萍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柴胡注射液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配伍研究

    对柴胡注射液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临床上配伍应用进行了理化、药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药配伍后澄明度、酸碱性和主要成分均无变化,亦无明显刺激性、毒性,对庆大霉素的效价无影响,解热作用反而增强.提示两药可以配伍应用.

    作者:卢振宇;于长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