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
目的:观察脊柱包虫病的X线摄影机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包虫病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平扫及扫描增强.结果:胸椎1例;腰椎3例.单个椎体病变者1例;多个椎体病变者3例.4例均有椎体不同的不规则破坏,并在病变椎体旁可见膨大变形的软组织块影.X线均误诊,4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结论:CT对脊柱包虫病的定位、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优于X线平片检查.
作者:彭建平;胡秀荣;彭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经颅内多普勒(TCD)及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脑外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EEG、BEAM、TCD及CT检测.结果:100例脑外伤患者中EEG的异常率为45 %,BEAM为55 %、TCD为50 %、CT:20 %.结论:EEG、BEAM能够客观的反映脑机能的变化,且BEAM比EEG的阳性率高,对病损的程度、范围的显示更直观、醒目,二者在脑外伤的诊治中是CT不能取代的.但是当脑外伤引起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定性方面,CT明显优于EEG和BEAM.另外,脑外伤患者的头痛可能系外伤性血管性头痛.各项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从而对客观地评价伤情,指导治疗、尽可能避免脑外伤后遗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永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1 5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空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分析结果.结果:高甘油三酯患病率17.24 %,高胆固醇患病率3.22 %,二者均升高患病率3.68 %,脂肪肝154人,高血脂合并脂肪肝87例(23.71 %),血脂正常者合并脂肪肝67例(5.82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作者:刘迎利;闫自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抗生素是临床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品种不断面市,并投入临床使用.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致病菌谱也发生改变.为此,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抗生素就近几年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许恒忠;刘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全面推进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从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小肝癌切除后5 a生存率可达50 %~60 %;大肝癌也达到30 %.但是,原发性肝癌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特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 a复发率为54.1 %~61.5 %,小肝癌(≤5 cm)为43.5 %,而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为此,深入研究肝细胞癌转移、复发机制和积极探索有效的抗复发治疗措施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重点和难点[1].
作者:杨海明;蔡长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开始,使广大医护人员更加认识到做好自身防护的重要性,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非常重要.
作者:解红;解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毫针围刺加TDP患部照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对疑难病例治疗效果好.结论:该治疗方法较单用毫针或单用TDP患部照射疗效要好.
作者:刘大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所以血液动力学检查对中老年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血液黏稠度的增高,目前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多的征兆,因此,研究血液动力学是我们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多年的血液动力学的检查和观察,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美云;梁宝霞;朱勤;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清中CK-MB占较大比例,只有少量CK-MB,不超过总活性的5 %.但近年来我们经常发现临床标本中CK-MB检测值大于CK检测值,现分析其原因.
作者:李慰民;陈朝霞;王小龙;张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初产孕妇,24岁,农民,妊娠27周余,孕妇于孕24周左右曾在外院B超检查,诊断正常妊娠.今来我院B超室检查.超声所见:胎头位于脐上靠右侧,骶尾部位于耻后上方偏左,胎头双顶径7.0 cm,胎心胎动良好,头、脊柱四肢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胸径正常,腹径过小,为4.0 c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呈一级.羊水暗区大径9.5 cm,羊水内可探及10 cm×9.8 cm弱强不等之管状回声环聚集成堆样游离团块,未探及管状断端回声,其两端与肚脐处相连.脐带呈不规则增粗,迂曲,一端与胎盘相连.另一端与胎儿肚脐连.
作者:郭亚媚;杨亚娟;刘琼;卫亚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对手术期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期护理安全,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手术室护理系统化、规范化.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对1 200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并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使病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对手术室的环境,自己手术的麻醉方式,自己应该注意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减少了病员恐惧心理,为手术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娟;孙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X线照片清晰度,是指在X线照片上被显示的组织构成细微影像边缘的锐利度,又称为锐利度.清晰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组织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也反映工作人员的投照技术水平.
作者:王德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病,除部分病人可找到原因外,多数为原发性,须长期进行降压治疗.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大大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现就其治疗护理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谢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3 026例儿童患者24 h脑电Holter资料及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4 h脑电Holter监测.结果:儿童癫痫用此方法阳性率高.结论:24 h脑电Holter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影响甲苯磺丁脲(以下简称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并掌握与其他药物配伍时血糖的变化规律.方法:对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有16种药物皆能不同程度地影响D860的作用.结论:与D860有协同降糖作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拜糖平和胰岛素等.增强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有:肝药酶抑制剂、哌唑嗪和苯那普利等.减弱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氢氯噻嗪等.
作者:陈景青;陈景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疾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48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9 %.结论:乳腺导管疾病在高频超声上多能显示直接或间接征象,高频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疾病中简单、有效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作者:郭贤熙;梁建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对产妇第3产程早期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爽;吴美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院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降低院内感染.方法:采用常规培养分离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制片扩散法.结果:142例呼吸道标本中共培养出肠杆菌科细菌29株(20.42 %),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居多18株(12.7 %),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4株(2.8 %),产气肠杆菌2株(1.4 %)产酸克雷伯氏菌2株(1.4 %),粘质沙雷氏菌1株(0.7 %),弗氏枸椽酸杆菌1株(0.7 %),普通变形杆菌1株(0.7 %),肠杆菌科细菌对AMP,CFZ,CFX,CTX耐药率分别为86.2 %,53.4 %,55.2 %,51.7 %对泰能全部敏感.结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泰能的耐药性低,可作为用药首选,临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防止耐药株在院内感染中扩散.
作者:胡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了促进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康复,作者根据临床实践,从护理人员及家属和陪护两方面加以分析,从中发现影响老年病人康复的有关因素,并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老年病人的护理提供指导和帮助.[关健词] 老年病人;康复;护理
作者:王红梅;王红霞;王莹;张巧宁;张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