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曾振东;牙语薷;韦智;曾微微;雷健茨;李鲜萍
目的 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岁以上A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养血祛风汤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外涂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EASI评分及血清中LTB4、LTC4水平检测,随访三个月了解其复发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5.07%和46.0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LTB4、LTC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纽复发率分别为15.87%和34.92%.结论 健脾养血祛风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血虚风燥型AD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皮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芬;杨雪松;叶建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后睡眠剥夺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治疗脑缺血后睡眠剥夺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电针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后睡眠剥夺模型,电针组取百会(GV20)、神庭(GV24)穴位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下丘脑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5-羟引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HT表达显著降低(P <0.01);5-HIAA表达降低(P<0.05);模型组DA、NE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5-HT、5-HIAA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与安定组DA、NE表达降低(P<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5-HT、5-HIAA、DA、NE等递质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后睡眠障碍.
作者:利铸均;赵仓焕;陆雪;陈孝银;胡天俊;盛佑祥;卿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失眠是更年期综合征中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觉醒次数增加、多梦易惊等.根据女性更年期生理特点及主要发病学说,文章探讨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以及防治原则,认为肝肾不足是更年期失眠的基础,七情内伤是更年期失眠的诱因;精血亏虚、心神失养是更年期失眠的发病机理;从而提出滋补肝肾、养血安神是更年期失眠的防治原则;调畅情志,舒郁安神是防治更年期失眠的重要手段.
作者:魏士雄;徐波;刘琼;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张述文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治疗外科疾病造诣颇深.文章介绍了张师在中医方面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创新,如他在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蒙药、单方、复方,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配合,疗效卓著;他还创新使用手心用药法,并取效于临床;张师研读了大量中医外科典籍,对《串雅》中的一些经典方药作了精彩评述,对《灵枢·卫气行》《难经·一难》《针灸大成》等中医典籍中提出的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根据气血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开穴极为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郝海霞;师建平;张孝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虎耳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采用基原鉴定、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系统全面地描述了苗药虎耳草的性状特征,粉末显微特征,以及根、根状茎、茎、叶、叶柄横切面和叶表面的显微特征.结论 虎耳草的干燥药材性状特征,匍匐茎横切面、叶表面、以及全草粉末的显微特征均可显示其独特鲜明的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可以作为虎耳草种质鉴别、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亚梅;孙珉琨;慕泽泾;蒋坤;葛菲;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现代医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主要以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方法为主,然而手术风险大、价格昂贵,应用范围小.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取得良好的疗效,备受患者青睐.文章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乃志;沈艳伟;徐倩倩;何林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肿瘤恶病质的中医研究纷杂,但缺乏对关键病机的统一认识和准确表述,不利于恶病质的针对性治疗[1].“寒湿入营”指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混于水谷精微,上奉于心化生营血,心阳不足不能温化营血之邪,久则寒凝湿阻、营血壅滞,可见纳差、消瘦、乏力;舌胖大水滑上覆如泥浆水状苔;脉细涩无力等表现.其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均与恶病质相似互通,提示“寒湿入营”在肿瘤恶病质发生发展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此切入深层挖掘肿瘤恶病质的关键病机和对应治法方药可丰富其临证手段.
作者:夏孟蛟;金钊;郑川;祝捷;严然;由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为三七药用品质的优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州栽培的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地上茎的总花色苷含量(TAC)和地下部的总皂苷含量(TSC).结果 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地上茎植株双茎化均导致地上茎TAC上升,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TAC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三年生三七的却达到.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紫化均导致其主根TSC降低、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绿、紫地上茎植株地上茎双茎化的效应均恰好相反;三年生三七地上茎的紫化均导致其侧根TSC降低、主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双茎化的效应也恰好相反.但是,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主根、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s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或达到不同的显著性水平.结论 三七地上茎双茎化对地上茎TAC、地上茎紫化对地下部TSC有提升效应,但地上茎双茎化对三七地下部TSC有降低效应,故地上茎紫化是三七药用品质优化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应保留的性状,而地上茎双茎化则是应避免的.
作者:赵昶灵;文国松;陈中坚;丁灿;张丽梅;魄富刚;臧灵飞;李正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在其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通过VD/VDR调控FGF23-Klotho轴可以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靶点;同时,中医基于“肾藏精,主骨”理论认为肾虚是衰老和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机,补肾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另外,补肾中药黄芪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同时具有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功效;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黄芪能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FGF23、Klotho含量.综上推测,补肾中药黄芪可能通过VD/VDR对FGF23-Klotho轴的调控作用,改善衰老BMSCs活力和骨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柴艺汇;管连城;高洁;李文;秦忠;陈雨佳;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何首乌炮制前后提取物对胆红素(UCB)摄取及外排的影响,为何首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研究模型,UCB作为底物,单层贴壁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增殖毒性和摄取实验,“三明治培养”原代肝细胞进行胆汁排泄实验.用HPLC测定UCB的细胞蓄积量,计算胆汁外排指数(BEI)和胆汁清除率(CL).结果 何首乌提取物(RPME)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作用12h、24h、48h的IC50值分别为:920.8±42.71、351.3±50.1、480.4±93.57μg/ml,对胆红素摄取的IC50值是211.1±12.27 μg/ml,低、中、高剂量计算出的BEI值为39.3%、32.68%、43.7%,CL值为0.0022、0.0022、0.0021 min-1·kg-1;制何首乌提取物(PPME)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作用12h、24h、48h的IC50值分别为:一、6723.67±925.25、3871±728.32μg/ml,抑制胆红素摄取的IC50值是1331±128.93μg/ml,低、中、高剂量计算出的BEI值为33.24%、37.80%、18.32%,CL值为0.0016、0.0033、0.0011min-1·kg-1.结论 在本研究浓度范围跟作用时间内,何首乌炮制前后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增殖、胆红素的摄取及胆汁排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增殖与摄取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胆汁排泄抑制作用并不具有浓度依赖性.
