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刘建群;舒积成
中药饮片分规格等级是中药市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中药饮片规格等级作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目前,我国没有权威、统一、规范的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文章试图对中药饮片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制定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的方法,以期为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穆二廷;赵宜欢;闫攀;范慧茸;杨青山;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李佃贵教授应用化浊解毒法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李佃贵教授门诊及住院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临床信息录入分析平台,利用频数分析、高频药物归类分析、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考察化浊解毒法与各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结果 132例患者共用药物113种,其中频数统计显示,使用频数在100次以上者有22味,代表药物有黄连、茵陈、豆蔻、莱菔子、厚朴、鸡内金、绞股蓝、枳实等,高频药物归类分析由多到少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湿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药物组合出现28对.结论 李佃贵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化浊解毒法为主,随证辅用清热解毒、益气健脾、芳香化湿、行气止痛、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以及消食和胃等药.
作者:徐伟超;李佃贵;刘建平;杜艳茹;郎晓猛;刘宇;李国雷;贾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阿昔洛韦针剂、疏血通注射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面部针灸电针、穴位敷贴、中药汤剂口服等中医特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5.0%,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价的Fisch面神经分级评分及House-Brackmann分级评估均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更为快速及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治疗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谢谢;孙勤国;江波;郭乃燕;徐鸿婕;张贤梅;谢萍;李婵;姚雪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优选黔产天花粉的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微波干燥、水浸后捣碎晒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天花粉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天花粉蛋白、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天花粉的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 天花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微波干燥(0.71)>烘干(0.47)>晒干(0.25)>阴干(0.17)>水浸后捣碎晒干(0.00).结论 微波干燥为天花粉的佳产地加工方法,佳工艺为:取天花粉鲜药材,除去杂质泥土,刮去外皮,切成0.5cm厚的斜片,于55 ℃微波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天花粉药材的质量.
作者:冯果;吴增光;刘文;李玮;何新;王劲楠;郑传奇;刘青;陈荧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中药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以生发片为例,采用挥发油直接喷入颗粒中压片、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后再与其它颗粒混匀压片和“药辅合一”三种工艺分别制备了生发片,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以挥发油中阿魏酸为指标成分,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挥发油三种不同的制备工艺的有效期分别为:“药辅舍一”为152.6h,β-环糊精包合为57.2h,提取喷入为22.9h.结论 “药辅合一”制备工艺更能有效地抑制挥发油的挥发,增强其稳定性.
作者:高波;袁如文;金元宝;王立英;吴丽艳;李凤;林玉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以抗甲方中3个主要成分作为指标监控制剂浓缩工艺稳定性.方法 以迷迭香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连翘酯苷A这3个主要成分作为HPLC检测指标,在50 ~ 90℃的温度范围,系统考察抗甲方提取液在常压和减压浓缩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规律,计算其转移率,用于指导提取液浓缩步骤中的工艺参数确定.结果 经过8h常压和减压浓缩后,迷迭香酸在温度50~70℃稳定性良好,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低于9.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温度50 ~ 90℃稳定性良好;连翘酯苷A在温度50~60℃稳定性良好,7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不超过10%,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超过30.0%.因此,抗甲方在浓缩过程中温度须控制在70℃以内.经过3批中试放大试验,验证此减压浓缩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连翘酯苷A作为浓缩过程的热敏性指示性成分,可用于抗甲方制剂工艺的监控.
作者:李更青;吴飞;赵春草;王睿;张继全;冯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岁以上A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养血祛风汤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EASI评分及血清中LTB4、LTC4水平检测,随访三个月了解其复发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5.07%和46.0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LTB4、LTC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纽复发率分别为15.87%和34.92%.结论 健脾养血祛风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血虚风燥型AD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皮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芬;杨雪松;叶建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药谱效关系结合中药指纹图谱与其相应的药效学作用,能够揭示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相关关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质量,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文章从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近年来中药谱效关系应用概况、优势与不足、总结与展望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刘英;徐永莉;李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疫病外周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治疗疫病的外用方剂,将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常用药物、药对和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151首,涉及中药383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 总结了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治疗疫病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为疫病外用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鲁晏武;孟庆海;陈仁寿;周轶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脐环穴治疗偏头痛的即时效应.方法 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脐环穴组(治疗组)25例,布洛芬组(对照组)25例,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偏头痛积分改善率(0.45±0.21),起效时间(27.64±6.88) min,疗后VAS评分(3.04±1.62)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独取脐环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治疗,对偏头痛发作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果.
作者:宋宁;曾振东;牙语薷;韦智;曾微微;雷健茨;李鲜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TX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ERK信号调节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巯丁二酸组、肝豆灵组、肝豆灵+二巯丁二酸组,每组20只,选用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肝豆灵片,运用免疫印迹法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sponsive kinase,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痰祛瘀方肝豆灵能促进肝豆状核变性病模型小鼠ERK1/2磷酸化水平(P<0.001),缩短找到水下平台的潜伏期(P<0.05),延长在水下平台的停留时间(P<0.05),肝豆灵+二巯丁二酸效果优于单用肝豆灵(P<0.01、0.001).结论 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可能通过促进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鼠ERK1/2磷酸化水平而改善空间记忆功能.
作者:韩辉;郑明翠;吴丽敏;吕丹丽;许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多角度的辨证论治、针灸、外治法、联合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广泛应用干临康.
