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24 h脑电Holter 3 026例分析及检查方法

王玉芝

关键词:儿童, 脑电Holter, 癫痫
摘要:目的:分析3 026例儿童患者24 h脑电Holter资料及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4 h脑电Holter监测.结果:儿童癫痫用此方法阳性率高.结论:24 h脑电Holter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所以血液动力学检查对中老年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血液黏稠度的增高,目前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多的征兆,因此,研究血液动力学是我们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多年的血液动力学的检查和观察,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美云;梁宝霞;朱勤;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膈疝的X线诊断探讨

    目的:从X线方面探讨隔疝的诊断及与先天性肺囊性病变,金葡菌肺炎、膈上巨大食管憩室和外伤性胸壁、腹壁疝的鉴别诊断.另外,还讨论外伤性膈疝的特殊类型-心包纵隔疝的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48例经手术或X线造影检查证实病例.结果:详细询问病史,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仔细阅读胸片,并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结论:膈疝并非罕见,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各种胸膜疾病,延误诊断,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十几年来经手术及X线造影检查证实的48例膈疝病例.

    作者:席金来;沈永华;李红科;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导泻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重型肝炎无论是慢性重症肝炎还是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都很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 %,尤其是有合并症者,合并症越多,治疗难度越大,死亡率越高,可达90 %以上[1].近几年虽然重型肝炎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其死亡率仍很高.自1989年至2003年,本人收治的22例重型肝炎病人,早期采用了导泻通便治疗,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症状,有利于重型肝炎其他治疗措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斜方肌筋膜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

    目的: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枕骨区肿瘤的显微解剖,并初步探讨位于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的可行性.方法:在枕外隆凸下缘中点处作T字型切口,去除左侧枕骨.沿横窦、乙状窦下缘剪下硬脑膜,显微解其神经血管.剪下硬脑膜平放于斜方肌筋膜表面,比准大小、周围大于硬脑膜0.5 cm,(注意切取时无破损处).将切下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辩逆行转移至重建区与硬脑膜缝合,硬脑膜缝合时应留余脑的空隙.并对90例成人头颈正中矢状切上肢标本进行定位、测量.结果:枕外隆凸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间的距离;男性为(50.1±2.2)mm.女性为(48.4±1.6)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9.5±0.5)mm.女性为(9.2±0.5)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5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8.6±0.4)mm.女性为(8.3±0.4)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3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7.3±0.4)mm.女性为(7.1±0.3)mm.结论:枕颈融合术、螺钉固定深度在5 mm内一般较安全.枕鳞区硬脑膜修复采用斜方肌区筋膜和带有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从解剖基础是可行的.

    作者:曾效恒;欧阳四新;彭田红;谭建国;刘建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单侧双平面微型外固定架在开放性掌骨骨折的应用

    开放性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通常行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治疗.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3年7月对41例该类骨折采用单侧双平面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类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造成CK-MB检测值大于CK检测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步探讨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清中CK-MB占较大比例,只有少量CK-MB,不超过总活性的5 %.但近年来我们经常发现临床标本中CK-MB检测值大于CK检测值,现分析其原因.

    作者:李慰民;陈朝霞;王小龙;张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为了促进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康复,作者根据临床实践,从护理人员及家属和陪护两方面加以分析,从中发现影响老年病人康复的有关因素,并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老年病人的护理提供指导和帮助.[关健词] 老年病人;康复;护理

    作者:王红梅;王红霞;王莹;张巧宁;张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4岁~17岁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90例,并结合临床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结论:CT检查是指导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郭文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30例

    阿奇霉素是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品是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作用,抗菌谱与克拉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作用为本类药物作用强的,对流感杆菌弯曲菌淋球菌作用强,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我院自2003年7月至10月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咪康唑阴道栓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咪康唑阴道栓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80例患者分别用咪康唑阴道栓剂和制霉菌素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康唑阴道栓剂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天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门诊手术伤口愈合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手术伤口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686例手术伤口愈合过程的观察,按其年龄分为3组,Ⅰ组5岁~19岁,Ⅱ组20岁~50岁,Ⅲ组51岁~81岁.分别对不同年龄组伤口愈合及不同部位的伤口愈合比较.结果:年龄组Ⅰ~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部位手术组间比较,浅表组织包块手术组与深部组织包块手术组各组内无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术伤口愈合随年龄的增大,达到甲级愈合率越低,深部组织包块手术组伤口甲级愈合高于浅表组织包块手术组.

    作者:雷秀琪;戚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和CT应用价值比较

    1 资料与方法本组80例脊柱爆裂骨折均经X线平片诊断,并全部作了CT扫描.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17岁~80岁,平均38岁.病因:高空坠下15例,平地跌倒8例,交通事故50例,重物砸伤7例.部位:颈椎10例,胸椎28例,腰椎42例.临床表现:出现疼痛56例,双下肢截瘫25例,双下肢不全瘫12例,双下肢麻木12例,排尿困难16例,二便失禁8例,手术治疗26例.全部患者在收治前在可疑骨折平面均摄X线正侧位片,部分根据病情加摄左右斜位片.CT扫描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根据平片显示病变和临床定位决定,扫描平面与椎管垂直层厚5 mm,层距5 mm,根据病情需要再作2 mm~3 mm的层厚扫描,部分病例进行重建或图像放大.

    作者:杨凯;岳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中的应用

    七叶皂苷钠由中药娑罗子果实提取精制而成.它属三帖皂苷类,含α、β两种异构体,药理研究表明,β-七叶皂苷为其主要的活性异构体,具有很强的消炎、抗渗出、消除肿胀和增加静脉张力及促进淋巴回流的作用.随着药理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七叶皂甙钠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且疗效满意.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英;许恒忠;于乐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六味安消和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对比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常以上腹胀满、餐后饱胀等为主要症状,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是人们用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3年12月采用中成药六味安消和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与莫沙比利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剑华;张沥;江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抗生素是临床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品种不断面市,并投入临床使用.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致病菌谱也发生改变.为此,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抗生素就近几年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许恒忠;刘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COLUTER-JJ血细胞计数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针对COLUTET-JJ血细胞计数仪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异常直方图报告,寻找发生故障的有关因素和相关原因,从仪器正确使用和临床管理两方面着手,降低故障的发生.

    作者:方田;张耀祖;刘春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24 h脑电Holter 3 026例分析及检查方法

    目的:分析3 026例儿童患者24 h脑电Holter资料及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4 h脑电Holter监测.结果:儿童癫痫用此方法阳性率高.结论:24 h脑电Holter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小肝癌切除后5 a生存率可达50 %~60 %;大肝癌也达到30 %.但是,原发性肝癌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特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 a复发率为54.1 %~61.5 %,小肝癌(≤5 cm)为43.5 %,而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为此,深入研究肝细胞癌转移、复发机制和积极探索有效的抗复发治疗措施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重点和难点[1].

    作者:杨海明;蔡长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几个因素

    X线照片清晰度,是指在X线照片上被显示的组织构成细微影像边缘的锐利度,又称为锐利度.清晰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组织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也反映工作人员的投照技术水平.

    作者:王德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

    1 疾病概述手足口病(HFMD)1958年首先由Robinson 报道,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此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是常见的一种,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EV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以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特征,可通过口、手、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情轻而短,部分可引起发热,重者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脑炎、肺炎、心肌炎等重要器官损害.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月份至11月份多见,6月份至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 d~6 d.

    作者:侯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