作者:唐志芳;马国;梅全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和PubMed 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MGH的临床文献,通过筛选,终从纳入的153篇文章中建立针刺治疗MGH选穴频次及频次居前5位的选穴分析数据库,对选穴归经、分布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针刺治疗MGH的针刺组方共有85条,涉及穴位105个,频次居前5位的穴位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其中频次高的是膻中;针刺治疗MGH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使用穴位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等;选穴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以近部选穴为主.结论 针刺治疗MGH常选用腧穴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等;多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取穴;主要以近部取穴为主.
作者:张姗姗;郭新荣;张迦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对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研,对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群体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名老中医专家学习经历的研究,探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实施途径,为应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改革给中医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宋杰;王平;汪珺;刘松林;王世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以抗甲方中3个主要成分作为指标监控制剂浓缩工艺稳定性.方法 以迷迭香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连翘酯苷A这3个主要成分作为HPLC检测指标,在50 ~ 90℃的温度范围,系统考察抗甲方提取液在常压和减压浓缩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规律,计算其转移率,用于指导提取液浓缩步骤中的工艺参数确定.结果 经过8h常压和减压浓缩后,迷迭香酸在温度50~70℃稳定性良好,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低于9.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温度50 ~ 90℃稳定性良好;连翘酯苷A在温度50~60℃稳定性良好,7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不超过10%,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超过30.0%.因此,抗甲方在浓缩过程中温度须控制在70℃以内.经过3批中试放大试验,验证此减压浓缩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连翘酯苷A作为浓缩过程的热敏性指示性成分,可用于抗甲方制剂工艺的监控.
作者:李更青;吴飞;赵春草;王睿;张继全;冯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求较优的陈皮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方法 分别按照直接测定法、碱液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三氯化铝显色法、二甘醇显色法等5种分光光度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在λ200 ~ 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通过对比分析光谱扫描曲线,确定较优方法.结果 经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的光谱扫描曲线相似度高,特征峰重叠,其波长分别为λ285.5nm和λ286nm.方法学考察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误差小,准确性好,均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检测,其他3种方法则不适宜.结论 5种分光光度法中只有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的检测.
作者:伍长春;彭晓俊;梁伟华;张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药饮片分规格等级是中药市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中药饮片规格等级作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目前,我国没有权威、统一、规范的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文章试图对中药饮片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制定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的方法,以期为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穆二廷;赵宜欢;闫攀;范慧茸;杨青山;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胃癌前病变是胃炎转变为胃癌的重要阶段,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是临床上消化科的一大难题.病证结合是一种在临床中重视西医“病”和中医“证”并将两者相互结合的思想,即以特定的“病”为主线,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证”贯穿起来,体现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优势互补,常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中起到明确诊断、稳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病证结合思想的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
作者:赖虔青;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名患者随机分组,分为中药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d,中药组加服加味温胆汤,一日2次.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血清BDNF水平、临床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中药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中药组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62.5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失眠、肌强直、震颤、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彭素娟;张林;钟艳;刘叶辉;石学慧;王净净;任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李东垣在《东垣十书》《脾胃论》等著作中提出“阴火”一说观点,数百年至今,医家不断对其探讨,丰富了中医学术园地:有源于《黄帝内经》探本朔源的论述;有“阳火”“阴火”综合的辨证讨论;有从“脏腑辨证”观点的论证等.各抒己见、纷繁灿烂,唯未见八纲辨证专文讨论.文章拟从八纲辨证理论,将“阴火”“阳火”的病机一并论证,并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归纳四类分述之,欲助推这一观点的探讨向系统化方面发展.
作者:吴孝政;康雯霖;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薄荷油微乳凝胶的处方工艺,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 通过伪三元相图法优化处方中乳化剂、助乳化剂的种类及与薄荷油的比例,确定薄荷油微乳佳处方.对佳处方制得微乳进行外观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薄荷油微乳凝胶稀释倍数、卡波姆含量、甘油用量、pH进行处方工艺考察.结果 薄荷油微乳佳处方为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Km)为吐温-80∶乙醇2∶1,薄荷油:Km为2∶8.佳处方制备的微乳平均粒径为(117.3±7.73)nm,外观呈类球形,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7.841 mV.薄荷油微乳凝胶佳处方为卡波姆含量1%,甘油含量3%,pH值为6,加水量20倍.制备所得微乳凝胶外观澄明、均质,涂展性较好.结论 薄荷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简便,有望进一步展开研究.
作者:周雪;姜丰;严俊丽;王益;吴林菁;张彦燕;沈祥春;陶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2000~2017年间的中药药理与毒理学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InCitesTM平台,选择2000-2017年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WoS)数据库收录的中药药理与毒理学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发文量、国际合作情况、期刊、基金资助四个方面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7年间,WoS中收录有关中药药理与毒理学方面的论文一共有5058篇,被引73068次,其中高被引论文33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共710篇.中国发表WoS论文共3582篇,发文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以中关合作居多.中药药理与毒理学近二十年间的WoS论文刊登在245种期刊上,一共有来自全球203个基金资助机构进行研究资助.结论 要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大学科发展力度,提升学术影响力,并且要加强国际科研与合作,建设高质量研究团队.
作者:李旺;李路;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