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蜂毒素体外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实验研究

朱晓舟;孔桂美;孙国壮;万丹;焦红梅;阴银燕;李国才

关键词:蜂毒素, 结肠癌, 凋亡, 迁移, 蛋白表达
摘要:目的 探讨蜂毒素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蜂毒素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蜂毒素对CT-2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蜂毒素对CT-2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蜂毒素作用后的CT-26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和PARP的蛋白水平.结果 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经1μg/ml、2 μg/ml蜂毒素处理过的CT-26细胞穿膜数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浓度依懒性(P<0.01).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经1μg/ml、2μg/ml蜂毒素处理过的CT-26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并呈一定的浓度依懒性(P<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1μg/ml、2μg/ml蜂毒素处理过的CT-26细胞,Caspase-9,Caspase-3和PARP的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 0.01).结论 蜂毒素能明显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促使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水平直接相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带一路战略下“互联网+中医”实现途径探析

    “互联网+中医”模式可以便捷、高效的把中医知识、中医健康服务、中医文化等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为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互联网+中医文化传播、互联网+中医健康服务、互联网+中医教育等新模式为“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尽管目前在实现过程中尚存在诸多困难,但“互联网+中医”模式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娜;施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记(Ⅳ)(建国后1949~199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

    1951年2月: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世界文化名人誉称的中国人.1952年:蒋兆和绘“李时珍画像”.系中国科学院请蒋兆和绘,莫斯科大学廊厅上的李时珍马赛克像即照此画像制成.此后的各种李时珍画像、塑像皆为此像为范本.1953年:李时珍作为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马赛克雕像被镶在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廊厅上,此举在我国医药界引起极大的关注.

    作者:梅全喜;王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便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多角度的辨证论治、针灸、外治法、联合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广泛应用干临康.

    作者:刘莹;陈国昕;朱永花;张丹;杨宏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科尔沁沙地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目的 调查整理科尔沁沙地民间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相关标本,进行统计整理.结果 科尔沁沙地民间毛莨科野生蒙药植物共9属17种,介绍了他们的药用部位、医疗用途、生境分布、资源状况等.结论 建议对其中药用价值高、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潜力的6种药用植物进行合理开发.

    作者:包金花;红艳;李旭新;贾俊英;杨恒山;奥·乌力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汤对不同周龄哮喘豚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不同周龄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及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并与糖皮质激素干预比较.方法 豚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系统致敏,并用1% 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豚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MMP-9及TIMP-1含量,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气道重塑程度的指标.结果 地塞米松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豚鼠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地塞米松组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小青龙汤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 <0.01,P<0.01,P<0.01),小青龙汤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5,P<0.05,P<0.05).结论 与地塞米松相比,小青龙汤在改善的气道重塑方面作用无明显差别.

    作者:杨莉颖;程燕;陈慧;李宏超;杨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肾藏精,主骨”理论探讨黄芪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在其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通过VD/VDR调控FGF23-Klotho轴可以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靶点;同时,中医基于“肾藏精,主骨”理论认为肾虚是衰老和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机,补肾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另外,补肾中药黄芪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同时具有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功效;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黄芪能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FGF23、Klotho含量.综上推测,补肾中药黄芪可能通过VD/VDR对FGF23-Klotho轴的调控作用,改善衰老BMSCs活力和骨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柴艺汇;管连城;高洁;李文;秦忠;陈雨佳;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AS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依照随机数字表单双数法,将89例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用药组47例,对照组42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评价ESR、CRP、BASDI、ASDAS-CRP、BASFI、BASMI、VAS、疼痛起效时间,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1.48%;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BASDI、ASDAS-CRP、BASFI、BASMI、VAS、疼痛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西医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整体功能、降低多项指标水平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何玲;郭成龙;魏玉娇;张晓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甜茶中甜茶苷的高速逆流色谱结合蒸发光散射法分离

    目的 建立从甜茶药材中高效制备分离甜荼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目标化合物,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检测纯度.结果 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75∶ 0.25∶ 5)为HSCCC溶剂体系,从10 g甜茶中分离制备甜茶苷(319 mg).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甜茶苷的纯度为97.37%.结论 实验方法适于从甜茶药材中大量制备高纯度的甜茶苷.

    作者:张锐;刘建群;舒积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用在线加压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鲜冬虫夏草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目的 建立鲜冬虫夏草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方法 采用在线加压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online PLE-HPLC-DAD-MS)分析.将样品粉末与硅藻土均匀混合,置于空预柱芯中,套上预柱套,制得样品提取器,并安装于液相系统.以水为提取溶剂,于70℃下提取3.5 min.分析柱为ZORBAX SB-Aq(4.6 mm×150 mm,5μm),水-0.1%乙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1.5 ml·min-1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0℃,在260 nm波长下检测,采用SIM模式监测特征峰.结果 建立了鲜冬虫夏草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共包含12个色谱峰信号,其中8个通过与对照品对照被确认为核苷类成分.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样品、耗时短,可为鲜冬虫夏草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周妙霞;宋月林;李春红;梅全喜;李光荣;钱正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利用FITC-UEA-1和Dil-acLDL双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对其进行抽样鉴定;雪旺细胞采用细胞株复苏,当细胞传代培养至所需数量时,将两种细胞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进行培养,并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0.05mg/ml、0.1mg/ml、0.2mg/ml、0.4mg/ml、0.8mg/ml)干预培养24h,时效关系研究中予以不同时间(Oh、6h、12h、24h、48h)干预进行培养.MTT比色法检测雪旺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能明显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黄芪多糖浓度为0.4mg/ml时增殖能力为显著(P<0.01);时效关系研究中培养24h增殖能力达到佳效应(P<0.01).结论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能有效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永华;徐寒松;吴青;吴春;李吉灿;蒋梅;王治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TX小鼠ERK信号通路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TX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ERK信号调节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巯丁二酸组、肝豆灵组、肝豆灵+二巯丁二酸组,每组20只,选用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肝豆灵片,运用免疫印迹法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sponsive kinase,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痰祛瘀方肝豆灵能促进肝豆状核变性病模型小鼠ERK1/2磷酸化水平(P<0.001),缩短找到水下平台的潜伏期(P<0.05),延长在水下平台的停留时间(P<0.05),肝豆灵+二巯丁二酸效果优于单用肝豆灵(P<0.01、0.001).结论 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可能通过促进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鼠ERK1/2磷酸化水平而改善空间记忆功能.