作者:刘莹;陈国昕;朱永花;张丹;杨宏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减对高催乳激素血症(HPRL)模型动物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表达,以探讨其对生殖轴的影响.方法 除空白组外,运用甲氧氯普胺腹腔注射制作HPRL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溴隐亭组,低、中、高剂量逍遥散组,待各组完成治疗,处死,取股动脉血,采用定量PCR测定实验动物血清FSHR的表达;ELISA法测血清FSH、LH、E2、P、T的含量.结果 高剂量逍遥散组能升高血清FSHR含量,P<0.05.FSH、LH有降低趋向,E2、P有增加趋向,各剂量组呈量效关系;但对T影响不大.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逍遥散加减可能通过改善高催乳激素血症模型动物FSHR、性激素水平,从而起到治疗目的.
作者:许露;李燕;张泰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失眠是更年期综合征中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觉醒次数增加、多梦易惊等.根据女性更年期生理特点及主要发病学说,文章探讨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以及防治原则,认为肝肾不足是更年期失眠的基础,七情内伤是更年期失眠的诱因;精血亏虚、心神失养是更年期失眠的发病机理;从而提出滋补肝肾、养血安神是更年期失眠的防治原则;调畅情志,舒郁安神是防治更年期失眠的重要手段.
作者:魏士雄;徐波;刘琼;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统计陈大舜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效案例,整理总结了陈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复杂,以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治疗上滋阴益气为治法总则,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辅;采用经验方芪合二贝二芍汤、二梗二仁汤、百合二仁二核汤等;对症灵活加减,临床效佳.
作者:徐洋;周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D-半乳糖结合半高脂饲料复合因素构建痰浊阻窍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大鼠模型,观察和探讨涤痰汤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MCI模型组(简称模型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片,0.9 mg·kg-1)、中药低剂量组(涤痰汤,4.275 g·kg-1)、中药高剂量组(涤痰汤,8.55g· kg-1),另设3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组.采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8周,后4周加服半高脂饲料喂食的方法建立MCI大鼠模型.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予盐酸多奈哌齐片(0.9mg·kg-1)、涤痰汤(4.275 g·kg-1)、涤痰汤(8.55g·kg-1)灌胃4周,模型组、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AOC、GSH-Px含量.结果 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与老年对照组相比,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相比,P <0.01)、低剂量组潜伏期亦缩短(P<0.05);中药各剂量组与西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血脂检测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增高(与青年组比较P<0.01,与老年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涤痰汤高剂量组TC、LDL-CTG减低(P<0.05),TG明显减低(P<0.01),涤痰汤低剂量组TG减低(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无明显变化(P>0.05).海马组织T-AOC及GSH-Px含量测定则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涤痰汤高剂量组与盐酸多奈哌齐组T-AOC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涤痰汤低剂量组T-AOC含量也有所增加(P<0.05),涤痰汤高剂量组GSH-Px增加明显(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涤痰汤低剂量组GSH-Px含量也有增加(P<0.05).结论 通过D-半乳糖和半高脂饲料相结合构建的MCI大鼠模型可表现明显的认知能力障碍,涤痰汤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模型大鼠TC、TG、LDL-C水平,增加T-AOC及GSH-Px含量.
作者:彭静;刘玲;陈钢;胡继军;李博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和PubMed 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MGH的临床文献,通过筛选,终从纳入的153篇文章中建立针刺治疗MGH选穴频次及频次居前5位的选穴分析数据库,对选穴归经、分布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针刺治疗MGH的针刺组方共有85条,涉及穴位105个,频次居前5位的穴位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其中频次高的是膻中;针刺治疗MGH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使用穴位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等;选穴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以近部选穴为主.结论 针刺治疗MGH常选用腧穴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等;多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取穴;主要以近部取穴为主.
作者:张姗姗;郭新荣;张迦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佳提取工艺,与刺五加提取物一同作为原料药,制备双参颗粒剂.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人参皂苷的佳提取条件;筛选制备双参颗粒剂所需辅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处方.结果 人参皂苷的佳提取条件为6倍量的80%乙醇,80℃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双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人参干浸膏和刺五加提取物(1∶2∶1)为原料药,并与蔗糖、β-环糊精的比为1∶1∶0.5,10% CMC-Na为黏合剂,16目筛制粒,30℃烘干,16目筛整粒.结论 实验可有效提取人参皂苷,制备的双参颗粒剂口感良好、粒度符合要求.
作者:付佳;苑广信;安丽萍;杜培革;赵南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方法 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结果 配伍研究的结果表明,各味药在泻心汤的剂量配比为黄连-大黄-黄芩(3∶ 4.95∶ 5.83)时,黄连生物碱类成分有好的溶出率.验证试验中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率为1.12%(偏差为3.27.%,n=3).结论 将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应用于中药复方剂量配伍方面的研究,具有方法简便,精度高的优点.
作者:邓丽红;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青玉桑梅饮对大鼠放射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15Gy X射线照射唾液腺建立放射所致大鼠唾液腺损伤模型.三个给药组分别按按临床用量5、10、20倍剂量给予青玉桑梅饮,连续30d.测定给药后大鼠唾液分泌量、颌下腺系数,采用比浊法测定唾液中Na+、K+浓度,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唾液中sIgA含量,采用HE染色检查颌下腺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给药30d后,青玉桑梅饮能够增加模型大鼠唾液的分泌,抑制放射导致的颌下腺重量减轻,改善放射导致的颌下腺腺泡细胞萎缩、胞浆空泡等病理改变,同时对放射引起的唾液Na+、淀粉酶、slgA降低和K+升高等唾液生化指标改变有显著的恢复作用.结论 青玉桑梅饮能够促进放射所致大鼠唾液腺损伤的恢复,具有深入开发的价值.
作者:余梦瑶;李芳;王胜兰;罗霞;张智敏;向生霞;徐丰改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