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平;许绍雄;尚国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哮喘的治疗原则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气管扩张药物.近年来,我们在上述方案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显著.
作者:张金浩;董爱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前,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舒血宁注射液即是由银杏叶制剂的一种水针剂.本文应用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作者:闫加菊;徐穆民;彭云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心律失常是因心脏激动产生或/ 和传导异常,致使心脏活动变为过慢、过快、不规则或各部分活动的顺序变化,或在传导过程中时间延长或缩短.在小儿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律失常为常见,过早搏动等异位心律亦较常见,其次是传导阻滞[1].而心室扑动,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及干扰性房室分离等心律失常较为少见,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极易误诊为感染性心肌炎,现将我院近4 a来收治的5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玉强;孙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4项能反映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浆vWF:Ag、血浆GMP 140、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明显升高,t-PA活性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栓前状态及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的病情及血管病变的程度.
作者:伍伏英;周建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本文对2002年至2003年我院17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超声检查,了解其回声及血流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价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患者用药合理性及提出用药建议;评估老年肺炎临床用药情况,以便于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以<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导,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35例65岁以上老年肺炎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流行、传播,提高治愈率.结果:所用药物涉及抗生素16种,以及具有消炎作用的两种中药制剂.联合用药普遍,治愈率34.28%,好转率65.71%.结论: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及病原学诊断和药敏实验选择高效、敏感药物,依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以及不良反应合理给药,有效实施药学监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巧圣;曹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脑出血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观察有无应急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有时因反复插管造成患者鼻黏膜损伤,耗费了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我们仔细分析了插管失败的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赵敏;侯月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共67例,占所有病例的97.10%,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主,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32例;慢性重型肝炎11例;肝硬化为24例.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见于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作者:张毅;许东发;陈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培养和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入医生角色的过度.而带教老师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实习的质量.下面结合我们多年来的临床带教工作经验,浅谈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对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张志华;罗悦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对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治疗.方法:表面麻醉后,用微波手术治疗仪特定探头凝固下鼻甲肥大部分,使肥大的下鼻甲组织收缩,改善鼻腔通气状况.结果:128例中,痊愈10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微波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无出血,费用低,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子痫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抢救及时,可降低母儿死亡率.大量资料表明,子痫除药物治疗外,剖宫产是抢救子痫的一种有效手段[1].本文是我院近年来对12例子痫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盛杰;刘晓辉;张玮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危害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国家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防治该病的关键是在于早诊断和早治疗.我院2004年2月至6月开展了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测定试验,进行佝偻病的早期诊治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孙玲玲;耿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5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标准用药基础上,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目标剂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减小,经检验两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提示卡维地洛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标准用药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作者:田路军;史鹏;闫金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临床表现对十二指肠淤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均行X线钡餐检查,对其X线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有特征性X线表现,造影剂在十二指肠第三段的中三分之一和远三分之一处突然停滞.结论:X线钡餐检查对十二指肠淤滞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海燕;孙常防;尚随阳;杨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保持空勤人员身体素质,增加飞行耐力,提高飞行年限.结果:通过对飞行员逐年体检对比发现白细胞有逐渐降低至低临界值附近的趋势.讨论:通过飞行这种特殊行业环境分析,缺氧、空气震动噪声、各种空中理化因素对空勤人员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间接引起白细胞降低的现象是明显存在的.只有减少空中环境影响,消除飞行疲劳,合理调控飞行时间,科学飞行,加强营养,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才能提高飞行员素质,真正做到飞行安全.
作者:吴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按TME原则行双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后如何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对104例该类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进行预防性结肠造口的情况下,104例病例中仅6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7%.结论:完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TME原则Dixon手术的吻合口瘘发生率.
作者:王大巍;穆殿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疗法已成为大多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药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易引起静脉壁的化学性或感染性炎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针对发生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作者:刘连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在三维空间上通过拉弧或多野非共面集束照射,使靶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一致,靶区得到剂量均匀的精确高剂量,周围组织或器官受到较少剂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反应和后遗症.3DCRT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手段,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及精确治疗三个过程,保证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终要通过直线加速器来实现,故规范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和管理,在保证3DCRT的准确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7年7月开展3DCRT以来,通过规范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和管理,保证了3DCRT的准确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作者:王永刚;刘跃;陈宏;林旭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0例欲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于用药前后进行B超检查.结果:用药前B超检查选择适应证,选择出具有药物流产适应证者313例,筛查出带环妊娠、宫外孕及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药物流产禁忌证及不适应证者共27例.用药后B超检查判断药流效果,药物流产成功者284例,流产不完全者26例,继续妊娠者3例,使临床选择其他方法流产.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流产前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因咳嗽,憋喘5 d,于2004年2月16日来院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10 a.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9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7.3/10.6 kPa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孙英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