    作者:韩辉;郑明翠;吴丽敏;吕丹丽;许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南药益智果实的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 筛选从南药益智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提取出高质量RNA的试剂盒.方法 以南药益智果实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MagZol TM Reagent,Takara RNAiso plus和RNAprep Pure Plant Kit试剂盒提取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NanoDrop TM 2000分光光度计和Aligent 2100生物分析仪对3种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质量检测.结果 采用RNAprepPure Plant Kit试剂盒从南药益智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提取的RNA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其纯度(OD260/280)分别为2.04、2.08和2.06;浓度分别为68.12 ng/μl、140.20 ng/μl和181.51 ng/μl.结论 试剂盒RNAprep Pure Plant Kit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益智果实中提取高质量RNA,为南药益智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吴小英;陈玉容;侯杰;高炳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疫病外周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治疗疫病的外用方剂,将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常用药物、药对和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151首,涉及中药383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 总结了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为疫病外用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鲁晏武;孟庆海;陈仁寿;周轶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思路与应用概况

    中药谱效关系结合中药指纹图谱与其相应的药效学作用,能够揭示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相关关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质量,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文章从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近年来中药谱效关系应用概况、优势与不足、总结与展望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刘英;徐永莉;李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文献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选穴规律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和PubMed 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MGH的临床文献,通过筛选,终从纳入的153篇文章中建立针刺治疗MGH选穴频次及频次居前5位的选穴分析数据库,对选穴归经、分布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针刺治疗MGH的针刺组方共有85条,涉及穴位105个,频次居前5位的穴位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其中频次高的是膻中;针刺治疗MGH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使用穴位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等;选穴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以近部选穴为主.结论 针刺治疗MGH常选用腧穴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等;多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取穴;主要以近部取穴为主.

    作者:张姗姗;郭新荣;张迦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祛瘀通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的机制与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祛瘀通经方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男科收治并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2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新硒宝治疗;治疗组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新硒宝的同时加用自拟祛瘀通经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精液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同时检测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和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血清瘦素的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成活率和精子畸形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缩短、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精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瘦素水平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精液中中性α-葡萄糖苷酶含量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明显增多,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祛瘀通经方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精液与精子质量,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和精液中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

    作者:杨德华;邓娜;王广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建伟教授“脾调五脏”思想解析

    不论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还是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脏都处于人体核心地位.“脾调五脏”是连建伟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分为“治脾胃以调五脏”“治五脏兼顾脾胃”两个方面.文章从脾脏的生理病理地位及连建伟教授治疗虚人外感、遗尿、眩晕、癫痫三则临床验案入手解析连建伟教授“脾调五脏”思想及临床诊疗思路,以期体现连教授学术思想之一二.

    作者:漏佳丽;阮善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紫蕊凝胶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为开发利用地衣资源的紫玉凝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鉴别法对紫蕊凝胶中巴巴酸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制剂中巴巴酸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378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法鉴别聚筛蕊凝胶剂的特征斑点明显,喷洒10%的浓硫酸溶液之后在105℃的烘箱里加热显现淡紫色的斑点;巴巴酸在10~100μg/ml之间线性良好,精密度及加样回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 该法简便易用,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紫蕊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奇志;李平凤;方蕙芳;王学军;胡成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为三七药用品质的优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州栽培的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地上茎的总花色苷含量(TAC)和地下部的总皂苷含量(TSC).结果 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地上茎植株双茎化均导致地上茎TAC上升,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TAC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三年生三七的却达到.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紫化均导致其主根TSC降低、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绿、紫地上茎植株地上茎双茎化的效应均恰好相反;三年生三七地上茎的紫化均导致其侧根TSC降低、主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双茎化的效应也恰好相反.但是,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主根、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s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或达到不同的显著性水平.结论 三七地上茎双茎化对地上茎TAC、地上茎紫化对地下部TSC有提升效应,但地上茎双茎化对三七地下部TSC有降低效应,故地上茎紫化是三七药用品质优化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应保留的性状,而地上茎双茎化则是应避免的.

    作者:赵昶灵;文国松;陈中坚;丁灿;张丽梅;魄富刚;臧灵飞;李正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GF-β1介导的Smads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成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浅析

    成纤维细胞灶是肺纤维化、肾纤维化等器官纤维化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组成部分肌成纤维细胞是纤维化的效应细胞.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为“开关”参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笔者梳理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阐述“成纤维化”细胞的来源,并剖析TGF-β1介导的Smads信号通路调控不同种类的细胞“成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与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庞立健;吕晓东;赵仲雪;刘创;袁佺;滑振;郑炜东;臧凝子;杨丽;任延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